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立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社会因素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照组60例正常人进行调查。结果哮喘患者的生活事件、内向分数、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有较多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
- 郭伟安向平超鞠立新张鑫张硕孙佳
- 关键词:心理社会因素支气管哮喘LESEPQSCL-90
-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被引量:64
- 2006年
-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中的价值,为更好地选择NIPPV的临床应用适应证提供指导。方法对入选的31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h、8h、1d及3d动脉血气、神志、NIPPV治疗的压力调节最高值、治疗后病人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中,27例经NIPPV治疗3d后与治疗丽比较,PaO2明显升高[(95.45±22.00)mmHg比(54.17±12.26)mmHg,P〈0.01],PaCO2明显降低[(65.05±9.00)mmHg比(87.54±14.82)mmHg,P〈0.01],pH明显升高(7.36±0.04比7.25±0.06,P〈0.01),均脱机出院,有效率达87.09%(27/31);4例改为有创通气,其中2例经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吸气压力〈20cm H2O 1例,20~25cnH2O25例,26~28cmH2O 5例;呼气压力为3~5cm H2O。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有选择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疗效确切,但应准确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方法,合理地调整各种参数,特别是吸气支持压力。
- 向平超杨珺楠郭伟安鞠立新张硕朱卫京雷涛孙佳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8
- 2007年
- 目的探索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PPV)长期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 COPD 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5 mm Hg(1 mm Hg=0.133 kPa)]分为常规治疗+HNPPV 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分别记录观察前(治疗前)、观察2年后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心理情绪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6分钟行走距离(6MWD);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病死率及每年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6MWD、mPAP、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t 值分别为1.08、1.15、1.20、1.09、0.86、0.54、0.00、0.00、0.43、0.96、0.76、0.38、0.26、0.24、0.87,P 均>0.05)。2年后治疗组死亡3例(3/20),对照组死亡8例(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7,P>0.05)。2年后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aCO_2、PaO_2、6MWD、mPAP、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2.4±0.5)分、(2.6±0.6)分、(6.9±2.1)分、(6.1±1.6)分、(49.5±2.2)mm Hg、(60.8±4.7)mm Hg、(213±45)m、(30.3±2.2)mm Hg、(1.4±0.4)次/年,与对照组[(3.9±0.3)分、(4.8±0.4)分、(11.2±2.6)分、(11.6±2.1)分、(61.5±2.3)mm Hg、(52.8±2.4)mm Hg、(127±23)m、(36.4±2.3)mm Hg、(3.9±0.3)次/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9.53、10.83、4.92、7.83、14.07、5.41、6.07、4.81、10.22,P 均<0.01)。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有选择性稳定期重度 COPD 患者疗效较为肯定。
- 向平超张鑫杨珺楠张二明郭伟安鞠立新张硕朱卫京雷涛程显声
- 关键词: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呼吸功能不全高碳酸血症
- 中频电及红外光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肠道异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患者在咳嗽、咳痰基础上逐渐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COPD患者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时可导致胃肠运动功能异常,表现为肠蠕动减弱,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明显腹胀等不良表现。为改善COPD患者消化道症状,增加其饮食摄人,我院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中频电及偏振红外光治疗COPD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王悦鞠立新孙海青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红外光治疗疗效观察胃肠道中频电PULMONARY
- 药学服务对哮喘患者哮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控制评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药学服务对哮喘患者的哮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推动药师给哮喘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提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方法:将2015年1月至5月来某院就诊的81例门诊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正常门诊和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干预组患者接受正常门诊、ACT评分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3个月后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别接受ACT评分及哮喘知识问卷测试,将ACT评分及哮喘知识问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ACT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193 5±1.492 63和21.548 4±3.304 9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哮喘相关知识,干预组回答4个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46.67%、55.56%、53.33%、26.67%)全部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85%、6.45%、13.33%、13.33%),有3个问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可显著增加哮喘患者对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ACT评分,药师的药学服务值得推广。
- 朱建新魏艳红姚丽娜陈灿谢晓慧丁彦鞠立新沈司京郭伟安
- 关键词:药学服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
- 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预后随访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及其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评估 COPD 的病情和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固定队列研究方法,于1993年5月对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医院管理的居民区内191例老年中度 COPD 患者进行基线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X 线胸片及6分钟行走试验(6MWT)等检查,对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进行长达12年的随访。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存活率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 方法;对所选的基线因素行 COX 比例风险模型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12年因原址迁移失访10例,26例死于非 COPD 疾病、52例死于 COPD 疾病。5年存活率为81.7%(156/191),12年存活率为56.9%(103/181)。COX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老年中度 COPD 患者预后有关因素有体重指数[BMI,相对危险度(RR)=0.916,95%可信区间(95%CI)为0.841~0.996]、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RR=0.999,95%CI 为0.998~1.000)、动脉血氧分压(PaO_2,RR=0.929,95%CI 为0.892~0.967)、6MWT(RR=0.997,95%CI 为0.995~1.000)、肺性 P 波(RR=4.081,95%CI 为1.567~10.624)。结论基线 BMI、FEV_1、PaO_2、6MWT、肺性 P 波是预测老年中度 COPD 患者生存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向平超姚震程显声张二明张鑫宋丽萍鞠立新丁彦张莹
- 关键词:预后队列研究
- 乙胺丁醇致舌溃疡1例被引量:3
- 2006年
- 郭伟安鞠立新向平超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
- 2006年
- 鞠立新郭伟安向平超
- 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对长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需长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TMV)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替代有创呼吸机进行长期家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进行TMV的ALS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5—75岁,平均59岁。在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病情稳定,将BiPAP呼吸机的呼吸管道经平台呼气阀和转接管直接与气管切开导管连接(命名为“向氏”连接法),进行机械通气并持续家庭应用。观察使用有创呼吸机时、改用无创呼吸机后及出院前的动脉血气;患者出院前,必须对其家属进行无创呼吸机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随访患者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情况、患者耐受情况和生存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及使用无创呼吸机后2h、1d及患者出院前的PaCO2分别为(36±10)、(42±10)、(41±10)及(42±11)mmHg(1mmHg=0.133kPa),Pa02分另0为(84±11)、(80±12)、(87±14)及(86±12)mmHg,SaO2分别为(96.7±1.3)%、(96.5±0.8)%、(96.8±1.2)%及(96.5±1.0)%,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0.59、0.97、0.41,均P〉0.05);患者均无明显不适主诉,未发现有不能耐受无创呼吸机的现象,也未发生呼吸机故障等问题。截至2008年7月31日随访结束,16例患者中除1例在治疗13个月后猝死外,其余15例存活至今,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平均时间为39个月(4—66个月)。结论对于需长期TMV的ALS患者,临床情况稳定后采用无创BiPAP呼吸机连接气管切开导管进行家庭机械通气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向平超杨慧郭伟安张硕宋丽萍鞠立新张鑫张二明杨珺楠孙佳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气管切开术
- 自发性食管纵隔胸膜瘘1例
- 2008年
- 鞠立新向平超张鑫齐拥军
- 关键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