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藻毒素
  • 9篇微囊藻
  • 9篇微囊藻毒素
  • 6篇脱毒
  • 5篇水华
  • 5篇蓝藻
  • 4篇藻蓝蛋白
  • 4篇水华蓝藻
  • 4篇超滤
  • 3篇提液
  • 3篇滤膜
  • 3篇截留
  • 3篇板框
  • 3篇超滤膜
  • 2篇毒素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藻粉
  • 2篇藻类
  • 2篇藻类毒素
  • 2篇植物吸收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刘永定
  • 15篇沈强
  • 9篇沈银武
  • 8篇宋立荣
  • 4篇李敦海
  • 4篇何振荣
  • 3篇金传荫
  • 2篇雷腊梅
  • 2篇陈伟
  • 2篇甘南琴
  • 2篇黄家权
  • 2篇尹黎燕
  • 1篇刘笔锋
  • 1篇王高鸿
  • 1篇刘永梅
  • 1篇潘卉
  • 1篇何家菀
  • 1篇朱运芝
  • 1篇栗琪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藻类毒素脱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毒素脱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首先是将藻脱水干燥,用40—160目滤布捕捞、沥干水分摊开,晾干、晒干或烘干,含水量在10%以下;其次是粉碎,将干燥的藻块粉碎成细的小颗粒藻粉;再次是加水,加水比例为1/...
刘永定沈强何振荣沈银武宋立荣
文献传递
烟草悬浮细胞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RR的响应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0.1mg/L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BY-2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144h后,BY-2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处理细胞的ROS含量随着MC-RR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上升,96h后,细胞的ROS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毒素处理细胞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明显升高,分别在处理48h和72h后与对照差异显著;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有一个先下降后升高的过程,96h后,MC-RR处理的细胞中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然而,0.1mg/L的MC-RR处理144h后,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恢复处理168h后,抗氧化系统各个指标均恢复到对照水平.
尹黎燕黄家权沈强栗琪刘永梅刘永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活性氧抗氧化系统
一种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以鲜藻为原料,首先提取粗滤液,鲜藻脱水后,加入缓冲液,混匀,然后置-20℃~-10℃冰冻,冻结后,取出置室温下融溶,冻融3—5次,用板框过滤;其次是超滤纯化,用截留分子量为十万道尔顿的...
金传荫刘永定王高鸿沈强何家菀宋立荣
文献传递
水体中消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中消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数;其次是植物吸收处理,通过栽培有湿生植物的沙土装置,吸收分解一部分有机物杂质和微囊藻毒素;...
刘永定沈强沈银武李敦海
文献传递
滇池水华蓝藻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毒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从昆明滇池机械收获的产毒水华蓝藻为材料,通过采用抽提、粗过滤、微滤、超滤脱毒(截留分子量100kDa)、低温静置离心、真空干燥等提取纯化方法,从1kg微囊藻粉中制备纯度(A620/A280)高达1.80的57g藻蓝蛋白干粉.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纯化的藻蓝蛋白无毒性;LD50大于3.71g·kg-1,而对照原料藻粉的LD50为0.10g·kg-1.Ames试验结果显示,5个藻蓝蛋白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阴性对照菌落数2倍,亦无剂量-效应关系,Ames实验结果阴性,初步通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沈强沈银武刘永定刘笔锋
关键词:水华蓝藻滇池藻蓝蛋白微囊藻毒素超滤毒性
一种脱毒灭菌净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毒灭菌净水装置,它由上容器、活性炭吸附装置、下容器、臭氧发生装置构成,其特征是上容器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与下容器相连,臭氧发生装置与下容器相连,臭氧发生装置通过钢管与混合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
宋立荣沈强刘永定沈银武
文献传递
一种水华蓝藻制备藻蓝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华蓝藻制备藻蓝蛋白的方法,以鲜藻为原料,首先提取粗滤液,鲜藻脱水后,加入缓冲液,混匀,然后冰冻,冻结后,取出置室温下融溶,冻融3-5次,用板框过滤;其次是超滤纯化,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万道尔顿的...
刘永定沈银武金传荫沈强
文献传递
一种水华蓝藻制备藻蓝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华蓝藻制备藻蓝蛋白的方法,以鲜藻为原料,首先提取粗滤液,鲜藻脱水后,加入缓冲液,混匀,然后冰冻,冻结后,取出置室温下融溶,冻融3-5次,用板框过滤;其次是超滤纯化,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万道尔顿的...
刘永定沈银武金传荫沈强
文献传递
一种藻类脱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毒素脱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首先是将藻脱水干燥,用40-160目滤布捕捞、沥干水分摊开,晾干、晒干或烘干,含水量在10%以下;其次是粉碎,将干燥的藻块粉碎成细的小颗粒藻粉;再次是加水,加水比例为1/...
刘永定沈强何振荣沈银武宋立荣
文献传递
产毒微囊藻藻粉的脱毒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为了达到对收获的微囊藻藻粉安全脱毒的目的 ,分别使用了调节pH ,NaClO处理和臭氧处理微囊藻干粉 ,并检测其脱毒效果和脱毒过程中蛋白质的损失率 ,以期找到一种可行的微囊藻藻粉安全脱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调节pH值的方法试剂用量大且脱毒不彻底 ;NaClO处理也因对藻粉的渗透性较差而效果不佳。臭氧水溶液处理藻粉 ,处理时间短 ,且脱毒彻底 。
沈强刘永定宋立荣沈银武李敦海
关键词:脱毒微囊藻毒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