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陈敏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布袋(留人鱼)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布袋(留人鱼)。;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承装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由于本产品为薄型产品,因此省略左...
- 沈陈敏赵尹李安娜
- 高职旅游会展专业学生就业平台立体化建构策略被引量:4
- 2014年
- 会展教育和会展业出现高度"供需错位",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这迫切要求高职旅游会展专业院校改革创新就业体系,搭建有效的就业平台,促进优质就业。进一步明确高职会展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在分析高职会展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问题所在的基础上,提出高职会展专业就业工作,要与需求对接、与企业合作、与实践结合,搭建整合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学工、国内与国际资源的立体化平台,实现会展专业学生、会展教育院校、会展产业的和谐互动发展。
- 叶海玲沈陈敏
- 关键词:资源整合
- 基于翻转课堂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于思政课教学,目的不在于信息化,而在于破解教学困境,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思想性.文章从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分析,探究思政课是否适合信息化改革的问题;从分析思政课教学困境与信息化教学改革作用,论证思政课是...
- 沈陈敏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
- 探索国有民办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 2008年
-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已成规模,但应用型人才短缺现象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有了断层。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尝试“国有民办”体制,发挥其自主、灵活的运行机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突破。探索国有民办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将打开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新局面。
- 叶海玲沈陈敏
-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有民办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 包(银杏)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银杏)。;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承装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为薄型产品,省略左视图...
- 沈陈敏赵尹李安娜
- 探索国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 2006年
- 高职教育的发展已成规模,但是全国各地屡屡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需求发生了断层和偏差。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教,其肩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能。宁波市在创新办学体制上大胆尝试,国有民办高职院校成了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亮点。如何发挥国有民办运营机制的优势,探索出一条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之路,将打开高职教育的全新局面,真正实现“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
- 叶海玲沈陈敏
- 关键词: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国有民办
-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分析
- 2021年
- 合理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是选择和应用“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工具在教学、学习、考核全过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的移动式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思政课选用好“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工具的必要性,运用移动教学工具实现翻转课堂、深化课堂互动、激活考核联动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优生态、教学高质量、学生获得感三个方面对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实证效果分析。
- 沈陈敏
- 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2016年
- 浙江精神与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价值理念和实践经验,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证资源。立足思政理论课教学现存的困境,从融合的内容、融合的方式、融合的保障三个层面,探索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 沈陈敏
-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
- 2010年
-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全员、专业、全程、平台、制度五大工程着手,构建一套“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就业体系,实现旅游学生、院校、产业的和谐互动。
- 叶海玲沈陈敏
-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 共同富裕视域下宁波市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研究
- 2023年
-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立足共同富裕的视角,从建设意义、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三方面来界定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内涵。通过宁波市基层治理实证分析,找准共同富裕下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现存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来破解制约共同富裕的难点堵点痛点,提出从构建“大担当、大服务、大协商”治理格局、形成“一核四治”治理体系、优化多元协同治理关系、创新数字赋能治理平台四个方面来构建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路径,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 沈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