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艳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化疗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细胞
  • 2篇病变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恢复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小板生成
  • 1篇血小板生成素
  • 1篇血小板输注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8篇陈丽艳
  • 6篇王巍
  • 5篇王连杰
  • 4篇董秀帅
  • 4篇刘瑶
  • 3篇刘娟
  • 3篇高新宇
  • 2篇李晓云
  • 2篇常玉莹
  • 1篇田垚垚
  • 1篇张晓敏
  • 1篇姜华
  • 1篇戴海滨
  • 1篇胡双九
  • 1篇姜永芳
  • 1篇潘佳琪
  • 1篇薛艳明
  • 1篇王京华
  • 1篇于杏宝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泊沙康唑肠溶片抗真菌初级预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期间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泊沙康唑肠溶片初级预防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化疗期间的14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根据抗真菌预防药物分为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69例和对照组(伏立康唑预防)76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特征、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预防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4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1例发生IFD,发生率为1.4%,为确诊病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发生IFD,其中确诊2例,拟诊2例,未确定5例。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IF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084,P=0.014)。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11.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应用泊沙康唑肠溶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进行IFD初级预防,能够显著降低IFD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伏立康唑且可以耐受。
李可芯李晓云赵薇薇刘瑶董秀帅刘娟王连杰陈丽艳高新宇王巍
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侵袭性真菌病
COX-2与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陈丽艳胡双九
关键词:VEGFCOX-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促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2月62例接受化疗后30 d内发生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化疗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使用情况将62例患者分为rhTPO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rhTPO组PLT<100×10^(9)/L时,每天皮下注射rhTPO 1500 U,总计注射14天或PLT恢复至100×10^(9)/L时停用;对照组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仅进行支持治疗。比较两组CIT的分级、血小板恢复情况以及化疗期间血小板输注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rhTPO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25×10^(9)/L的恢复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hTPO组的PLT≥50×10^(9)/L的恢复时间、PLT≥100×10^(9)/L的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后PLT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疗效为83.3%,所有患者PLT均恢复至25×10^(9)/L以上,未达到PLT≥50×10^(9)/L的患者2例;对照组疗效为78.1%,所有患者PLT均恢复至25×10^(9)/L以上,未达到PLT≥50×10^(9)/L的患者3例。rhTPO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TPO可促进MM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并且安全性较好。
李可芯赵薇薇刘瑶高新宇王连杰周芳卉常玉莹刘娟陈丽艳王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化疗血小板输注
改良VTD-PACE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及浆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改良VTD-PACE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顺铂、脂质体阿霉素、环磷酰胺及依托泊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extramedullary disease,EMD)及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9月,10例EMD或PCL患者,接受改良VTD-PACE方案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在每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位疗程数4(2~6)个,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达80%,8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及以上。随访时间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OS)24(5~3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8(2~23)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消化道症状、乏力及骨髓抑制,通过对症干预治疗耐受性良好,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改良VTD-PACE方案效率高,耐受性好,可作为治疗EMD及PCL患者的新方案。
赵薇薇陈丽艳王连杰张蒙李宇莹董秀帅田垚垚王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浆细胞白血病来那度胺脂质体阿霉素
乳酸脱氢酶与急性白血病危险分层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低高危分级及治疗各阶段乳酸脱氧酶(LD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成低、高危组,检测血清LDH水平的变化.并对87例患者依据治疗阶段分为初治组、缓解组、未缓解组、...
陈丽艳李兆海张晓敏姜永芳薛艳明董秀帅刘瑶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乳酸脱氢酶血清生化指标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致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初诊MM患者150例,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观察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分析其严重程度与疗效、生存、年龄、基础疾病及个人史的相关性。结果:硼替佐米治疗MM致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率达60.0%,3级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组总有效率、2年无进展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1~2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便秘、糖尿病、骨折/脊髓压迫卧床及酗酒病史与硼替佐米治疗MM致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发生风险呈正相关(P<0.05)。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者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明显减轻,可继续硼替佐米治疗。结论:硼替佐米治疗MM致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率高,其严重程度与临床疗效、高龄、便秘、糖尿病、骨折/脊髓压迫卧床及酗酒病史密切相关,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期更好地治疗疾病及逆转自主神经病变。
赵薇薇董秀帅刘瑶高新宇李晓云常玉莹王京华戴海滨刘娟陈丽艳王连杰王巍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
JAK2 V617F突变阳性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1
2018年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CNL)是WHO分类的一种罕见的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以白细胞增多(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脾大为特点。因其表现不特异,难于与其它骨髓增殖性肿瘤或继发性白细胞增多症相鉴别。其诊断以前以排除性为主。JAK2 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检出率高,但CNL中该基因阳性者国内外鲜有报道.
于杏宝陈丽艳王连杰王巍
关键词: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JAK2V617FCSF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6例CNS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CNSL类型, 将其分为原发性CNSL(PCNSL)组(n=30)和继发性CNSL(SCNSL)组(n=26)。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分型、治疗前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β2-微球蛋白(MG)值、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Ki-67表达水平等临床资料, 并计算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R)。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生存(OS)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构成比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PCNSL组和SCNSL组患者的IPI评分构成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3, P<0.001)。2组患者的病理分型构成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68, P=0.127), 均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 分别占96.7%(29/30)和73.1%(19/26)。②本研究52例可评估疗效CNSL患者的ORR为61.5%(32/52)。PCNSL组患者的ORR为75.0%(21/28), 高于SCNSL组的45.8%(11/24), 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65, P=0.031)。③本研究56例患者的OS期为(24.0±4.5)个月, PCNSL组患者的2年OS率为56.6%, 高于SCNSL组的25.7%, 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0, P=0.003)。④ 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放疗联合化疗为CNSL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58, 95%CI:0.097~0.687, P=0.007)。结论 DLBCL为CNSL患者的主要病理亚型,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方式为CNSL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CNSL患者疗效优于SCNSL患者。
潘佳琪王巍赵薇薇陈丽艳姜华
关键词:放射疗法诱导化疗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