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
- 作品数:43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卫生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细胞外囊泡微小RNA-4639和微小RNA-210作为膜性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和尿液中细胞外囊泡微小RNA-4639和微小RNA-210在膜性肾病中的表达、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纳入30例健康和30例膜性肾病患者,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提取血浆和尿液细胞外囊泡;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表征形态;蛋白质印迹测定囊泡表面标志物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微小RNA的表达水平;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数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微小RNAs的诊断效能。结果膜性肾病患者尿液细胞外囊泡的浓度及标志物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4.00×1011±1.00×1010颗粒数/毫升比2.80×1011±1.00×1010颗粒数/毫升,CD63:0.81±0.20比1.00±0.12,CD81:0.43±0.10比1.00±0.44,t=14.70,1.46,1.88,F=1.00、3.52、19.68,P均<0.05),miR-4639和miR-210在血浆和尿液细胞外囊泡中的水平显著升高(miR-4639:1.62±1.10比0.69±0.33,2.52±0.77比1.66±0.38;miR-210:1.37±0.89比0.68±0.32,2.20±0.85比1.14±0.56,t=4.45,5.21,4.03,5.33,F=11.46、4.08、7.74、2.29,P均<0.05),且分别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和尿蛋白的升高显著相关(r=-0.308、0.355和r=-0.473、0.475,P均<0.05)。囊泡内miR-4639和miR-210表达在肾功能受损个体(eGFR<90 ml/min·1.73 m^(2))和严重蛋白尿的个体(≥3.5 g/24 h)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R-4639:1.81±1.45比1.00±0.68,2.59±0.72比1.76±0.53;miR-210:1.80±1.19比0.83±0.44,2.31±0.86比1.24±0.64,t=2.93、4.54、4.60、4.93,F=4.58、1.84、7.36、1.84,P均<0.05)。膜性肾病进展组患者的基线血浆细胞外囊泡miR-4639和miR-210表达量更高(miR-4639:1.91±1.12比0.93±0.48;miR-210:1.34±0.46比0.88±0.41,t=2.58,2.47,F=5.54、1.26,P均<0.05)。双miRNAs组合对评估肾功能水平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灵敏度75.00%、93.33%,特异度79.17、85.71%,曲线下面积为0.83、0.93)。结论细胞外囊泡miR-4639和miR-210可作为有效生物标志物,以�
- 李正胜赵枢辰杨敏何小舟薛冬陈依梦
- 关键词:膜性肾病生物标志物
- miR-338-5p在肾移植受者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血清中miR-338—5p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可溶性B细胞活化因子(soluble BAFF,sBAFF)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49例肾移植受者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
- 何小舟徐海燕马旭怡薛冬董盼盼张雁云张学光
- 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
- 2010年
- 目的 回顾分析了6例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患者的诊治.方法 所有患者都有正常分次排尿合并持续性滴尿,均行B超检查,2005年前4例患者行大剂量IVP延迟摄片联合增强CT检查,2005年后2例开始行增强CT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肾发育不良,行肾输尿管切除,2例患者行输尿管膀胱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患者,1例随访1年,1例随访3年,未见尿路感染,肾积水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少见,增强CT及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肾脏形态位置及输尿管走行.手术是治疗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 许贤林何小舟徐仁方薛冬王建平解斯杰宋广来薛钟陆浩车文骏经浩巢志复
- 关键词:输尿管
- 膜铁转运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膜铁转运蛋白是机体铁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是将细胞内游离铁转运至胞外的膜转运蛋白.细胞表面膜铁转运蛋白表达降低会导致胞内游离铁增加,使肿瘤细胞更具侵袭性.膜铁转运蛋白异常引起的铁代谢失衡通常会引起肿瘤侵袭和转移[1].我们检测不同分化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膜铁转运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前列腺癌细胞与正常前列腺细胞中膜铁转运蛋白的表达差异.
- 薛冬何小舟周萃星许贤林徐仁芳徐宁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癌细胞膜转运蛋白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细胞
- 某部长航船员泌尿系统结石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某部长航船员泌尿系统结石患病情况,为特种环境下该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4-2018年某部3731例长航船员体检数据,分析船员年龄、性别、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研究泌尿系统结石的患病情况和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长航船员泌尿系统结石总体患病率为8.2%,其中合并高脂血症者占2.3%,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占1.7%,合并高血压病者占0.9%,合并糖尿病者占0.2%,合并BMI≥25者占0.2%。2014-2018年度船员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分别为9.0%、9.5%、8.2%、7.7%和7.4%,各年度患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25岁船员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为2.9%,25~29岁为7.2%,30~34岁为7.7%,35~39岁为13.1%,≥40岁为14.4%,部分年龄段间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患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BMI≥25的船员中,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非常显著升高(P<0.01)。年龄、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是长航船员泌尿系统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航船员泌尿系统结石近年来患病情况稳定,结石的发生与年龄、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减少船员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
- 陈星薛冬苏秦林一飞余鸿肖磊徐邵蒋苏
-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流行病学调查
- 肝X受体激动剂诱导获得的小鼠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与天然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比较
- 2015年
