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康 作品数:123 被引量:734 H指数:13 供职机构: 甘肃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槲皮素与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蔡辉 乔成钢 郭天康 顾远晖 孙延庆 李渊 李安强 詹渭鹏 田宏伟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任务来源于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ZS061-A25-106。SurⅥⅥn是1997年由Ambrosini等发现,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为SurⅥⅥn蛋白,是凋亡抑制蛋白抑制因子(in...关键词:关键词:肝癌 槲皮素 黄酮类化合物 槲皮素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体外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线粒体在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10、30、60和100μmol/L槲皮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形态变化;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变化。结果: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P<0.01),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10、30、60和100μmol/L槲皮素作用72h引起的细胞抑制率(F=343.71,P<0.01)和凋亡率(F=234.17,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槲皮素作用48h后,AO染色图片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和凋亡小体等。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马建勋 田宏伟 李安强 苏河 马云涛 达明绪 郭天康关键词:槲皮素 肝肿瘤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胃癌D2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胃癌D2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10月之前纳入Cochrane library图书馆、Embase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Wanfang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比较胃癌D2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化疗的随机对照(RCT)研究。依据数据同质性或异质性确定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用OR值和95%CI描述。结果共纳入5个RCT研究,总计979例患者。通过Meta分析得出:胃癌D2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化疗相比,放化疗显著提高了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RFS)及3年总生存率(OS),但不能提高5年无远处复发生存率(DMRFS)及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1年、5年OS;且拥有和化疗同样的1~2级、3~4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及1~2级、3~4级白细胞毒性反应。结论今后研究应依据胃癌的分期、种族、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来确定胃癌D2根治术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化疗。 王辉 郭天康 杨屹立 黄显斌关键词:META分析 术后放化疗 术后化疗 胃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致急腹症1例报道 2013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84岁。于入院1个月前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支架植入术,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及氯吡格雷75mg/d,m院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当地医院行腹部x射线片检查示:肠梗阻,给予灌肠等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2h后解鲜血样大便约200mL,遂来我院就诊,以“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收住入院。 吴焘 詹渭鹏 郭天康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抗血小板治疗 介入治疗后 急腹症 支架植入术 急性腹膜炎 一例腰椎结核误诊切口疝的教训 1996年 患者,女,30岁。1年前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出院后即发现右下腹壁有一肿物,并逐渐增大,偶有胀痛。查体:阑尾切口下可见一约鹅蛋大小之肿物,质软,囊性感,站立时明显。手法不能完全还纳,咳嗽有冲击感。以“阑尾术后切口疝”收入并手术。术中见阑尾切口下方皮下组织内有一约4cm大小的囊性肿物,穿过腹外斜肌腱膜与肌腱,在腹膜外沿骨盆壁直达腰椎。囊腔内有大量干酪样物质及碎骨小片。术中诊断为腰椎结核,寒性脓肿流注至右下腹壁所致。行病灶清除术。术后Χ线片示:腰5椎体结核。病检报告:寒性囊肿。术后抗结核治疗,病愈出院。 郭天康关键词:腰椎结核 误诊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体会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手术经验、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5例肝包虫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于镜下摘除肝包虫内囊、处理残腔、切除外囊,部分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结果:4例中转开腹,61例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06±38)min;总住院时间6-35 d,平均(10.3±3.8)d;术后住院5-20 d,平均(7.3±3.2)d。术后5例发生胆漏,2例1年后复发,无腹腔种植。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处理方式,并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施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是安全、可行的。 田宏伟 苏河 马云涛 郭天康 车杨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rs2229765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骨细胞功能及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为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rs222976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测定甘肃地区21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及270例骨量正常绝经妇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rs2229765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股骨颈以及前臂骨密度。应用ELISA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果与结论:(1)rs2229765多态性AA基因型(29%vs.17%,P=0.001)及等位基因A(51%vs.40%,P=0.000)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2)与rs2229765基因型GG相比,基因型AA显著增加骨质疏松患病风险(OR=2.12,95%CI:1.27-3.54,P=0.004);(3)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中rs2229765 AA基因型(P=0.007)及GA基因型(P=0.016)妇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显著低于GG基因型;(4)结果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rs2229765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具有相关性,并可能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 王玉 郭天康 刘静 杨睿斐 邵菲菲 田利民关键词:骨组织工程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受体 槲皮素联合survivin反义核苷酸对肝癌细胞凋亡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槲皮素联合survivin反义核苷酸(ASODN)对肝癌SSMC-7721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SSMC-7721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评价survivin ASODN联合槲皮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SMC-7721细胞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联合槲皮索和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作用更为显著(t=4.317,P〈0.01);RT-PCR及免疫组化显示ASODN和槲皮素均使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survivi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联合槲皮素能明显抑制肝癌SS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蔡辉 乔成钢 郭天康 李荣范 达明绪 李安强 郝相勇关键词:细胞凋亡 槲皮素 SURVIVIN miR-106b、miR-20a和miR-221在早期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RNA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3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浆中的15种微小RNA(miR-1、miR-106a、miR-106b、miR-17-5p、miR-20a、miR-21、miR-221、miR-27a、miR-34、miR-376c、miR-378、miR-423-5p、miR-451、miR-486、miR-744)进行检测,然后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确定另外60例胃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浆微小RNA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来检测被筛查出的血浆微小RNA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胃癌患者的3种血浆微小RNA(miR-106b、miR-20a和miR-221)水平较健康对照人群有显著增高(P<0.05).用miR-106b、miR-20a和miR-221检测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95%CI0.776~0.841)、0.859(95%CI0.805~ 0.914)和0.796(95% CI0.726 ~0.866).胃癌患者的这3种微小RNA在每一个TNM分期中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TNM分期表达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miR-106b、miR-20a和miR-221可作为胃癌早期检测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蔡辉 袁媛 韦雪 魏丽 王晓鹏 郝云飞 张迎梅 郭天康关键词:胃肿瘤 微RNAS 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围术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评价术中和术后结局指标,比较机器人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334例实施机器人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器人手术170例(机器人组)、腹腔镜手术164例(腹腔镜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及多元Logistics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无大出血、脏器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机器人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有4例中转开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机器人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组(β=-237. 62,95%CI=-400. 11~-75. 13,P <0. 05),手术时间(β=-7. 65,95%CI=-30. 40~-15. 10,P <0. 05)和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β=-4. 35,95%CI=-6. 69~-2. 02,P <0. 001),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腹腔镜组(β=7. 41,95%CI=5. 24~9. 57,P <0.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β=-31. 25,95%CI=-90. 68~28. 17,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的术后并发症(β=0. 97,95%CI=0. 32~2. 95,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术期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 王留利 闫沛静 杨克虎 丑赛 蔡辉 郭天康 侯凡 陈晓红 王海琳关键词:妇科疾病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