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卫

作品数:17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心脏
  • 5篇起搏
  • 4篇心脏起搏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起搏器
  • 3篇术后
  • 3篇起搏器
  • 3篇慢性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功能
  • 2篇选择性
  • 2篇造影

机构

  • 17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7篇陈小卫
  • 13篇田丽红
  • 11篇黄志文
  • 10篇吴铿
  • 3篇李日健
  • 3篇回皓升
  • 2篇袁岩
  • 1篇杨彬
  • 1篇陈灿
  • 1篇叶少强
  • 1篇王景峰
  • 1篇张燕
  • 1篇彭春玲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与患者的年龄、血脂异常、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吸烟习惯等有关(P<0.05)。当患者≥65岁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越高。具有吸烟史、糖尿病史的患者病变更为严重,且血脂以及体质量指数异常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结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众多危险因素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
黄志文彭春玲陈小卫杨彬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溶栓方案,治疗组在标准的溶栓方案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采用判断溶栓再通间接指标及直接指标来评估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患者少量出血、大量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溶栓再通率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集聚率明显降低(P<0.01),少量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大量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显著提高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和降低血小板集聚率。
黄志文吴铿李日健陈小卫田丽红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40例临床总结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在心电监护和起搏脉冲引导下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心室内膜夺获心室。结果全部病例均起搏成功,操作时间3~18min,起搏持续时间2~14d,未发生严重起搏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经静脉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方便、安全、快捷,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小卫吴铿黄志文
关键词:临时心脏起搏床边缓慢性心律失常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IABP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及PCI治疗,IABP组在PCI前使用IAB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利钠肽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变化、治疗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ABP的使用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脑利钠肽及肌钙蛋白I水平(P<0.01),缩小LVEDV和LVESV(P<0.01或0.05),提高LVEF(P<0.01),降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1)。结论 IABP的使用能改善梗死后心肌缺血程度、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和心室重构,从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黄志文陈小卫田丽红吴铿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脑利钠肽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
175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75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所有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 inger法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观察置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7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40例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35例基础心脏病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8.6%,包括囊袋出血3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4例,呃逆2例,局部肌肉刺激1例。结论:及时发现并排除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监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田丽红陈小卫吴铿回皓升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脑钠肽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治疗肺栓塞(PE)的疗效。方法 82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脑钠肽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脑钠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钠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结果脑钠肽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68.3%(P<0.05);治疗后,脑钠肽组的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21±10)vs(35±11)mmHg,(0.37±0.09)vs(0.64±0.05),P<0.01]。结论脑钠肽对肺栓塞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PE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
黄志文叶少强陈小卫田丽红
关键词:脑钠肽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55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介入径路随机分为左桡动脉组(27例)和右桡动脉组(28例),应用5FTerumo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依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双侧肾动脉造影,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左、右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经左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成功率明显高于经右桡动脉途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临床上对于需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的患者,可作为首选介入径路。
陈小卫黄志文田丽红吴铿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OTS起搏组和MIVS起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中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导线阻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起搏参数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自主和起搏QRS波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起搏QRS波群均较自主QRS波群明显增宽,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VEDD和LVE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DD、LVEF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RVOTS和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相似,二者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陈小卫黄志文田丽红吴铿袁岩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参数心功能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62例术后临床随访分析
2005年
目的 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 6 2例患者术后进行临床随访 6个月至 3年。结果  5 2例患者经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原有的晕厥、头晕、乏力、心悸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完全消失 ,10例存在基础心脏病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4例随访过程中出现起搏器埋藏处肌肉刺激症状 ,予调低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后症状消失 ;4例术前伴频繁阵发性房颤的患者经DDD双腔起搏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2例DDDR起搏患者分别于术后 1周和 2周发生心房电极微脱位 ,予重置心房电极 ;2例术后 1周内出现穿刺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内科对症治疗 2周后肿胀逐渐消退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其他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作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标准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但术后尤其是早期必须加强随访。
陈小卫田丽红莫振兆吴铿
关键词:术后临床随访分析心脏病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阈值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电极成熟期前后起搏阈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接受埋藏式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结果:16例应用Medtronic CAPSURESP系列(激素洗提)心房电极的患者心房起搏阈值术后升高,本后1周达峰值,后逐渐降低,术后2个月开始趋于稳定,除术后6个月外,其余各时间点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24例应用MCSP系列心室电极的患者心室起搏阚值术后均明显高于术中(P<0.01);9例应用BIOTRONIK SYNOX SX系列(高阻抗非激素洗提)电极的患者心房、心室平均起搏阈值具有与MCSP系列起搏电极类似的术后演变趋势.其急性期起搏阈值呈明显峰化现象,且具有较高的慢性期阚值,与40条MCSP系列电极比较,两者急、慢性期起搏阈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6个月内,起搏阈值明显升高;激素洗提电极能明显降低急性期和慢性期阚值。
陈小卫吴铿田丽红李日健回皓升莫振兆
关键词:起搏阈值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急性期激素成熟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