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明
- 作品数:103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介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与杂交技术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1998-01至2009-12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小婴儿127例,年龄2天~12个月,平均年龄(5.7±0.3)个月,其中新生儿18例。127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和肺动脉瓣病变情况分组。将75例传统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外科手术组(A1组,13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S)外科手术组(A2组,62例);将52例杂交技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杂交技术组(B1组,25例),重度PS杂交技术组(B2组,27例)。并对住院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27例患儿住院死亡12例(A1组4例,A2组8例,B1、B2组均为0)。存活出院的115例患者中,可随访到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1±26.4(1~102)个月。杂交技术有5例远期死亡,传统外科手术无远期死亡。结论:开胸经心室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可提高围术期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为远期双心室矫治创造条件。同期加行改良体肺分流,对新生儿和右心室发育较差的患儿是重要选择策略。
- 张瑛胡盛寿李守军刘迎龙闫军沈向东李永青花中东郑哲杨克明张浩
- 关键词:肺动脉瓣闭锁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完整外科手术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分析接受二次手术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的病种分布和临床预后。方法:2015-01至2017-12期间在阜外医院第二住院部接受二次手术的ACHD患者57例,占同期ACHD手术量(624例)的9.1%,现将该类患者的病种、年龄分布及并发症和预后等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 张燕搏杨克明蒙延海黄海波刘子娜史晨鞠帆
- 关键词:二次手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 左室训练术治疗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左室训练术治疗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24例左心室退化的cCTGA患者行左室训练术,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0.17~22.00(3.73±4.35)岁;体重5.10~61.00(15.71±10.95)kg。主要合并畸形:三尖瓣关闭不全(TR)23例(轻度11例、中度7例、重度5例),限制型室间隔缺损18例,房间隔缺损5例,卵圆孔未闭5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5例,主动脉弓缩窄1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确诊,形态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mLVEDD)8~32(21.56±6.60)mm,形态学左心室(mLV)后壁厚度2~7(4.29±1.52)mm,形态学左心室与形态学右心室(mRV)压力比(PmLV/mRV)0.12~0.65(0.41±0.12)。手术均采用胸骨上端小切口或胸骨正中切口,在全身麻醉下完成肺动脉环缩术。结果术毕测压PmLV/mRV 0.57~0.93(0.76±0.10);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双心室结构和功能良好,室间隔位置较术前略向mRV侧移位,mLVEDD较术前略增大,TR较术前减轻。术后随访1~35个月,无远期死亡。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mLVEDD 14~40(26.17±7.11)mm,mLV后壁厚度4~9(4.95±1.44)mm,PmLV/mRV 0.52~0.98(0.72±0.16),TR较术前明显减轻,其中14例患者完成二期心房大动脉双调转术。结论左室训练术应用于左心室退化的cCTGA患者安全有效,mLV压力负荷及后壁厚度增加,mLV腔扩大,且TR显著减轻。
- 崔彬李守军闫军沈向东王旭花中东杨克明
- 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先天性心脏病
- 冠状动脉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中期结果分析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中期结果,进一步探索心肌存活情况与远期心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2012年连续32例在我院诊断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均施行冠状动脉移植...
- 马凯李守军花中东杨克明闫军张浩逄坤静潘湘斌陈求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研究的早期结果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晚期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早期影响。方法:前瞻性设计入组需要外科治疗的晚期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经冠状动脉桥血管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患者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与对照组。应用磁共振成像评价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同时评价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试验揭盲后干细胞治疗组9例,对照组11例。手术早期结果无死亡。随访6个月,患者均存活,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磁共振成像检查,手术后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节段左心室壁增厚率干细胞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44)。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心肌内移植是安全的,治疗早期无不良反应。早期结果显示:节段左心室壁增厚率的变化干细胞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刘盛胡盛寿宋云虎王巍郑哲杨克明张浩段福建陆敏杰沈锐魏英杰张晓玲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细胞移植心力衰竭
- 免疫诱导治疗后心脏移植病人心内膜活检的合适频率探讨——附234例次心内膜活检结果分析
- 本研究通过连续7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234例次心内膜活检的结果分析,探讨了用舒莱作免疫诱导后国人心脏移植术后用心内膜活检监测细胞排异反应的合适频率。
- 胡盛寿黄洁宋云虎王巍丰雷冯广迅郑哲杨克明
-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内膜活检移植免疫学
- 文献传递
- PiCCO技术指导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 蒙延海张燕搏杨克明黄海波常硕史晨刘子娜杨秋蓝张荣媛刘玲峰
-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评价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外管道连接术(Sano分流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分期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17例PA/VSD小儿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Sano分流术,其中男10例、女7例,中位月龄9.7(2.5~73.8)个月,体重(8.3±3.4)kg。术前McGoon比为1.04±0.29,Nakata指数为(102.0±56.9)mm2/m2;5例合并左肺动脉开口重度狭窄,11例存在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伴存主要体肺侧枝,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2.6%±11.6%。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姑息性Sano分流术。术中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1例,同期左肺动脉成形7例。10例肺动脉下拉后覆盖自体心包片,1例利用自体心包制作管道,6例使用Gore-Tex管道构建右心室到肺动脉连接。术中均经右心室切口施行流出道疏通。体外循环时间为(75.0±30.0)min,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为89.8%±5.3%,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生存,随访(12.1±6.7)个月,随访期间8例接受二次心血管影像学检查,McGoon比值和Nakata指数分别为2.05±0.37和(304.8±51.3)mm2/m2,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4例已接受了二期根治术。结论 Sano分流术是分期矫治PA/VSD较为安全且可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的术式。
- 张浩王德花中东杨克明王旭晏馥霞刘晋萍李守军
-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右心室肺动脉发育
- 连续51例心脏移植无手术死亡被引量:3
- 2006年
- 胡盛寿宋云虎郑哲黄洁王巍杨克明李立环刘平石丽龙村刘明政
-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死亡
- 危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临床评价体系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及推广
- 胡盛寿郑哲王巍许建屏宋云虎孙寒松李立环龙村魏英杰张浩黄洁凤玮杨克明张士举樊红光
- 危重症冠心病是心肌严重缺血或坏死后导致的心功能低下和心力衰竭,外科是此类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病人围术期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占用医疗资源大,成为国内外心外科领域公认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国内对此类病人没有客观的评价体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危重症外科治疗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