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爱钦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献血
  • 3篇献血者
  • 2篇无偿
  • 2篇无偿献血
  • 2篇献血反应
  • 2篇高校
  • 1篇对症
  • 1篇对症处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血管
  • 1篇血量
  • 1篇招募
  • 1篇招募策略
  • 1篇止血
  • 1篇止血带
  • 1篇志愿
  • 1篇无偿献血工作
  • 1篇献血次数
  • 1篇献血服务

机构

  • 6篇福建省血液中...

作者

  • 6篇张爱钦
  • 3篇陈建彬
  • 1篇林燕
  • 1篇王艳梅
  • 1篇褚晓凌
  • 1篇朱文钦

传媒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献血者招募策略成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不同招募策略对献血者招募的成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福建省血液中心在2020年疫情I级响应期间(1月29-2月26日)的全血献血招募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招募策略分为短信招募组与电话招募组,对比两组招募人群的成功献血率与合格率以及成功献血者对招募策略的满意度;同时对2020年疫情I级响应期间短信招募与2019年同时段短信招募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不同招募策略对成功献血率的影响。结果2020年疫情I级响应期间,短信招募与电话招募两种招募效果比较,两组的成功献血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547,P<0.01);两组的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5,P<0.01)。2020年疫情I级响应期间短信招募成功献血率与2019年同期短信招募成功率对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665,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招募策略是影响成功献血率的相关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会导致献血者献血意愿下降,在这种特殊时期采取电话招募全血献血者策略的效果良好,在紧急缺血的情况下有助于献血招募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推行、借鉴。
朱文钦张爱钦陈秀珠
高校“献血日”无偿献血创新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高校设立"献血日",每月定点定时开展献血活动新模式,在高校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福州地区2017—2019年已实施"献血日"模式的6所高校,2018年7月1日为时间分界点,分界点之前为传统模式期、之后为新模式期,分析"献血日"模式实施前后的献血场次、人次、献血量、初筛有效性及献血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高校"献血日"新模式的实施,增加了高校献血场次与人次;献血量增加29.2%;平均每场次工作强度下降11.3%;"献血日"新模式淘汰率低于传统献血模式(χ^(2)=34.76,P<0.05);献血者满意率提升。结论 "献血日"新模式增加了高校献血场次、人次和献血量,提高了初筛有效性,提升了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率,对稳定和扩大高校献血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建彬张爱钦高临洲王艳梅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服务
高校特色志愿队伍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高校特色志愿队伍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福州地区36所高校,每所3名志愿者骨干共108名设定为对照组;2017年福州地区36所高校,每所3名志愿者骨干共108名设定为试验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管理,试验组应用特色强化管理。比较2组参加志愿服务总次数;志愿者在本中心发表报道情况;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献血者对志愿服务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参加志愿服务总次数多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本中心发表报道例数多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献血者对志愿服务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校特色志愿队伍的建立,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增加了志愿服务总次数、增加了发表报道例数,提高了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张爱钦陈建彬张晓杰程娟
关键词:无偿献血工作
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被引量:35
2005年
目的了解和认识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1月~12月在本中心无偿献血的33651人,对献血量及献血次数的不同分类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献2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483人(2.21%),再次献血者19人(0.08%);献4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245人(2.26%),再次献血者15人(0.14%);献200ml与400ml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24,P>0.05),两组内献血数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χ2=0.762,P<0.05). 结论 200ml与400ml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无明显关系,但献血次数对献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张爱钦林燕陈建彬
关键词:献血量献血次数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被引量:35
2004年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严密观察 ,根据献血反应判断标准对献血者出现的献血反应程度 ,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心理护理。结果 在所观察的 9737名无偿献血者中 ,发生献血反应的有32例 ,1 5例完成了采血。结论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置献血反应 ,保护献血者 ,使他们建立信心 。
张爱钦褚晓凌
关键词:心理护理献血者
止血带双扎法在血管较细献血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止血带双扎法在血管比较细的献血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中心“爱心献血屋”献血的160例血管比较细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按日期分单日和双日,单日判定血管比较细的献血者为对照组,双日判定血管比较细的献血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单根止血带捆扎进针法,试验组实行双根止血带捆扎进针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原料血符合率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血液采集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原料血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次以上重复献血者对于静脉穿刺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比较细的献血者使用止血带双扎法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减轻献血者的疼痛,有利于促进无偿献血。
张爱钦邱笑芳邱闽榕
关键词:献血者静脉穿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