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20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化学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钛合金
  • 6篇合金
  • 4篇纳米
  • 3篇有机硅
  • 3篇树脂
  • 3篇力学性能
  • 3篇耐高温
  • 3篇改性
  • 3篇催化
  • 3篇力学性
  • 2篇电催化
  • 2篇新型钛合金
  • 2篇有机硅树脂
  • 2篇烧蚀
  • 2篇涂层
  • 2篇涂料
  • 2篇显微组织
  • 2篇裂纹扩展速率
  • 2篇罗丹明
  • 2篇罗丹明B

机构

  • 11篇中航工业北京...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成都精密光学...

作者

  • 20篇李静
  • 7篇张玉忠
  • 7篇朱知寿
  • 7篇王新南
  • 7篇祝力伟
  • 6篇费跃
  • 6篇商国强
  • 4篇关振威
  • 4篇王彦
  • 3篇汪青
  • 3篇赵凤伟
  • 3篇尚静
  • 3篇王智勇
  • 3篇李明兵
  • 2篇丁鹤雁
  • 2篇肇研
  • 1篇望咏林
  • 1篇陈松林
  • 1篇侯仰龙
  • 1篇温培刚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
  • 3篇航空材料学报
  • 3篇上海涂料
  • 2篇涂料工业
  • 2篇钛工业进展
  • 1篇分子催化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Chines...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科学研究...
  • 1篇2010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态光电催化器件ITO/TiO_2/ITO的构型和机制
2010年
采用浸渍-提拉法将TiO2薄膜负载在具有一定电极构型的氧化铟锡(ITO)基底上,制备了全固态TiO2平面型器件(ITO/TiO2/ITO).采用扫描电镜对器件的表面形貌和膜厚进行了表征.以紫外光下器件光电协同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器件的构型和空穴捕获剂(乙醇)对其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mg/L的RhB在1.5V偏压和NaCl(1.5mol/L)为电解质的条件下,光照60min脱色率达到83%;阳极面积较大的器件光电催化性能较好,刻蚀宽度为2mm时光电催化活性最高;空穴与TiO2表面吸附的H2O氧化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对液相光电催化降解RhB起着重要作用.
赵凤伟李静尚静汪青
关键词:二氧化钛薄膜光电催化构型
准β热处理工艺对TC4-DT钛合金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研究了准β热处理工艺窗口参数(保温时间和加热温度)对损伤容限型TC4-DT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从显微组织、裂纹扩展路径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从5 min延长至15 min,原始β晶粒尺寸从130μm增大到230μm,转变点处ΔKt由17.5 MPa·m^(1/2)增大至19.4 MPa·m^(1/2),当10 MPa·m^(1/2)≤ΔK≤20 MPa·m^(1/2)的低应力范围,裂纹扩展速率降低;随着加热温度从988℃升高至998℃,原始β晶粒尺寸从130μm增大至240μm,转变点处ΔKt由17.5 MPa·m^(1/2)增大至18.0 MPa·m^(1/2),转折点前的裂纹扩展区的裂纹扩展速率降低;当温度继续升高至1008℃时,原始β晶粒尺寸增大至400μm,转折点处ΔKt增大至20.5 MPa·m^(1/2),裂纹扩展速率在转折点附近降低,但在ΔK≥20.5 MPa·m^(1/2)的较大应力区域时,裂纹扩展速率无明显变化;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裂纹扩展路径曲折度增加,二次裂纹数量增多、深度增加,断口表面粗糙度降低。
李静朱知寿王新南费跃商国强祝力伟
关键词:TC4-DT钛合金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裂纹扩展速率
迷彩伪装涂料的计算机辅助配色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Kubellk-Munk理论和颜料的光学叠加特性为基础,建立了计算机辅助可见近红外(380~1200nm)全光谱双参数配色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迷彩伪装涂料的配方设计。应用XYZ色度系统和CIE1976L*a*b*均色空间两种色彩空间理论实现了光谱反射率向色差和亮度的转化。
李静吴飞丁鹤雁江振经
关键词:伪装涂料光谱反射率
TC4-DT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细晶化加工过程组织演变研究
2014年
针对我国大量采用的TC4-DT新型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研究了大型铸锭与锻坯均匀细化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在950℃-975℃的β单相区时,随变形量增加和变形温度的逐渐降低,动态再结晶会与晶界α相破碎和晶内细化共同作用,使坯料的组织发生有效的细化和均匀化。该组织演变规律在大型铸锭的开坯锻造和随后的变形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坯料经组织细化后增加了超声波探伤对缺陷的敏感性,提高了准β热处理后片层组织的静力拉伸塑性。低的超声波杂波水平是TC4-DT钛合金损伤容限钛合金大型构件安全可靠使用的基本保障。
朱知寿王新南商国强李军费跃李静祝力伟俞汉清
关键词:损伤容限再结晶超声波探伤细晶组织
