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文佳

作品数:3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免疫
  • 14篇抗原
  • 13篇病毒
  • 10篇疫苗
  • 8篇细胞
  • 8篇病毒样颗粒
  • 7篇乳头
  • 7篇乳头瘤
  • 7篇乳头瘤病毒
  • 7篇瘤病毒
  • 7篇抗体
  • 6篇乙肝
  • 6篇人乳
  • 6篇人乳头瘤
  • 6篇人乳头瘤病毒
  • 6篇核心抗原
  • 6篇表位
  • 5篇蛋白
  • 5篇原核表达
  • 5篇免疫应答

机构

  • 38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8篇孙文佳
  • 35篇马雁冰
  • 32篇杨旭
  • 31篇黄惟巍
  • 24篇刘存宝
  • 24篇白红妹
  • 19篇姚宇峰
  • 19篇龙琼
  • 10篇褚晓杰
  • 6篇金晓媚
  • 5篇夏烨
  • 5篇李杨
  • 4篇王世杰
  • 3篇黎奎
  • 2篇孙茂盛
  • 2篇李多
  • 2篇唐永明
  • 2篇李鸿均
  • 2篇和占龙
  • 2篇谢天宏

传媒

  • 9篇中国生物制品...
  • 8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33的原核表达制备及其粘膜免疫佐剂活性
2017年
目的:白细胞介素(IL)-33对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利用大肠杆菌制备重组小鼠的IL-33,并初步考察其作为粘膜免疫佐剂应用的潜能与特点。方法:以IPTG诱导硫氧还蛋白(Trx)/IL-3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并通过QSepharose离子交换和Ni^(++)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Trx/IL-33,进一步经肠激酶切割获得成熟形式的IL-33。重组HBcAg混合纯化的IL-33后经滴鼻免疫小鼠,考察HBcAg特异的IgA及IgG_1、IgG_(2a)的应答。结果:纯化的重组IL-33具有与标准品相当的促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TNF-α的体外细胞生物学活性。作为佐剂可显著增强滴鼻粘膜免疫激发的不同粘膜组织中HBcAg特异的IgA应答,以及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特异IgG_1的应答水平,而抑制IgG_(2a)应答。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可制备活性IL-33,其具有粘膜免疫佐剂的应用潜能。
冯雪军龙琼龙琼黄惟巍刘存宝黄惟巍孙文佳刘存宝马雁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3粘膜免疫佐剂
一种细菌生物膜囊泡(BBV)作为疫苗载体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生物膜囊泡(BBV)作为疫苗载体的构建方法和应用,首次利用超高压强来驱动工程化修饰的细菌生物膜完成高效自组装,并利用ClyA在细菌外膜上组装成孔的能力携带RBD在原核系统中构建了突刺样的细菌囊泡(RB...
黄惟巍马雁冰杨忠倩李维冉华良群张启书龙琼白红妹杨旭孙文佳
文献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亚单位疫苗抗原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鲍曼不动杆菌的亚单位疫苗抗原蛋白与其应用方法。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OmpW的基因核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即为鲍曼不动杆菌亚单位疫苗...
马雁冰黄惟巍姚宇峰王世杰杨旭夏烨孙文佳刘存宝白红妹
文献传递
主动免疫治疗慢性哮喘的呈递IL-33的VLP疫苗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免疫治疗慢性哮喘的呈递IL-33的VLP疫苗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小鼠提取IL-33总RNA,通过逆转录得到IL33总cDNA,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将得到的总cDNA通过PCR扩增,得到编码IL-33...
马雁冰龙琼黄惟巍姚宇峰杨旭孙文佳金晓媚李杨褚晓杰刘存宝
文献传递
呈现人白细胞介素-13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疫苗的构建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构建呈现人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为开展IL-13主动免疫干预慢性哮喘进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抗原性及亲水性预测并结合三维结构分析,获得处于人IL-13分子与其受体结合部位潜在的B细胞表位;根据预测的人IL-13抗原肽,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并经变性、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插入表达乙肝核心抗原(HBcAg)的pThioHisA-HBcAg(NP)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后,经硫酸铵沉淀、洗涤初步纯化,并经凝胶过滤层析、密度梯度离心、电镜观察检测其VLPs的存在;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在不使用任何常规佐剂的情况下免疫昆明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3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预测分析获得了3个潜在的B细胞表位;3个重组表达质粒pThioHisA(NP)-A、B、C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HBcAg+A、B、C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0 000、19 000、18 500,可被兔抗人IL-13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并以VLPs形式存在;HBcAg+A和HBcAg+B重组蛋白诱导小鼠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血清中IL-13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64 000,而HBcAg+C重组蛋白未见特异抗体应答。