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近端空肠-小肠中点吻合后口服DEN结肠粘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结肠癌发生与粪便中胆汁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大白鼠施行近端空肠 -小肠中点吻合术 ,造成 50 %小肠空置模型 ,用 DEN作为结肠癌诱导剂。同时检测粪便中胆酸及脱氧胆酸浓度及排出量。结果 :DEN使结肠粘膜增生相关指数明显升高 ,小肠空置 50 %后增生更明显 ,粪便中胆酸浓度及排出量无变化 ,脱氧胆酸排出量下降。结果 :DEN对结肠癌有诱发作用 ,尤其在小肠空置术后作用更明显 ,小肠短路时胆汁酸盐并非结肠癌辅致癌因子。
- 陈斌倪勇
- 关键词:结肠肿瘤化学诱导二乙基亚硝胺胆酸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浆IL-10活性和内毒素含量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陈斌倪勇李卓成
- 关键词:创伤血浆IL-10活性内毒素
- 住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综合月评价研究被引量:17
- 2001年
- 目的 建立住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常规月评价系统 ,把医疗质量的评估、监测和改进融入日常目标管理制度中。方法 从医疗环节和医疗结果两方面 ,对医疗、护理工作环节质控标准检查的评分以及各科综合目标值在诊疗质量、工作强度、经济效益三方面完成的终末结果 ,应用秩和比法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计算出各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环节指数、结果指数以及综合指数和排位 ,并指出了各科室需要改进的问题 ,建立了定量的月评价系统。结论 此系统简单易行 ,可操作性强 ,结果较客观合理 ,有效地促进了目标管理的检查评价和医疗工作质量的管理。
- 吴清平张丹肖建德陈斌李立新阎德文
- 关键词:住院科室
-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改变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 30只大鼠分为失血性休克组 ( 2 0只 )和对照组 ( 10只 ) ,观察大鼠休克前后血浆和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1β、IL 6和IL 8改变。 结果 失血性休克 90min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 α、IL 1β、IL 6和IL 8显著减少 ( P <0 .0 1) ,而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失血性休克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 陈斌倪勇陈剑雄王成友
- 关键词: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失血性休克
- 胆汁胰液在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1994年
- 我们在犬建立了胆囊小胃吻合,胆囊小胃胰腺吻合,以观察胃粘膜在单纯胆汁反流和胆汁胰液共同反流情况下的改变。结果发现:在体内情况下单纯胆汁反流并不能引起胃粘膜损伤。
- 陈斌夏穗生
- 关键词:胃粘膜损伤胆汁反流
- 胰液反流对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为观察胰液反流对肝脏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利用不同型式的异常胰胆管连接实验动物模型,对肝脏功能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胰液反流入肝脏可以引起急性肝坏死,是围手术期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动物6个月处死时肝脏呈不同程度弥漫性肿大。肝细胞浊肿、空泡样变性、点状或片状出血性坏死、小叶间血管瘀血、出血、血栓形成;小叶周边病变比中央病变更为严重,但无明显肝细胞再生,无假小叶形成及纤维化改变。提示:胰液反流可以引起肝脏功能和形态明显改变,长期胰液反流可以引起肝脏慢性损害,但无肝纤维化改变。
- 陈斌
- 关键词:病理改变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浆白细胞介素-10活性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0年
- 陈斌倪勇李卓成
- 关键词:创伤血浆白细胞介素10活性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报道25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例.治愈24例。1例术后第二天死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再发。提出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渗液及早期急诊B超胰腺异常的三项诊断指标。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 吴永德陈斌曾伟涛苏健武
-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207例外科住院死亡患者死因分析
- 2000年
- 陈斌倪勇张小琳
- 关键词:外科住院病因
- 结直肠损伤43例的诊断和处理
- 2001年
- 陈斌
- 关键词:结直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