新型高性能钛合金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4
2016年
随着钛合金在我国航空、航天、兵器、海洋和化工等领域用量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钛合金高综合力学性能、低成本和加工工艺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通过基于组织参数设计的合金化、细晶强化、相变强化和强韧化工艺控制等综合强韧化技术,研制出具有高强韧、抗疲劳、耐损伤、抗冲击等综合性能良好匹配的新型高性能钛合金,是扩大钛合金在高端领域的用量与应用水平,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满足下一代应用需求的重要保障。
朱知寿王新南商国强费跃祝力伟李明兵李静王哲
关键词:新型钛合金强韧化
有机硅高温涂料耐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以有机硅296和聚碳硅烷为基料,低熔点玻璃粉、BN、SiC、ZrO2和Al2O3为填料,制备了耐高温涂料。通过正交试验,考核了填料体系设计对涂层耐热性的影响规律,制备了耐温达700℃的有机硅高温涂层。结果表明,影响涂料耐热性和附着力的主要因素为低熔点玻璃粉和BN,其次为ZrO2和Al2O3。低熔点玻璃粉在高温下的"二次成膜"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耐热性、改善粉化现象,但过多的用量会造成涂层开裂和脱落。BN作为导热填料,与其他填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涂料中,可以提高涂层的耐热温度到700℃。ZrO2和Al2O3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减少了涂层和基体的热失配,利于提高其耐热性。
李烨李静张家莹张玉忠张桐肇研
关键词:耐高温涂料BN正交试验
TC4-DT钛合金疲劳长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描述方程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经准β热处理获得的片层组织TC4-DT钛合金的疲劳长裂纹扩展速率实验结果,通过数值分析和线性回归拟合,推导了Paris方程、Forman方程和Elber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对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和误差进行了分析,对比了3种数学方程对片层组织TC4-DT钛合金疲劳长裂纹扩展速率的拟合精度。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模型进行优化和修正,提出了F-E分段方程。该方程以片层组织TC4-DT钛合金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上转折点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幅ΔKt为分界点,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和线性回归拟合,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李静祝力伟朱知寿王新南
关键词:TC4-DT钛合金片层组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数学方程
柔性基底AZO薄膜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身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用不同掺杂比的锌铝合金靶材,在PI有机柔性基底表面制备了附着力良好、电阻率低的透明AZO薄膜,利用AFM,XRD、分光光度计、四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技术对AZO薄膜的形貌、结构、光电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并对性能良好的AZO薄膜在(3~5μm)和(8~14μm)两个大气窗口的红外发射率身性能进行了研究。
李静王智勇何山望咏林武建华陈洁温培刚
关键词:AZO薄膜反应磁控溅射红外发射率
纳米粒子对有机涂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综述了纳米粒子在有机涂层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发现纳米材料能提高有机涂层的力学性能、防腐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磨性能,并从机理上说明了其对性能影响的原因。阐述了纳米涂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发展方向。
王志德李静关振威张玉忠王彦王智勇
关键词:纳米材料力学性能防腐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磨性能
新型钛合金连续加热过程中的相变研究
2014年
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研究了以5℃/min的加热速率连续加热某Ti-Al-Mo-Cr-Zr-Si系新型钛合金过程中的相变过程、组织演变规律以及α相→β相的转变速率。结果表明:该合金连续加热过程中,在280~505℃温度范围内,板条状α相逐渐长大,且含量逐渐增多,发生β→α相变;在505~610℃温度范围内,板条状α相变细、变短,发生由短程扩散控制的α→β相变,此阶段温度对α相→β相的转变速率影响不大;在610~930℃温度范围内,板条状α相含量明显减少,直至消失,发生由长程扩散控制的α→β相变,此阶段α相→β相的转变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加快,当温度达到900℃时,α相→β相的转变速率逐渐减缓。
费跃王新南朱知寿商国强李静祝力伟
关键词:新型钛合金相变显微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