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

作品数:2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免疫
  • 11篇病理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化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蛋白
  • 3篇乳腺
  • 3篇腺癌
  • 3篇腺瘤
  • 3篇癌组织
  • 2篇增生
  • 2篇增殖
  • 2篇增殖细胞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细胞癌
  • 2篇腺肿瘤

机构

  • 21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金泽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电机厂

作者

  • 21篇王晓
  • 16篇王彩霞
  • 11篇王桂梅
  • 9篇吕淑慧
  • 8篇聂美楠
  • 3篇朱晓萍
  • 2篇吴庆田
  • 2篇侯霞
  • 2篇孟凡石
  • 2篇章林培
  • 2篇李坤欣
  • 1篇王凤荣
  • 1篇刘程伟
  • 1篇袁禧先
  • 1篇王喆
  • 1篇廉晓宇
  • 1篇杨军
  • 1篇王树鸿
  • 1篇庄荣
  • 1篇孙彦辉

传媒

  • 13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40例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进行光镜观察(视野直径>1mm),免疫组化研究及部分病例随访。结果:40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镜下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拥挤,且有些不规则,增生腺体分布区域大于间质分布区域,腺上皮细胞多具有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大、核浆比大,核变圆、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40例均作PTEN、p53检测,65%(26/40)PTEN(-),5%(2/40)p53(+)。9例随访病例中2例发现同时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上强调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使组织病理诊断标准更趋向一致。
朱晓萍王彩霞王桂梅吕淑慧王晓
关键词: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子宫内膜增生PTENP53
乳腺及其良、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核的形态计量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104例乳腺及良,恶性病变的标本进行形态计量研究。提取了6项细胞核的参数。它们是核最大灰度、核最小灰度,核中心平均距,核周长,核面积和形状因子。结果证明;核最大和最小灰度的数值,按照正常乳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单纯性增生)乳腺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的顺序依次减小,而核面积、周长,核中心平均距和形态因子则依次增加,但形态因子的值以正常乳腺为最大。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比较,6项参数的方差分析无任何意义。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能准确地鉴别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提供细胞恶变的信息。
庄荣王晓黄玉鹏燕平陈居雁
关键词:乳腺疾病乳腺肿瘤增生
透明细胞肉瘤4例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CC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4例CCS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肿瘤发生在下肢3例、手指1例。组织学观察:肿瘤主要由胞质透明或淡伊红染的上皮样和短梭形细胞构成,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巢状或条索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少见。1例见少量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均表达HMB45、S-100蛋白及Vim。结论:CC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查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王彩霞章林培王晓聂美楠王桂梅吕淑慧
TTF-1、SP-A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他们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肺原发性腺癌40例、转移性腺癌1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测TTF-1及SP-A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肺腺癌中有32例表达TTF-1、27例表达SP-A;13例转移性腺癌中只有1例肝细胞癌胞质表达TTF-1、无SP-A表达。TTF-1和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分别为80%和67.5%、特异性均为100%。结论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排除甲状腺癌可能后,可作为鉴别肺原发性和转移性腺癌的可靠标记;而SP-A敏感性较低且随分化程度降低表达下降,故TTF-1对肺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优于SP-A。
王彩霞王晓吕淑慧聂美楠王桂梅
关键词:肺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免疫组织化学
BAG-3及P53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为胰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探索更为敏感的检测手段。方法:收集我院2005~2011年未接受任何干预治疗的胰腺癌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行HE染色确定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G-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BAG-3和P53呈阴性表达;胰腺癌组织中BAG-3和P53呈阳性表达。导管腺癌中BAG-3呈高表达,P53呈低表达。黏液腺癌中BAG-3呈低表达,P53呈高表达。结论:BAG-3与P53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两者与胰腺癌的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浸润、转移和TNM分期无显著相关关系。
孟凡石王石刘程伟齐艳秀张雪松王树卿王晓
关键词:胰腺癌P53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8年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a)是WHO(2004)肿瘤病理分类中新确定的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上皮性肿瘤。近年有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其不典型组织形态进行了探讨,我们报道1例MTSCCa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王彩霞章林培王晓聂美楠王桂梅吕淑慧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大细胞未分化癌1例
2004年
李坤欣孙庆治王彩霞王晓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
骨桥蛋白与缺氧诱导因子-1在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大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大肠癌及24例大肠腺瘤、12例正常大肠组织病理标本中OPN及HIF-1α的表达.结果:OPN及HIF-1α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大肠癌组织、腺瘤组织中为高表达.OPN的表达率在腺瘤组与肠癌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HIF-1α的表达率在腺瘤组与肠癌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33.33%vs62.00%,P<0.05).二者在肠癌组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则无相关性.OPN与HIF-1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700,P<0.01).结论:OPN及HIF-1α在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HIF-1α高表达的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
袁禧先马晓颖王凤荣王喆王晓王树鸿
关键词:骨桥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大肠腺瘤大肠癌
396例甲状腺腺瘤病理活检回顾性分析
2001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396例甲状腺腺瘤的病理活检资料。结果:原诊断396例甲状腺腺瘤中有79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316例,乳头状腺瘤1例。结论: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标准不够严谨,存在误诊,故在诊断时应结合临床与病理组织学观察,同时应注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鉴别诊断。
王彩霞王晓凤艳萍李坤欣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病理活检
肾嫌色细胞癌5例病理分析
2010年
吕淑慧王晓王彩霞王桂梅聂美楠
关键词:肾嫌色细胞癌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