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晓丰

作品数:27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7篇肺癌
  • 8篇血管
  • 8篇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内皮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血管内皮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骨髓
  • 5篇血循
  • 5篇血循环
  • 5篇体外
  • 5篇体外扩增
  • 5篇外周血循环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5篇扩增

机构

  • 22篇上海市胸科医...
  • 4篇苏州医学院
  • 2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7篇江晓丰
  • 17篇董强刚
  • 16篇冯久贤
  • 14篇包国良
  • 12篇沙慧芳
  • 7篇顾伟勇
  • 5篇王恩忠
  • 5篇廖美琳
  • 4篇张学光
  • 4篇李新燕
  • 2篇沈洁
  • 2篇吴士良
  • 2篇陈智伟
  • 2篇许凯黎
  • 1篇乔生军
  • 1篇李鲁萍
  • 1篇杨小丽
  • 1篇张毅
  • 1篇张雷
  • 1篇史振余

传媒

  • 10篇肿瘤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2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流式细胞仪分析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癌细胞。方法 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组分 ,后者用CD45、细胞角蛋白 (CK)及肺癌特异性抗体 (2F7/S5A)染色后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 -CK+2F7/S5A+细胞。结果 检测了 16 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 ,发现 5 0例 (30 .30 % )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呈阳性。其中非小细胞肺癌阳性率为 30 .6 7% (45 / 15 0 ) ,小细胞肺癌为 33 .33 %。阳性率与患者的病理分期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癌细胞不仅有助于临床病理分期 ,而且对预测肺癌转移潜能具有应用价值。
沙慧芳江晓丰顾伟勇包国良冯久贤董强刚
关键词:肺癌细胞外周血流式细胞仪
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癌细胞。方法:外周血经 Ficoll 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组分,后者用 CD45、细胞角蛋白(CK)及肺癌特异性抗体(2F7/S5A)染色后,应用流色细胞仪检测 CD-45 ...
沙慧芳江晓丰顾伟勇包国良冯久贤王恩忠
关键词:肺癌细胞外周血流式细胞仪
文献传递
原位PCR技术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中的应用
1999年
冯久贤包国良时梅萍董强刚沙慧芳江晓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标本中P16基因的PCR-SSCP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不同来源与病理分期类型的组织标本中P16基因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 ,检测 2 8例手术标本、2 1例支气管镜活检及 2 7例恶性胸水NSCLC患者中P16基因的表达。结果 :2 8例Ⅰ期手术标本中 8例P16基因发生改变 (2 8 6 % ) ,其中 5例纯合性缺失 ,3例点突变 ;2 1例支气管镜活检中 ,8例P16基因发生改变 (38 1% ) ,其中 3例纯合性缺失 ,5例点突变 ;2 7例恶性胸水标本中 ,17例P16基因发生改变 (6 3 0 % ) ,其中 16例纯合性缺失 ,1例点突变。恶性胸水患者的P16基因改变率与Ⅰ期手术标本、支气管镜活检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P <0 0 1、P<0 0 0 5 )。在 76例NSCLC中 ,Ⅰ期患者的P16基因改变率为 30 0 % (9/ 30 ) ,Ⅱ期患者为 5 0 % (2 / 4 ) ,Ⅲ期患者为 5 1 6 % (16 /31) ,Ⅳ期患者为 5 4 5 % (6 / 11)。Ⅰ期患者的P16基因改变率与Ⅱ、Ⅲ、Ⅳ期患者相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腺癌患者的P16基因改变率为 4 5 0 % (18/ 4 0 ) ,鳞癌患者为 4 2 3% (11/ 2 6 ) ,而腺鳞癌混合型为 4 0 0 % (4/ 10 ) ,经统计学分析 ,三者无显著性差异。而鳞癌患者的P16基因突变率为 2 3 1% (6 / 2 6 ) ,腺癌患者为 7 5 % (3/ 4 0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包国良冯久贤董强刚沙慧芳江晓丰黄进肃廖美琳
关键词:抑癌基因PCR-SSCPP16基因非小细胞肺癌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及外周血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扩增HCMV早期抗原区。结果:冠心病组64例外周血阳性43例(67.2%);健康对照组30例中阳性3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CMV可能是AS的一种致病因子,并可从外周血中检出。
冯久贤包国良江晓丰王恩来张雷倪幼芳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巨细胞病毒冠心病外周血
HSP70多肽刺激PBMCs体外扩增γδT细胞及其抗肿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4
1997年
