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继彬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胃癌
  • 3篇淋巴
  • 3篇内皮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胰腺
  • 2篇胰腺切除
  • 2篇胰腺切除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转移相关基因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相关基因
  • 2篇淋巴转移
  • 2篇免疫

机构

  • 11篇甘肃省人民医...
  • 8篇宁夏医科大学
  • 5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白银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姚继彬
  • 9篇达明绪
  • 6篇张永斌
  • 3篇段耀星
  • 1篇刘凤磊
  • 1篇葛龙
  • 1篇郭天康
  • 1篇邱志胜
  • 1篇马继春
  • 1篇董建华
  • 1篇刘天祥
  • 1篇杨健
  • 1篇闫海龙
  • 1篇高振华
  • 1篇刘飘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MACC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qPCR检测胃癌组织株和6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BGC823、SGC7901和MGC803 3种胃癌细胞株中MACC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58 4±0.047 9、4.768 5±0.100 6和4.257 5±0.029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31,P<0.05。癌组织MACC1mRNA表达量(5.560 0±2.853 1)较癌旁正常组织(2.190 1±1.675 9)显著增高,t=6.907,P=0.000。肿瘤组织中MACC1蛋白的阳性率为64.18%(43/6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97%(4/67),χ2=49.844,P<0.05,且MACC1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与分化程度(χ2=14.492,P=0.000)、腹膜转移(χ2=4.251,P=0.039)、淋巴转移(χ2=11.978,P=0.001)、临床分期(χ2=11.024,P=0.001)密切相关,而与年龄(χ2=0.129,P=0.720)、性别(χ2=0.407,P=0.523)、肿瘤大小(χ2=0.017,P=0.897)、部位(χ2=3.021,P=0.082)及远处转移(χ2=0.000,P=1.000)无关。结论:MACC1可以作为预测腹膜转移、淋巴转移,评价胃癌进展的有效指标,可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姚继彬达明绪郭天康刘凤磊段耀星张永斌
关键词:腹膜转移淋巴转移
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检测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C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方法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中VEGF-C mRNA与蛋白表达;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胃癌细胞株、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VEGF-C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中VEGF-C启动子序列的38个CpG岛未发现明显的甲基化位点;BGC-823、SGC-7901、MGC-803细胞株中VEGFC mRNA呈阳性表达,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蛋白呈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发现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程度降低,胃癌组织发现VEGF-C启动子序列高度去甲基化。甲基化率的比较,正常胃黏膜组织-萎缩性胃炎组织:x^2=205.5,P<0.001;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x^2=262.6,P<0.001;胃癌组织-萎缩性胃炎组织:x^2=7.219,P=0.007。结论VEGF-C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调节VEGF-C的甲基化状态对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段耀星达明绪姚继彬张永斌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互联网+”应用于教学,对我们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拟分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课程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赵志芳赵玉姚继彬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
扶正祛邪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扶正祛邪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期待为进展期胃癌的诊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医对胃癌病机及治法认识,总结“健脾益气类、扶正祛邪类及解毒抗癌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结果:益气扶正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可通过双向、多靶点、多环节调控免疫细胞,即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使癌细胞失去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而发生自噬或凋亡,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结论:扶正祛邪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成新平姚继彬安方玉董建华靳安顺祝成楼达明绪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中药复方局部进展期胃癌免疫抑制
联合腹腔干切除胰体尾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体尾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与目的:联合腹腔干切除胰体尾癌根治术(DP-CAR)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与传统胰体尾癌根治术(DP)相比,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体尾癌时,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如可以提高R0切除率,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然而,DP-CA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诸多争议。本Meta分析目的是评价DP-CAR治疗局部进展期胰体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相关检索词在多个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6月的中英文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研究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3篇文献,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篇为前瞻性研究,12篇为回顾性研究;2篇为多中心研究,11篇为单中心研究。共涉及1219例患者,其中DP-CAR组237例,DP组9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DP-CAR组与DP组在术后1、2、3年生存率(RR=0.86,95%CI=0.63~1.18,P=0.36;RR=0.70,95%CI=0.45~1.10,P=0.12;RR=0.93,95%CI=0.51~1.70,P=0.82),术后胰瘘的发生率(RR=1.12,95%CI=0.92~1.36,P=0.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DP-CAR组R0切除率明显低于DP组(RR=0.78,95%CI=0.68~0.90,P=0.0006),术后近期病死率(RR=4.91,95%CI=1.90~12.67,P=0.001)、再次手术率(RR=10.96,95%CI=3.27~36.74,P=0.0001)、临床相关性胰瘘(RR=1.57,95%CI=1.19~2.08,P=0.002)和胃排空延迟(RR=2.78,95%CI=1.33~5.81,P=0.007)的发生率均高于DP组,且DP-CAR组手术时间(MD=91.98,95%CI=60.63~123.34,P<0.00001)长于DP组、失血量(MD=275.33,95%CI=135.95~414.71,P=0.0001)大于DP组。结论:DP-CAR对于局部进展期胰体尾癌患者没有明显的生存获益,且其增加术后近期病死率、再次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故应慎重选择该术式。
