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
- 作品数:20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管内麻醉期间小儿呼吸系统总顺应性测定被引量:1
- 1996年
- 57例正常心肺功能的小儿于气管内麻醉期间采用恒定的潮气量(10ml/kg)作机械通气时测定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结果显示Crs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和年龄等因素均有非常显著相关关系,尤以身高相关最显著(r=0.9177),各年龄组间比顺应性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故比较小儿与成人的Crs应采用比顺应性。临床上婴幼儿可以体重进行Crs的预测。
- 陈煜马家骏鲍泽民金熊元
- 关键词:麻醉儿童
- 不同通气方式对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期间Crs改变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麻醉期间应用PEEP和转流期间肺泡低压,寻找此类手术麻醉中改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生成和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的途径。方法 40 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4 组,Ⅰ组为IPPV 通气组,Ⅱ组为PEEP应用组,Ⅲ组为IPPV通气且转流期间肺泡低压组,Ⅳ组为PEEP及转流期间肺泡低压组。测定各组各时点的Crs及PS生化指标。结果 Ⅰ组手术结束时Crs、饱和磷/总磷及饱和磷/总蛋白比值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同时显著低于诱导后基础值(P< 0.05)。结论 认为此类手术应用PEEP和转流期间肺泡低压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及PS生成。
- 孙瑛马家骏鲍泽民孙波陈煜
- 关键词:肺顺应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心肺转流术
- 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地氟醚-NO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吸入地氟醚-NO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组)、地氟醚组(DES组)、NO组(NO组)及地氟醚+NO组(DES+NO组)。DES组在肺动脉导管置入后吸入地氟醚1-1.3MAC直至转流前(约40min),NO组在相同时段吸入10-20 ppm NO,DES+NO组在相同时段吸入地氟醚与10-20 ppm NO。在开胸后5min(T0)、转流前5min(T1)、转流开始后5min(T2)以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分别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peak)和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在T0、T3时点分别抽取动脉血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etHb)、血浆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和丙二醛(MDA)浓度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T0相比,T1-3时NO组和 DES+NO组PAP降低;T3时CON组Ppeak升高,Crs及PaO2降低(P<0.01),DES组PaO2降低但 Ppeak、C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组和DES+NO组Ppeak、Crs和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 CON组相比,T3时NO组和DES+NO组Ppeak降低,Crs及PaO2增高(P<0.05)。与T0相比,T3时 CON组sICAM-1、XOD和MDA水平均升高;T3时DES组、NO组和DES+NO组上述指标均低于CON 组。结论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与NO,不仅可降低肺动脉压,还可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肺损伤。
- 孙瑛陈煜周泓杭燕南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一氧化氮地氟醚
- 气道受压的心血管原因
- 2005年
- 小儿气道受压较为常见.但未被认识是与心脏和主动脉弓异常相关的并发症。气道阻塞可能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树与血管结构之间异常关系如血管环或肺动脉扩张、左心房扩大.心肌肥厚在气管外压迫或支气管管腔内梗阻等原因引起。对这些病人的围术期处理应引起麻醉医师的高度关注。
- 陈煜朱明
- 关键词:血管环先天性心脏病
- 硫喷妥钠与异丙酚在小儿心脏手术深低温停循环期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给予硫喷妥钠、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0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VSD+PH)患儿随机分为硫喷妥钠5mg·kg-1(A组)、异丙酚2mg·kg-1(B组)和对照(C组)三组,于转流前(Ⅰ朗)、停循环时(Ⅱ期)、再灌注始(Ⅲ期)及术后24h(Ⅳ期)分别抽取颈内静脉、桡动脉血样做血气分析,并测定乳酸含量(LAC)及肌酸激酶BB(CKBB)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脑氧摄取率(Co2ER)。结果 Ⅲ期各组LAC水平最高,并以A组较为明显;脑氧代谢在Ⅱ期各组Ca-vO2、CO2ER均较其余各期低,其中B组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A组和C组;Ⅳ期时,各组Ca-vO2、CO2ER均有所恢复。 各组在Ⅲ期CDBB和Ⅲ、Ⅳ期NSE均有上升趋势,B组增高幅度最低。结论 异丙酚用于深低温停循环期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陈煜朱明王顺民
- 关键词:硫喷妥钠异丙酚脑再灌注损伤心肺转流术
- 小儿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1986年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测定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输血补液的重要途径.我院自1980年9月至1984年12月对421例小儿在手术期间进行了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陈煜马家骏金熊元
- 关键词:小儿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压手术期间快速输血
- 小儿麻醉期间心搏骤停复苏成功一例
- 2005年
- 陈锡明张剑蔚白洁陈煜
- 关键词:小儿麻醉心搏骤停术前禁食心包纠治
- 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前后呼吸循环管理
- 2005年
- 随着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技术的进步,手术年龄日趋低龄化.新生儿期施行先心病手术治疗风险大,难度高.除手术技巧外,新生儿先心病麻醉亦具有其独特性.现总结我院72例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体会,以探讨适宜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和操作技巧,提高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率.
- 白洁陈煜陈锡明周泓张剑蔚刘勤
-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前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技术手术年龄低龄化
- 小儿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塞术的麻醉管理
- 2003年
- 目的:探讨小儿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塞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0例缺患儿术始静注咪安定0.1mg·kg^-1,氯胺酮2mg/kg^-1,旋转食道超声拧头时静注丙泊酚1~2mg·kg^-1,术中两泊酚5~6mg·kg·h^-1静脉维持。若患儿呛咳明显、肢动频繁,或出现明显呼吸抵制,则予肌松药,行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静吸复合麻醉。结果:28例采用咪唑安定、氯胺酮、丙泊酚联合用药全凭静脉麻醉完成手术、2例在气管内麻醉下完成。结论:麻醉管理关键在于减少呼吸抵制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咪唑安定、氯胺酮、丙泊酚联合用药全凭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气管内麻醉在必要时可提供更安全、良好的手术条件。
- 周泓孙瑛黄悦陈煜陈锡明
- 关键词:小儿麻醉管理房间隔缺损
- 深低温停循环灌注降温期血气管理对婴儿脑保护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于小婴儿深低温停循环灌注时的脑保护血气管理策略。方法 2 0例VSD(年龄 2~ 13个月 )婴儿按照不同血气管理和降温速度随机平均分 4组对照 ,脑功能的监测包括 :脑氧代谢参数、生化指标、脑温均匀度的比较及脑电图等。结果 快速降温期采用alpha稳态血气管理脑损害较重 ,在不同降温速度中应用 pH稳态血气管理脑损害均较轻。 结论 小婴儿深低温体外循环快速降温期应用
- 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朱德明陈煜丁文祥
- 关键词:血液循环脑保护血气管理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