运用分离提纯所获的肿瘤膜蛋白HSP70-多肽在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成功地建立了γδT细胞的扩增培养系统。扩增培养后γδT细胞从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3.5%±2.8%(健康人样本)、11.5%±10.8%(急性白血病样本)相应地升高至52.8%±7.9%和60.4%±5.9%,并以表达TCRVγ9-Vδ2亚型为主。运用51Cr细胞毒试验探讨了γδT细胞的杀伤效应,发现:HSP70-多肽激活的γδT细胞对一系列肿瘤细胞包括NK敏感的K562、LAK敏感的Daudi以及自体或异体新鲜肿瘤细胞等都具有高效的细胞毒活性,另外,在γδT细胞上清中可检出高水平的IFN-γ、IL-2、TNF、IL-8等细胞因子。以上结果提示:γδT细胞作为一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具有高效、特异的杀伤效应,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江晓丰张学光李新燕吴士良朱学东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被引量:14
1999年
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不仅为肿瘤组织的生长提供营养及气体交换,同时也是肿瘤细胞转移的最直接门户。研究发现,肿瘤血管生成受到肿瘤微环境中一系列生物因子的调节,并且由于肿瘤组织类型的差异,其参于血管生成调节的因子谱各不相同,其中血管内...
江晓丰董强刚冯久贤包国良沙慧芳王恩忠
关键词:血管生成血管生成因子非小细胞肺癌
体外扩增的小鼠骨髓CD34^+和c-kit^+细胞具有长期造血功能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应用小鼠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在体外大量扩增骨髓造血细胞。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1)内皮细胞分泌的造血细胞因子;(2)优化培养条件,提高骨髓细胞的扩增指数;(3)扩增细胞的长期造血重建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生物活性测定技术分析内皮细胞表达的造血细胞因子;小鼠骨髓细胞经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方法进行扩增,扩增的骨髓细胞移植给大剂量化疗后的异基因小鼠,然后检测外周血中供体细胞的比例。结果(1)内皮细胞能持续地、或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后表达干细胞因子(SCF)、血小板生成因子(TPO)和白介素┐6(IL┐6);(2)将C57小鼠骨髓细胞置于TNFα刺激后的内皮细胞层上4小时,粘附的骨髓细胞在0.25μg/ml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存在下培养1周,细胞数量增加了60倍,其中CD34+细胞和c┐kit+细胞比例分别为58.5%和63.9%;(3)将扩增的C57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给大剂量VIP方案化疗(顺铂,10mg/kg,腹腔注射,第一天;异环磷酰胺,500mg/kg,腹腔注射,第2天;依托帕甙,5mg/kg,腹腔注射,第1~2天)后的BALB/c小鼠,8周时外周血供体细胞比例达35%。?
董强刚冯久贤顾伟勇顾伟勇江晓丰包国良
关键词:骨髓造血细胞体外扩增
大剂量化疗和体外扩增的骨髓细胞移植对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性治疗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本文比较常规剂量和大剂量VIP方案化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同时分析应用体外扩增的骨髓细胞进行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骨髓细胞采用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方法进行体外培养扩增。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1×106Lewis肺癌细胞,接种后第3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大剂量VIP方案化疗。常规剂量VIP方案(VIPCD)为顺铂(4mg/kg,腹腔注射,第1天),异环磷酰胺(200mg/kg,腹腔注射,第2天)和依托帕甙(2mg/kg,腹腔注射,第1~2天)。大剂量VIP方案(VIPHD)是将上述药物的剂量分别提高2.5倍,用法同上。VIPHD化疗后24h经尾静脉移植3×106体外扩增的骨髓细胞。采用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和随访小鼠生存时间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早期肿瘤(接种后3天,平均肿瘤直径为0.5cm),VIPCD化疗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但对接种后2周的巨大肿瘤(平均肿瘤直径1.5cm),应用该方案间隔2周连续治疗3个疗程仍不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上述实验中VIPCD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与此相反,单次VIPHD化疗和骨髓移植显著控制了早期肿瘤生长,使治愈率达到9?
董强刚顾伟勇江晓丰江晓丰冯久贤
关键词:LEWIS骨髓移植体外扩增
用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扩增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重建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造血功能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索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磁性细胞分离技术纯化小鼠骨髓血管内皮细胞,将其与骨髓造血细胞一起培养。培养的骨髓细胞移植给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观察其造血重建功能。结果纯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鹅卵石样细胞形态,表达多种内皮细胞相关抗原如CD31,CD34,ICAM1,VCAM1和凝集素BS1结合位点。将内皮细胞与骨髓造血细胞共同培养后,骨髓细胞数明显增加,其中60%为原始的造血细胞,后者移植后能有效重建血功能。结论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能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并有效阻止其分化。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重建功能。
董强刚包国良顾伟勇江晓丰冯久贤王恩忠廖美琳
关键词:体外扩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