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HBsAg与HBVDNA定量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定量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浓度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并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HBsAg阳性的患者13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定量检测其血清中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其血清中HBVDNA载量。结果 135例患者中HBeAg阳性的61例,HBVDNA阳性的87例,其HBsAg和HBeAg浓度值与HBVDNA载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3(P<0.01)、0.550(P<0.01),HBsAg与HBeAg的r值为:0.699(P<0.01)。结论血清HBsAg浓度与HBVDNA载量及HBeAg浓度均成高度正相关,可较好的反应HBV的复制水平,便于临床开展应用。
- 任伟宏赵素玲赵志娟张学东
-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rtS213T单位点突变分析
- 2010年
- HBV P基因区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功能单位,也是抗病毒药物开发的主要靶标。P基因区变异是多位点的,发生突变以后对所用药物产生耐受,是阻碍其临床应用、降低其作用的主要原因。HBVP基因区rtS213T作为伴随位点可与rtM204V位点联合突变,导致拉米夫定耐药,但也常可见到rtS213T位点单独变异,但rtS213T单位点变异是否与抗病毒治疗有关尚不清楚。
- 任伟宏赵素玲赵志娟李延卿陶慧卿熊慧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干扰素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 (quercetin)对Eca 10 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在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 4 8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 ,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 ,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DNA降解情况。结果 :2实验组细胞中G2 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上升 (P <0 .0 1)。细胞凋亡百分率 :2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r组和Q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Br组和Q组皆呈DNA“梯样型”带 ,对照组未呈现DNA降解。结论 :8 Br cAMP和槲皮素皆可阻滞Eca 10 9细胞于G2 M期 ,并进一步诱导Eca 10 9细胞凋亡。
- 任伟宏宫璀璀吴景兰赵素玲赵志娟苏安英
- 关键词:8-BR-CAMP槲皮素ECA-109细胞食管癌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Eca 10 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细胞同时培养 4 8h。采用原位斑点印迹法显示iNOS基因拷贝和mRNA的表达 ,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显示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Br和Q组较C组iNOS基因拷贝和mRNA表达信号较强。Br和Q组细胞内Caspase 3免疫反应 (IR)性较强 ,Br和Q组与对照组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r组的Caspase 3 IR强于槲皮素组 (P <0 .0 1)。结论 :8 Br cAMP和槲皮素皆可上调iNOS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最终可都通过上调Caspase 3的表达 ,诱导Eca 10 9细胞凋亡。
- 任伟宏宫璀璀吴景兰赵志娟顾侦芳苏安英
- 关键词:INOSCASPASE-3ECA-109细胞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Th2、Th17细胞)的变化。结果 RA的CD3+CD4+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增多,活动期RA组Treg比率高于缓解期RA组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RA组Th2细胞减少,RA中Th1,Th17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reg和Th1、Th2、Th17细胞与RA的活动性指标(ESR,CRP和PLT)均无关联。结论 CD4+T细胞亚群数量异常可能与RA疾病发展有关。
- 仝岩任伟宏赵航孙蕾赵志娟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TH17细胞TREGCD64CD4^+T细胞亚群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与HBV DNA、HBsAg和HBeAg定量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HBV感染者8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HBVcccDNA及HBV D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83例患者中HBV DNA阳性62例,其中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40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8例(70.00%);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22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例(9.09%),不同DNA载量组HBV ccc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cccDNA阳性率分别为70.00%(28/40)和4.65%(2/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cccDNA定量值与HBV DNA、HBsAg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HBV cccDNA水平可同时反应血清HBV DNA和HBsAg水平,血清HBV cccDNA含量可作为观察HBV复制情况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 任伟宏赵素玲李延卿赵志娟孙蕾熊慧陶慧卿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共价闭合环状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