黄婉霞杨忠王尚刘露彭灵智张永斌刘天祥邱志胜姚继彬达明绪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动脉META分析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转移被引量:1
2012年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肿瘤转移往往提示不良预后,淋巴转移是多数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淋巴结转移可以是肿瘤转移的早期事件,也是判断肿瘤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大量临床及实验数据表明淋巴管生成易化了肿瘤转移的过程,是肿瘤淋巴转移的重要机制,而相关淋巴管生长因子的研究,以及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平足蛋白(Podoplanin)等特异性淋巴内皮标记的发现为肿瘤淋巴转移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姚继彬达明绪
关键词:肿瘤淋巴转移淋巴管生成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管生长因子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MACC1、c-Me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MACC1及c-Met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研究MACC1及c-Me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检测三种胃癌细胞株、4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
姚继彬
关键词:C-MET蛋白免疫组化技术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PRRX1在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Smad2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恶性肿瘤进展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是促进EMT的重要转录因子。笔者前期研究表明,PRRX1在胃癌中表达增加,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PRRX1促胃癌细胞增殖、转移与EMT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为胃癌复发转移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SGC7901、MNK45中PRRX1表达。将MNK45细胞分别转染PRRX1过表达慢病毒(PRRX1过表达组)及空载慢病毒(阴性对照组),以无处理的MNK45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RRX1、TGF-β1、Smad2及EMT标志物的表达,以及TGF-β/Smad2通路阻断剂SB-431542干预后以上蛋白表达的变化。将8只裸鼠皮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皮下接种转染PRRX1过表达慢病毒的MNK45细胞(PRRX1过表达组)与转染空载慢病毒MNK45细胞(阴性对照组),比较两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PRRX1在胃癌SGC7901与MNK45细胞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且在SGC7901细胞中高于MNK45(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RRX1过表达组MNK4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RRX1、TGF-β1、Smad2、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阴性对照组MNK45细胞无以上变化(均P>0.05)。用SB-431542处理后,PRRX1过表达组MNK45细胞的PRRX1和TGF-β1表达未受影响(均P>0.05),但Smad2和vimentin表达的升高与E-cadherin表达的降低被明显抑制(均P<0.05)。PRRX1过表达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生长速度与瘤体质量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PRRX1过表达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机制可能与其诱导TGF-β/Smad2通路活化促进EMT有关。对过表达PRRX1及TGF-β/Smad2 通路的干预可能是胃癌复发转移防治的新途径。
杨忠黄婉霞王尚邓维博姚继彬达明绪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
S-腺苷蛋胺酸对VEGF-C表达及胃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S-腺苷蛋胺酸(SAM)对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胃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AM(终浓度0.5、1、2、4、8、16mmol/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BGS)检测SAM对胃癌细胞株VEGF-C基因启动子序列甲基化状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AM(2、4mmol/L)对胃癌细胞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给予SAM〔192μmol/(kg·d)、768μmol/(kg·d)〕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15d后检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SAM处理MGC803、SGC7901细胞后,随药物浓度增大,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VEGF-C基因在MGC803、SGC7901细胞中呈高度去甲基化状态,经SAM处理后其甲基化程度增高,VEGF-C蛋白表达降低。SAM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移植瘤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M可以改变胃癌细胞株MGC803和SGC7901中VEGF-C启动子序列的低甲基化状态,抑制其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的生长。
张永斌达明绪姚继彬段耀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甲基化胃癌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SLE的发病机制不仅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是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环境因素。公认的机制包括异常的微生物移位、分子拟态以及局部和全身免疫的失调。因此,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影响SLE的发生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肠道菌群与SLE的关系,以及菌群干预作为SLE防治的新策略,为进一步研究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赵志芳赵玉杨淑瑛姚继彬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肠道菌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