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冉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质量调查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质量水平和存在问题,为提升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评分细则,从危害因素识别、结果分析、现场采样和测量过程以及实验室检测与质控等方面对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定期检测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评分。结果本次纳入技术审查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22家,抽取报告27份。报告平均分(81.4±6.76)分。不同要素完成度或规范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问题集中在建议措施缺乏针对性、现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内容不全、影像材料不规范、原辅材料及危害因素接触情况信息不全、采样原始记录信息不全等方面。原甲级机构在生产工艺流程、危害因素识别和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工作班制、劳动定员等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分析方面评分高于原乙级机构,公立机构在生产工艺流程、危害因素识别和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工作班制、劳动定员等情况以及影像证明材料方面评分高于民营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质量水平较为均衡,存在问题大多与服务过程不规范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有关,应从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宣传培训及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升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水平。
- 窦婷婷庄冉瞿菁蒲立力尹艳
-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因素
- 1949—2019年上海市职业性尘肺病回顾性调查分析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职业性尘肺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性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上海市1949—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回顾性随访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职业性尘肺病在发病年龄、工龄、性别、生存状态、尘肺种类、行业类别、地区分布以及医疗保障情况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上海市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共计6 742例,1 711例尚存活,现患比例为25.38%,男女发病比例为9.80∶1,以尘肺壹期为主(5 810例,86.18%),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50.90±10.68)岁,平均接尘工龄(18.35±10.01)年。近十年(2010—2019年)尘肺病发病在职业病发病中占比明显下降,仅占总数的6.32%。尘肺病种以矽肺(3 358例,49.81%)、铸工尘肺(1 519例,22.53%)、石棉肺(674例,10.00%)、电焊工尘肺(637例,9.45%)为主;2000年后电焊工尘肺病发病在尘肺病例中的占比逐渐升至首位。现患尘肺病例中有95.68%(1 637例)享受不同类型医疗保障,无任何医疗保障者均为来沪人员。结论上海市职业性尘肺病发病呈下降趋势,电焊工尘肺、矽肺是现阶段防治的重点病种,外来人员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应总结职业性尘肺病防治经验,按病种分类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障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
- 瞿菁刘美霞窦婷婷丁文彬郭薇薇李传奇蒲立力杨凤尹艳庄冉
- 关键词:回顾性调查发病特点
- 上海市苯职业接触人群血细胞减少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评估上海市苯作业场所职业接触人群暴露水平和血细胞减少状况,探讨苯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5家涉苯企业(在岗职业接触苯的工人共3314名纳入研究对象),以定点结合个体采样的方式检测苯作业场所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评估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苯接触水平;收集接苯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苯工人健康状况。结果作业场所苯TWA中位数为0.3mg/m3。共设采样点504个,超标点7个,超标率为1.4%(7/504).其中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各2个。超标点的行业分布为船舶制造行业3个,化工行业1个,轻工行业3个。苯接触职业人群血细胞减少率为13.6%(451/3314),其中男性血细胞减少率为13_3%(339/2548),女性血细胞减少率为14.6%(112/76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接苯工人的白细胞减少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工龄接苯工人的血细胞减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接苯工人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大型船舶制造行业和以中型、私有经济企业为主的化工行业苯作业场所以及苯接触劳动者应重点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干预措施。
- 彭娟娟刘美霞杨凤郭薇薇庄冉贾晓东
- 关键词:苯全血细胞减少流行病学研究
- 2021-2023年上海市职业卫生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
- 2024年
- 选择上海市125家次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机构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21—2023年职业卫生检测能力比对结果,比对项目为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物类、金属类、无机非金属类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水平检测,采用指定值法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25家次机构参加比对项目484项,优秀率、总合格率分别为69.6%、94.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物类、金属类、无机非金属类和粉尘中游离SiO2检测的总合格率分别为96.0%、96.0%、94.4%和89.0%。技术支撑机构综合评定总合格率(89.8%)和比对项目总合格率(96.8%)均高于技术服务机构(72.7%、91.6%)(P<0.05)。原甲级机构综合评定优秀率(75.0%)和比对项目总体优秀率(89.6%)均高于原乙级机构(21.2%、69.1%)(P<0.05)。不同性质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总体水平不均衡,仍需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能力的质控和监督管理。
- 庄冉瞿菁窦婷婷高童宁蒲立力尹艳
- 关键词:职业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