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不规则形,与周围界限不清,切面灰黄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腺无痛性包块,活动度差。其组织学特点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组成,呈巢状、腺管状,中间为腺上皮,周围为肌上皮,肌上皮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增多,可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腺上皮细胞表达EMA和CK(34BE12),肌上皮细胞表达p63、SMA和Calponin。结论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有转移者预后差,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张伟唐仁泉刘媛媛张学义刘东威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肌上皮瘤
- 大腿滑膜肉瘤误诊为黑色素瘤转移一例
- 2008年
- 安瑞馥张伟
- 关键词:大腿内侧滑膜肉瘤误诊表面光滑局部皮肤肿物
- Six1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8年
- 细胞周期中各调控因子的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生长的重要前提。有研究显示[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细胞生长中具有正性调控作用。而异常表达的同源盒基因1(Six1)可对E盒结合锌指蛋白(Zinc finger E-box-binding homeobox,ZEB1)产生激活作用,从而抑制上皮-钙粘连素基因(E-cadherin)的表达,导致上皮细胞产生上皮间质细胞转化。
- 张伟
- 关键词:CYCLINDL大肠癌组织细胞周期素免疫组化SP法同源盒基因
- E-cadherin和Ez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Ez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E-cadherin和Ezrin的表达。结果①E-cadherin在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9.68%,低于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90.32%(P<0.05),Ezrin在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4.19%,高于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6.13%(P<0.05)。②E-cadherin和Ezrin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zrin的表达还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③大肠癌中E-cadherin与Ez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E-cadherin和Ezri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cadherin和Ezrin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张伟刘媛媛徐东来刘东威张学义
- 关键词:大肠癌EZRIN
- 血管球瘤11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GT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结果7例肿瘤发生于手指甲下,2例发生于前臂皮下,1例发生于膝关节皮下,1例发生于胃窦后壁。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9例诊断为实体性球瘤,2例诊断为球血管瘤,其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小、圆形、大小一致,呈巢状、小簇状围绕于毛细血管、扩张的小静脉周嗣,间质玻璃样变性及黏液变性。免疫组织化学:11例肿瘤细胞SMA、Vimentin均为(+);而CK、CD228、CD34、CgA、Syn、Desmin、S-100、HMB45均为(-)。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GT非常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该肿瘤发生于内脏时极易误诊,需要和其他肿瘤鉴别。
- 张伟唐仁泉郭静刘媛媛
- 关键词:血管球瘤免疫组织化学
-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HTT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特征,选用抗体包括Tg、TTF-1、CK19、Galectin-3、Cg A、Ki67等。结果:本组6例患者5女1男,发病平均年龄44岁,肿瘤直径1.5~4.0cm(平均3.0cm);镜下瘤组织呈梁状,界限清楚,可见薄的纤维膜包绕;瘤细胞呈椭圆形、梭形或多角形,胞浆嗜酸性,细颗粒状,伴有透明变性基质;细胞核可见核沟及假包涵体,核分裂象偶见。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Tg、TTF-1、Galectin-3、Ki67等,其中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膜。结论:甲状腺HTT具有较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诊断依靠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等相鉴别。
- 刘媛媛张伟齐殿军李娟张学义
- 关键词:免疫组化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SPC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特征,选用抗体包括Syn、CgA、CD56等。结果本组13例均为女性患者,发病平均年龄63.7岁,肿瘤直径0.5cm-3cm(平均1.5cm),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在导管内实性膨胀生长,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导管内可见肿瘤细胞Paget样扩散,细胞核轻至中度异型,核分裂象<5个/10HPF。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弥漫表达ER、PR、Syn等,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9%。结论 SPC具有较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诊断依靠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与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小叶瘤变及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等相鉴别。
- 刘媛媛张伟齐殿军杨恩东张学义
- 关键词:乳腺神经内分泌
- 甲状腺癌中Beclin-1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Beclin-1蛋白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甲状腺癌及2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eclin-1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性别、年龄、病理学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5例甲状腺癌中Beclin-1蛋白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二者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中Beclin-1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20.5%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50.0%;PTEN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20.5%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46.2%;在TNM为Ⅲ、Ⅳ期组阳性率14.3%低于Ⅰ、Ⅱ期组的阳性率38.6%(P<0.05)。Beclin-1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Beclin-1蛋白和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二者联合标记可能作为评估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能为其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 张伟李娟丁海张学义
- 关键词:甲状腺癌PTE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老年三阴乳腺癌组织中MMP-9和CD14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147在老年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年龄≥60岁TNBC患者组织标本63例,51例老年乳腺纤维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计算不同组别的老年TNBC的生存率。结果 MMP-9和CD147在老年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乳腺纤维瘤(P<0.05);MMP-9和CD147的表达与老年TNBC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情况以及Ki67高表达(>30%)有关(均P<0.05),而与P53的表达无关(P>0.05);34例MMP-9阳性的老年TNBC中位生存时间(OS)为28.0个月,95%CI为10.0~41.3个月,29例MMP-9阴性的老年TNBC OS为34.0个月,95%CI(12.0~49.6个月),MMP-9阳性生存率明显低于MMP-9阴性(P=0.015);37例CD147阳性的老年TNBC OS为26.0个月,95%CI为10.0~35.2个月,26例CD147阴性的老年TNBC OS为35.0个月,95%CI为11.0~51.7个月,CD147阳性生存率明显低于CD147阴性(P=0.007)。结论 MMP-9和CD147在老年TNBC中表达显著增高,且与TNBC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老年TNBC临床治疗新靶点。
- 张玉扬张丹孙丽丽董奇观程丽张伟程日霞赵林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CD147
- 涎腺淋巴上皮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结果:3例肿瘤发生于耳垂下,2例发生于下颌下区。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包块,活动度差,伴有疼痛。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较大,多角形、卵圆形,细胞核泡状,肿瘤细胞呈片状、岛状、索条状,间质为成熟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免疫组化:5例肿瘤细胞CK(pan)、EMA、EBV均为(+);而S-100、CgA、CD68、LCA、Vimentin、SMA均为(-);间质细胞CD3、CD20、CD43均为部分(+)。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癌非常少见,是一种分化差,但是预后尚可的肿瘤,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广泛全切和术后辅助放疗是本病的最佳治疗措施。
- 张伟唐仁泉刘媛媛刘东威张学义
- 关键词:淋巴上皮癌涎腺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