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芳
- 作品数:66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卫生局重大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iRNA-18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小RNA-185(miRNA-18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提取22例手术患者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NAs,用RT-PCR的方法初步检测miRNA-185在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定量分析miRNA-185在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泳结果显示,miRNA-185和U6 RNA均呈单一条带,其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符合前期的预计。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NA-185在肾癌组组织中呈高表达,较癌旁组组织平均升高5.14倍。22例标本中有17例(77%)肾癌组组织中miRNA-185阳性表达率为77.3%(17/22),明显高于癌旁组的22.7%(5/22)(P<0.05)。G1期的4例肾癌标本均较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呈现低表达,高表达的则离散分布在G2和G3期。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肾癌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 miRNA-185在肾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演进有关,有望成为指导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治疗、预后的新靶点。
- 杨宇徐仁芳何小舟徐海燕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荧光定量PCR
-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 2015年
- 目的 动态观察PC-3细胞克隆在形态上的差异,检测CD44在不同克隆中的表达,比较不同克隆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并鉴定含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克隆.方法 克隆形成实验观察PC-3细胞克隆的形态并分类,计算克隆形成率及每种克隆的比例,运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不同克隆CD44的表达.分离不同形态的克隆,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将不同形态的克隆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组成瘤能力.结果 PC-3细胞可形成3种克隆形态,即Holoclone、Meroclone及Paraclone.克隆形成率为(9.30±1.61)%(n=5),Holoclone、Meroclone和Paraclone 3种克隆的比例分别为10.0%、48.3%和41.7%.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CD44在Holoclone中的表达明显强于Meroclone及Paraclone.Holoclone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裸鼠体内具有较强的成瘤能力.结论 PC-3细胞的克隆在形态和分化程度上存在差异,Holoclone富含前列腺癌干细胞.
- 周耀军许贤林徐仁芳崔笠夏炜曹赟杰范敏何小舟
- 关键词:PC-3细胞前列腺癌肿瘤干细胞克隆
- 胱抑素C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和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基于Cys-C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c)对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18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单侧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急性肾损伤(AKI)组75例,非急性肾损伤(no-AKI)组43例。AKI组男49例,女26例;年龄(62.7±10.7)岁。no-AKI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62.3±12.8)岁。AKI组术前尿素氮(4.9±1.3)mmol/L,肌酐(75.7±14.5)μmol/L,Cys-C(0.85±0.22)mg/L,eGFR_(cr)(76.3±11.2)ml/(min·1.73m^(2)),eCFR_(cys-c)(101.4±17.4)ml/min·1.73m^(2));no-AKI组术前尿素氮(4.9±1.5)mmol/L,肌酐(74.5±13.1)μmol/L,Cys-C(0.81±0.29)mg/L,eGFR_(cr)(78.6±12.5)ml/(min·1.73m^(2))eGFR_(cys-c)(99.3±18.8)ml/(min·1.73m^(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48h的尿素氮、肌酐、Cys-C,eGFRcr和eGFRcys-c对AKI的诊断价值,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以eGFR_(Cys-c)
- 周萃星陈依梦陆皓徐仁芳何小舟薛冬
- 关键词:肾切除术肾小球滤过率预后
- 基因检测在2例肾肉瘤样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肾肉瘤样癌(SRCC)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基因检测在SRC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组织的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术后持续随访观察。结果2例SRCC患者均通过免疫组化明确病理诊断,术后随访发现病例1原位复发,病例2远处转移。基因检测提示原位复发对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敏感;远处转移对PD1治疗敏感。原位复发患者予以依维莫司口服治疗,手术1年后仍在随访中;远处转移患者予以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半年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基因检测可以为SRCC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 周萃星陈依梦陆皓徐仁芳何小舟薛冬
- 关键词:肾肉瘤样癌免疫组化基因检测
- 用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研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用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为大剂量组患者使用0.5g的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为小剂量组患者使用0.1g的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其血清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检出率。结果:治疗后,与小剂量组患者相比,大剂量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血清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检出率更低(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 毛庆岩庄乾锋王坤徐仁芳陆皓何小舟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 经瘘道气囊导尿管提拉法修复膀胱阴道瘘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吴斌徐仁芳莫乃新史红雷
- 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目的探讨饱和氢气生理盐水(hydrogen-rich saline)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RIRI)的影响并初走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将30只20月龄...
- 许贤林何小舟徐仁芳王建平解斯杰宋广来丁涛范敏
- Capn4通过黏着斑激酶磷酸化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调控人肾癌细胞增殖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小亚基1(Capn4)的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apn4高表达ccRCC细胞株786-0和低表达的Caki-1细胞株,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Capn4稳定低表达的786-0细胞株(786-0-shCapn4)和稳定过表达Capn4的Caki-1细胞株(Caki-1-Capn4),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验证Capn4在转染肾细胞癌(RCC)细胞株中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Capn4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法验证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FA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NF-κB的表达。结果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结果显示,Capn4过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过表达组高于对照组(P=0.010),而转染Capn4短发卡RNA(shRNA)后细胞增殖能力下调组低于对照组(P=0.010);划痕实验结果表明,24hCakil-Capn4细胞的迁移距离过表达组高于对照组(P=0.001),786-O-shCapn4细胞的迁移距离下调组低于对照组(P=0.001);Transwell结果表明,24hCakil-Capn4细胞的侵袭细胞数量过表达组高于对照组(P=0.001),786-0-shCapn4细胞的迁移距离下调组低于对照组(P=0.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Cakil-Capn4组FAK及NF-κB磷酸化水平较各自对照组上调(P=0.010),而786-0-shCapn4组FAK及NF-κB磷酸化水平较各自对照组下调(P=0.010);FAK特异性抑制剂(PF573228)或者NF-κB抑制剂QNZ均可抑制由Capn4过表达引起的癌细胞生长速度的增加。结论Capn4通过激活FAK和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激活NF-κB,进而促进RCC细胞生长。
- 庄乾锋沈杰王恺钱曦范敏王坤陆皓徐仁芳何小舟
-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
- 小鼠白细胞介素-1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我们利用转基因技术体外构建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15(mIL-15)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为研究mIL-15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诱导肿瘤免疫反应奠定基础。
- 田子农温端改侯建全樊彩斌何小舟徐仁芳许贤林
- 关键词: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白细胞介素-15小鼠肿瘤免疫反应转基因技术
- 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人群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男性健康,其早期诊治至关重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新分支,能够识别肿瘤转化过程中小分子代谢物的细微改变,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方法。全文对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前列腺癌代谢组学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赵友周烨崔笠施倩倩徐仁芳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代谢组学早期诊治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