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洪滨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STM
  • 4篇扫描隧道显微...
  • 3篇贝氏体
  • 2篇显微镜
  • 2篇合金
  • 2篇贝氏体组织
  • 1篇电场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亚结构
  • 1篇铜锌铝合金
  • 1篇微镜观察
  • 1篇温下
  • 1篇下贝氏体
  • 1篇显微镜观察
  • 1篇显微组织
  • 1篇锌铝
  • 1篇锌铝合金
  • 1篇铝合金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材料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于洪滨
  • 5篇杨威生
  • 3篇严隽珏
  • 3篇方鸿生
  • 3篇盖峥
  • 3篇王家军
  • 3篇杨志刚
  • 2篇邓旭蕊
  • 2篇李春明
  • 1篇薄祥正
  • 1篇郑燕康
  • 1篇何谊
  • 1篇高波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四届全国S...

年份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TM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几例
本文简述了我们用超高真空 STM 在介观物理和纳米科技前沿领域做的一些探索和结果。
盖峥于洪滨何谊杨威生
文献传递
室温下弹道金属点接触电导量子化的STM研究
1996年
盖峥何谊于洪滨杨威生
关键词:介观STM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钢中贝氏体组织被引量:1
1994年
贝氏体组织是金属、合金甚至非金属(例如陶瓷)等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固体相变时产生的一种重要组织结构,贝氏体钢也因此而得其名.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对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及相变机理多有研究,然而由于其本质的复杂性和受观察手段的限制,目前对于贝氏体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验上都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于贝氏体组织的相变机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扩散机制,通常也称为台阶生长机制;另一种是切变机制.
严隽珏于洪滨李志钢盖峥杨威生方鸿生王家军杨志刚邓旭蕊
关键词:STM贝氏体组织
STM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几例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简述了我们用超高真空STM在介观物理和纳米科技前沿领域做的一些探索和结果。
盖峥于洪滨何谊杨威生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电子显微镜
下贝氏体组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被引量:8
1993年
首次在大气环境中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直接观察了合金材料表面的精细组织结构。揭示了含硅钢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内部的深层次超微亚结构。研究发现: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四个层次组成,即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亚片条组成,亚片条由亚单元组成,亚单元由尺寸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超亚单元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方鸿生王家军杨志刚李春明邓旭蕊郑燕康严隽珏于洪滨李志刚黄刚
关键词:显微组织合金贝氏体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Cu-Zn-Al合金贝氏体组织的研究
1994年
在大气环境下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对Cu-Zn-Al合金的贝氏体组织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此类置换式固溶型的贝氏体中存在亚单元结构,亚单元形状规则并呈有规律的排列,表明它们确实是贝氏体内部的精细结构,并与贝氏体形成机制密切相关,实验重复性好,图象清晰,说明STM用于研究有色合金的贝氏体组织及相变是可行的。
方鸿生李春明王家军杨志刚薄祥正邓旭蕊严隽珏于洪滨黄刚
关键词:贝氏体铜锌铝合金STM
电场下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针尖原子扩散的观察被引量:2
1997年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在金针尖和金样品间施加大偏压时所发生的各种不同的现象.在缓变大偏压的作用下,观察到针尖原子会发生场致扩散,导致针尖形状发生变化,并且还观察到了场发射和共振隧穿现象.提出了针尖原子的场致扩散是偏压电场使针尖表面极化引起的这一机理。
于洪滨高波盖峥杨威生
关键词:STM纳米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