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强
- 作品数:74 被引量:37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脂及血清载脂蛋白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王海霞谢俊强尹进强程厚文
- 关键词: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载脂蛋白乙型慢性血脂脂类代谢肝病患者
- TT病毒在血液透析及骨髓移植患者中感染情况被引量:4
- 2000年
- 林潮双邓洪黄仰苏谢俊强廖家杰高志良
- 关键词:TT病毒血液透析骨髓移植流行病学
- 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
- 2001年
- 白红莲谢俊强
- 关键词: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病理
- 肝纤维化血清五项标志物的诊断意义被引量:8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 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 Ⅳ)、层粘蛋白(LN)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β1)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 11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 HA、 PCⅢ、 C Ⅳ、 LN、 TGF β1水平,并与其中 87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作对比。结果血清 H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较弱的正相关(r=0.393, P<0.05),血清 HA、 PC Ⅲ、 LN、 TGF β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分别为 0.584、 0.454、 0.441和 0.612, P< 0.05),血清 C Ⅳ与之则呈较弱的正相关(r=0.319, P< 0.05)。血清 HA诊断肝硬化的 AUC明显大于血清PCⅢ、 C Ⅳ、 LN、 TGF β1者(AUC=0.904 vs 0.784、 0.815、 0.805、0.828, P< 0.05);血清 HA、 LN、 TGF β1判断S2期以上肝纤维化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血清PC Ⅲ、 C Ⅳ者(AUC=0.849、 0.819、 0.836 vs 0.702、 0.721, P< 0.05)。联合五项指标估计肝纤维化程度,判别分析只选入血清 HA和
- 罗瑞虹杨绍基谢俊强赵志新何有成姚集鲁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层粘蛋白血清诊断
- 血液滤过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人工肝辅助装置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中治疗组42例,中期18例,晚期24例;对照组33例,中期14例,晚期19例。2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相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日产KM-8800血浆交换仪并联用JUN-500血液透析滤过仪进行人工肝治疗,观察治疗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42例患者中20例治愈或好转,另有6例经治疗后维持到接受肝移植手术,有效率61.9%;对照组33例中6例治愈或好转,另有1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有效率21.2%明显低于治疗组P
- 庄鹏江元森李学俊谢俊强邓友张绍全姚集鲁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重型肝炎
-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查房选录(308)
- 2008年
- 黎志良崇雨田谢俊强杨文斌邓宏亮徐洪亮
- 关键词:头痛发热查房选录头孢曲松钠医院应用感染科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系列研究
- 江元森李学俊邓友谢俊强庄鹏姚集鲁陈幼明王海霞曾彩虹邝静霞严颖黄仰苏
- 开展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肝、肝衰竭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人工肝支持系统对缓解病情、提高近期存活率确有较好效果。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持续缓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三种技术同时进行)治疗重肝肝衰竭的组合人工肝技...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肝重型肝炎
-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2例的肾毒性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p-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致肾毒性的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总结42例隐脑抗真菌治疗前后的临床及肾损害检验资料,对血尿素氮异常率、出现时间及Amp-B累积剂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血尿素氮异常率随Amp-B在体内累积增多而增加,当Amp-B累积达4500mg时,尿素氮异常率达74%(P<0.001);尿素氮异常最早出现时间的中位数为用药后第29(7~167)天,首次出现时Amp-B的最小累积剂量的中位数为781(53.54~4222)mg;蛋白尿发生率为33%。结论:Amp-B的肾毒性明显,呈剂量依赖性,出现较早且严重,个体差异大。临床应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渐加量,疗程中须密切监测血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
- 谢俊强邓子德崇雨田赵志新何有成肖杰生
- 关键词:两性霉素B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10^(6.18±2.04)拷贝/毫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的含量(10^(4.16±1.78)拷贝/毫升)(P<0.001);不同ALT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黄疸组、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5.56±2.02)拷贝/毫升)、(10^(5.38±1.84)拷贝/毫升)、(10^(5.46±1.92)拷贝/毫升)、(10^(5.34±1.98)拷贝/毫升),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 DNA含量与HBeAg密切相关;病毒复制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关。
- 雷瑞祥徐启桓梅咏予谢俊强朱建芸杨绍基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PCR
- 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30例被引量:14
- 1998年
- 目的 :探讨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择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除了具有恙虫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外 ,同时出现黄疸占 2 3% (总胆红素平均 164μmol/ L)、出血点和瘀斑占 13% ,肝大占 77% ,脾大占 63%。AL T和 AST升高 ,平均分别为 2 95 U/ L和 2 4 0 U/L。使用特效抗菌药物和护肝退黄治疗有良效。结论 :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较常见 。
- 邓练贤杨绍基谢俊强
- 关键词:恙虫病中毒性肝炎肝功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