结论成功构建了呈现人IL-13抗原表位的VLPs疫苗,该疫苗可有效打破B细胞免疫耐受,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在猴体哮喘模型和人类临床试验中开展IL-13疫苗主动免疫干预哮喘疾病进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唐增华龙琼姚宇峰黄惟巍杨旭孙文佳刘存宝马雁冰魏云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病毒样颗粒疫苗
自组装肽折叠形成的纳米纤维抗肿瘤疫苗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装肽折叠形成的纳米纤维抗肿瘤疫苗及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将HPV16 E7<Sub>44‑62</Sub>肽通过Ser‑Gly‑Ser‑Gly,连接到自组装肽Q11的N段,在1×P...
马雁冰李思瑾张启书谢航航白红妹黄惟巍孙文佳
文献传递
一种通用的细菌疫苗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的细菌疫苗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利用超高压强驱动细菌通过裂缝后形成稳定的细菌生物膜囊泡(BBV),通过该方法,可驱动包括多种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耐药细菌,以及非耐药细菌产生BBV。BB...
黄惟巍马雁冰李维冉杨忠倩华良群张启书龙琼白红妹杨旭孙文佳
文献传递
主动免疫治疗慢性哮喘的呈递IL-33的VLP疫苗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免疫治疗慢性哮喘的呈递IL-33的VLP疫苗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小鼠提取IL-33总RNA,通过逆转录得到IL33总cDNA,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将得到的总cDNA通过PCR扩增,得到编码IL-33...
马雁冰龙琼黄惟巍姚宇峰杨旭孙文佳金晓媚李杨褚晓杰刘存宝
文献传递
自组装肽折叠形成的纳米纤维抗肿瘤疫苗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装肽折叠形成的纳米纤维抗肿瘤疫苗及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将HPV16 E7<Sub>44‑62</Sub>肽通过Ser‑Gly‑Ser‑Gly,连接到自组装肽Q11的N段,在1×P...
马雁冰李思瑾张启书谢航航白红妹黄惟巍孙文佳
利用翻译延伸因子1-α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L1蛋白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翻译延伸因子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方法从毕赤酵母GS115中扩增组成型TEF1-α启动子(PTEF1-α)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替换商业化表达质粒pPink-HC和pPink-LC的启动子PAOX1;在PTEF1-α下游分别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和HPV 16 L1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TEF-GFP和pTEF-16 L1;将重组质粒电转化感受态毕赤酵母PichiaPink strain 1,培养不同时间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分别在YPD、YPG、YPM、YPSor培养基中培养pTEF-16 L1转化菌,检测菌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PV 16 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TEF-GFP和pTEF-16 L1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在不同培养时间PTEF1-α指导了GFP的成功表达,且表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重组毕赤酵母在YPD和YPG培养基中生长迅速;4种培养基中均有HPV 16 L1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且在YPG和YPSor培养基中获得了HPV 16 L1蛋白较持续的表达。结论成功实现了组成型启动子PTEF1-α控制的HPV16 L1蛋白的表达,为HPV疫苗的低成本及方便生产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案。
金晓媚姚宇峰黄惟巍杨旭孙文佳刘存宝龙琼马雁冰
关键词:启动子毕赤酵母绿色荧光蛋白人乳头瘤病毒16L1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