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痉挛治疗回顾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吴洁鲍克容蔡嘉琳鲍为群
- 关键词:婴儿痉挛预后脑电图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治变迁:附30例报告被引量:5
- 1997年
- 本文对3c例小儿结脑诊治过程进行回颐分析.总结十年间结脑的诊冶变迁和经验,认为:(1)近年来四联方案对中晚期结脑的治疗育效率(治愈受好转)达83,3%.并未发现严重肝损害;(2)对部分伴有脑积水的重症病例恰当地应用鞘注治疗,有助缓解症状,部分病例可避免行脑脊液转流术;(3)激素的疗程直视个体病情需要而异.部分甚至需超长期应用。
- 吴洁鲍克容许燮萍王治平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药物疗法病例报告
- 常规脑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儿童癫痫24小时脑电监测:附96例报告被引量:4
- 1998年
- 近年来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在儿童癫痫(EP)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尤对特殊类型的临床发作诊断颇有价值。现将本院1994年2月至1996年7月期间96例临床诊断为EP或可疑EP,而常规脑电图(EEG)表现为正常或非特异性改变的患儿作为AEEG的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 张志芳贾莉娟周敏杰吴洁
- 关键词:癫痫儿童动态脑电图AEEG
- 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
- 2002年
- 目的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继发全身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入组前 12周内至少有 6次以上的发作、正在应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传统抗癫痫药的患者 32例应用托吡酯。托吡酯的起始剂量为 0 .5~ 0 .7mg·kg-1·d-1,以后每周增加 0 .5~ 1mg·kg-1·d-1,最大剂量 7.8mg·kg-1·d-1,分早晚 2次服用。 结果 8例 (2 5 % )完全控制至少已达 7个月 ;14例 (43.75 % )发作减少 5 0 %以上 ;7例 (2 1.88% )无效 ;2例(6 .2 5 % )发作次数增加。 6例 (18.75 % )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 2例 (6 .2 5 % )表现为头晕、多睡和纳减 ;2例 (6 .2 5 % )为头晕、反应迟钝及记忆减退 ;1例 (3% )为语言减少 ;1例 (3% )为行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在托吡酯加量过程中 ,一般持续 4~ 6周逐渐消失。 结论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安全而有效 ;
- 吴洁王治平鲍克容许燮萍鲍为群
- 关键词:托吡酯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疗效儿童抗癫痫药
- 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25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拉莫三嗪(LTG)自七十年代末问世以来,作为联合或单独治疗儿童癫痫的药物,无疑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又有了新的希望。
- 吴洁许燮萍汪梅先
- 关键词:儿童癫痫药物疗法拉莫三嗪联合用药
- 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5例报告
- 1993年
- 本文介绍5例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CIDP)。病期平均5个月以上。发病前分别有上感、腹泻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史。症状以两下肢肌无力为主。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及蛋白含量明显持续增高为实验室特征性表现。经以激素强的松为主的治疗后,5例患儿临床及脑脊液情况均相应好转。随访4个月至一年以上未复发。本文并对本症的诊断标准、临床及治疗进行讨论。
- 鲍克容吴洁汪梅先
- 关键词:神经病脱髓鞘性儿童
- PBL教学法在儿内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索新的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 在临床医学院三个大班共182名本科生的《儿内科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尝试,每班分成三个小组,在三位教师辅导下,“以问题为基础”对病例进行讨论学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文献。结果 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有关该疾病的更多知识,并在期终考试的成绩及不定期的临床测验中得到证实。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 吴洁王廉文陈树宝王治平朱建幸卫敏江
- 关键词:PBL教学法儿内科教学病案分析医学教育
-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血药浓度被引量:15
- 1998年
- 目的 :评价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稳态期血药浓度。方法 :30例患各种类型癫痫的儿童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8.2±s 2 .4a)服丙戊酸钠缓释片 ,剂量为 2 3.8± 2 .9mg/(kg·d) ,qn。治疗d 10 ,服药后 12h和 2 4h(下次服药前 )采血标本 ,用TDx方法测定血清丙戊酸浓度。疗效随访期为 11± 3mo。结果 :稳态期 ,服药后 12h和 2 4h血丙戊酸浓度分别为 10 5± 16mg/L及 68± 13mg/L ,波动指数 (FI)为 0 .4 1。发作控制率为77% ,显效率为 2 0 %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片每日服用
- 叶祥枝吴洁张力
-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儿童缓释片血药浓度
- 新生儿惊厥回顾性分析(附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分析新生儿惊厥的原因,与围产期的关系,以期加强围产期保健,尽可能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从而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方法 总结我院儿内科新生儿病房收住的新生儿惊厥68例,对引起惊厥的病因、惊厥发作类型、惊厥发生的时间分布以、新生儿惊厥的转归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对其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8例新生儿惊厥中感染组13例,非感染组50例,原因不明组5例,其中以颅内出血1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低钙血症10例,分列前三位,而以往占首位的颅内感染则退居第四。结论 新生儿惊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临床以围产期因素多见,同时,新儿生惊厥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并对不成熟的脑造成损伤,因而及早明确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和其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脑性瘫痪发生率、智力发育迟缓发生率等有重要意义。
- 王廉文朱晓东葛欣吴洁邵新华王治平
-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围产期
- 儿童泰诺感冒咳嗽糖浆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97年
- 朱建幸周纬周云芳吴洁
- 关键词:儿童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