- 目的 通过与天然耐受性树突状细胞(N-tDCs)比较来探讨肝X受体(LXR)激动剂诱导获得的小鼠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tDCs的免疫耐受特性.方法 获取小鼠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以白细胞介素(IL)-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辅以LXR激动剂(T0901317)诱导7d后,检测细胞表型、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调节性T细胞(Tregs)体外诱导实验等;或继续以脂多糖(LPS)诱导其成熟,进行表型分析.利用BALB/c DO11.10 RAG-/-小鼠来源的CD4+T细胞进行Tregs诱导实验,并与磁珠阴性分选从小鼠脾脏获得CD4+ DCs (N-tDCs)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与N-tDCs比较,T0901317诱导7d时的T-tDCs形态更接近普通DCs,CD80、CD86、MHC-Ⅱ类分子表达略低,但均为中低表达,CCR7表达水平相近.N-tDCs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当特异性抗原鸡卵清白蛋白(OVA)存在时,N-tDCs可以更强地诱导Tregs的生成,而T-tDCs可以分泌更高水平的IL-10.结论 T-tDCs与N-tDCs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 徐海燕马旭怡董盼盼薛冬何小舟
- 关键词: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肝X受体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4
- 肝X受体对小鼠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研究肝X受体(LxR)对小鼠骨髓来源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取C57BL/6纯系小鼠股骨骨髓,将骨髓细胞置于含rmGM-CSF(20ng/m1)、rmIL-4(20ng/m1)、10%FBS、含/或不含LXR激动剂TP0901317(5tLmol/L)的RPMI1640培养基中生长。于第7天时检测细胞表型,指标包括:CD11c、CD80、CD86、MHCⅡ、CCR7、PD-L1等;同日加入LPS(100ng/m1)促成熟。LPS作用第3天时,检测细胞表型。以MACS分选未成熟和成熟CD11c+细胞,以丝裂霉素C处理细胞。另取BALB/c小鼠脾脏,MACS分选CD4+T淋巴细胞。将CD11c+细胞与CD4+T细胞混合培养,CCK-8法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研究发现,TP0901317处理组:培养第7天时,CD11c+细胞约为70.2%;CD80、CD86和MHCⅡ在CD11C+细胞上为中低表达,表达水平在40.2%-50%;CD11c+CCR7+细胞约占78%;CD11c+PD-L1+细胞约占90%。以LPS处理促成熟第3天时,CD11c+细胞约为85%;cD80、CD86和MHCⅡ在CD11c+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CD11c+CCR7+细胞约占86%;CD11c+PD-L1细胞约占99%。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TP0901317处理组:成熟CD11c+细胞与未成熟细胞一样,均没有刺激CD4+T细胞增殖的能力。而在dTP0901317未处理组:成熟CD11c+细胞具有很强的刺激CD4+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TP0901317未处理组比较,TP0901317处理组CD11c+细胞能够产生更高水平的IL-10,具有显著意义(Pd0.05)。故而可以认为LXR活化能够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向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分化。
- 马旭怡徐海燕何小舟薛冬董盼盼张学光
- 关键词: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 胱抑素C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和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基于Cys-C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c)对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18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单侧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急性肾损伤(AKI)组75例,非急性肾损伤(no-AKI)组43例。AKI组男49例,女26例;年龄(62.7±10.7)岁。no-AKI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62.3±12.8)岁。AKI组术前尿素氮(4.9±1.3)mmol/L,肌酐(75.7±14.5)μmol/L,Cys-C(0.85±0.22)mg/L,eGFR_(cr)(76.3±11.2)ml/(min·1.73m^(2)),eCFR_(cys-c)(101.4±17.4)ml/min·1.73m^(2));no-AKI组术前尿素氮(4.9±1.5)mmol/L,肌酐(74.5±13.1)μmol/L,Cys-C(0.81±0.29)mg/L,eGFR_(cr)(78.6±12.5)ml/(min·1.73m^(2))eGFR_(cys-c)(99.3±18.8)ml/(min·1.73m^(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48h的尿素氮、肌酐、Cys-C,eGFRcr和eGFRcys-c对AKI的诊断价值,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以eGFR_(Cys-c)
- 周萃星陈依梦陆皓徐仁芳何小舟薛冬
- 关键词:肾切除术肾小球滤过率预后
- miR-338-5p通过靶向核因子κB1调控B细胞生物学功能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验证miR-338-5p对核因子κB1(NF-κB1)水平的影响,研究其对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miR-338-5p靶基因的验证;采用抗Ig M抗体和/或重组人B细胞活化因子(rh BAFF)蛋白刺激的B细胞培养体系,将miR-338-5p激动剂、miR-338-5p拮抗剂、NF-κB1小干扰RNA(si NF-κB1)及其对应的阴性对照制剂转染CD20+B淋巴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转染组NF-κB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1蛋白(p105、p50)的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g G含量。结果靶基因验证实验显示,miR-338-5p模拟物与报告载体共转染组的hRluc/h Luc萤光素酶活力比值显著升高;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抗Ig M抗体与rh BAFF蛋白共培养体系,miR-338-5p激动剂转染组NF-κB1 mRNA、p105蛋白、p50蛋白、Ig G水平均显著升高,si NF-κB1的作用与miR-338-5p激动剂相反;miR-338-5p拮抗剂转染组NF-κB1 mRNA、Ig G水平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F-κB1 mRNA水平与Ig 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iR-338-5p靶向正调控NF-κB1、间接作用于BAFF信号参与调控B细胞生物学功能。
- 马旭怡何小舟董盼盼薛冬宋丹徐海燕张学光
- 关键词:B细胞活化因子
- 基因检测在2例肾肉瘤样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肾肉瘤样癌(SRCC)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基因检测在SRC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组织的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术后持续随访观察。结果2例SRCC患者均通过免疫组化明确病理诊断,术后随访发现病例1原位复发,病例2远处转移。基因检测提示原位复发对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敏感;远处转移对PD1治疗敏感。原位复发患者予以依维莫司口服治疗,手术1年后仍在随访中;远处转移患者予以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半年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基因检测可以为SRCC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 周萃星陈依梦陆皓徐仁芳何小舟薛冬
- 关键词:肾肉瘤样癌免疫组化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