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文 作品数:23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脏直视手术中糖皮质激素对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IL - 8、TNF -a、IL - 10的变化 ,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对其影响。方法 :在 6 0例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中 ,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围体外循环期各组中血浆IL - 8、TNF -α、IL - 10浓度。结果 :对照组中IL - 8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 (P <0 .0 1) ;两治疗组中IL - 8较手术前升高 ,但不明显 (P >0 .0 5 )。治疗组中IL - 10在体外循环后其血浆浓度均增加 (P <0 .0 1) ,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中IL - 10浓度较手术前升高(P <0 .0 5 ) ,但其升高幅度不如两治疗组明显。三组中TNF -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可以显著增加体外循环后IL - 10的血浆内含量 ,减少IL - 8的生成 ;但对TNF -a无影响。 石践 陆学东 邵展社 李学文 高宏 马良龙 王宗超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 IL-8 TNF-A IL-10 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 2001年 目的 :观察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探讨体外循环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IL - 8、TNF -α、IL - 10在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的血浆浓度。结果 :IL - 8、IL - 10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 (P <0 .0 5 ) ,TNF -α无明显变化。结论 :IL - 8、IL - 10作为重要心炎性介质 。 石践 邵展社 李学文 高宏 马良龙关键词:体外循环 IL-8 TNF-Α IL-10 心内直视手术 新法体腔穿刺90例应用报告 2005年 目的介绍一种体腔穿刺的新方法。方法用市售的深静脉留置针作为穿刺针,一次性胃肠减压器作为负压源,对90例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及气胸患者行穿刺治疗,操作时使本穿刺装置始终处于负压状态,有利于液(气)排出;胃肠减压器亦可作为标本储瓶用。另外在穿刺针与连接管之间加装三遍接头,即可方便的行腔内注射及标本留置。结果所有穿刺过程完成顺利,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此穿刺装置使用安全、简便,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宽 李学文关键词:心包腔 胸膜腔 腹膜腔 穿刺术 巨大心脏二尖瓣成形术24例报告 1998年 为24例心胸比0.70以上巨大心脏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占同期风心病二尖瓣成形术的12.4%,除1例死亡外,余23例均存活,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邵展社 邓玉普 李学文 高宏 石践 张新来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二尖瓣成形术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100例报告 被引量:7 1994年 作者对10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患者成功施行了瓣膜综合成形术,占同期风心病二尖瓣手术的96%(100/104)。单纯狭窄(31/100)、关闭不全(9/100)以及狭窄合并关闭不全(60/100),术前94例心功能为III~IV级。全组早期死亡6例,随访半年~3.5年,晚期死亡6例,余存活病例93.2%(82例)心功能恢复至I~II级。作者对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作了重点介绍和讨论。并提出直视下判断二尖瓣功能修复满意的八条标准。 张新来 邓玉普 李学文 邵展社 高宏 王宏涛 胡泉 陈文生 石践 陈源关键词:成形术 二尖瓣 风湿性心脏病 右室双出口45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右室双出口矫治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5例右室双出口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33例,肺动脉瓣下8例,两大动脉下2例,远离两大动脉2例。其中行根治术4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1例,肺动脉环缩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4例病人死亡,余41例均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心室流出道通畅,无残余分流。结论:右室双出口解剖类型复杂多样,根据不同的解剖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的围术期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必要措施。 石践 邵展社 邵继凤 李学文 康云帆 郭建军 王宗超 宋保国关键词:右室双出口 外科学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畸形 骨骼化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骨骼化乳内动脉桥应用的早期结果和经验。方法对52例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骨骼化方法游离乳内动脉,左乳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16例右乳内动脉与其它分支吻合,其余用大隐静脉吻合。结果全组共使用单乳内动脉36例,双乳内动脉16例,平均吻合口数4.05±1.75个/例,无胸腔积液和胸骨感染;院内1例死于脑卒中,死亡率1.92%(1/52);发生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5.77%(3/52),其中脑部并发症2例,胸腔积液1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在CABG中应用骨骼化乳内动脉安全、可靠,早期疗效满意。 石践 蔡振杰 邵展社 康云帆 李学文 王宗超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心脏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19例,患者术前均合并心房颤动,在外科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复查心电图,按照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组。比较2组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心脏超声指标。结果术后7~19 d出院时恢复窦性心律96例(80.7%),心房颤动21例(17.6%),心房扑动(术后9 d)2例(1.7%)。随访6个月时死亡1例,维持窦性心律者93例(78.2%)。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窦性心律组左心房内径均明显小于术前[(44.6±5.2)mm比(49.7±6.8)mm、(42.1±5.3)mm比(48.7±4.1)mm](均P<0.05),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组左心房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手术安全、效果满意。出院及随访6个月时转复窦性心律者左心房内径缩小。 魏涛 李学文 王宗超 黄晓燕 石践 宋宝国 张国安 王沙 刘强 王志坤 王侃 冯大伟 马美娟 张曦关键词:心脏手术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左心房内径 抗凝 4℃冷藏保存血小板在外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可行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冷藏保存血小板(cold stored platelets,CSP)在外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对伴有外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评估CSP与室温保存血小板(room temperature platelets,RTP)的止血功能。主要结局是评价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thromboelastography,maximum amplitude,TEG-MA)。次要结局包括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医疗花费。结果共有62例患者完成了最后的临床观察,CSP组和RTP组各31例。血小板输注以后1~12 h,13~24 h,25~48 h,49~72 h的引流量分别为:8.5 mL/h vs 20.83 mL/h,0.52 mL/h vs 5.0 mL/h,3.5 mL/h vs 5.0 mL/h,0.63 mL/h vs 4.1 mL/h。血小板计数:58×10^(9)/L vs 79×10^(9)/L,54×10^(9)/L vs 77×10^(9)/L,63×10^(9)/L vs 75×10^(9)/L,66×10^(9)/L vs 79×10^(9)/L。TEG-MA:50.1 mm vs 52.0 mm,50.1 mm vs 54.8 mm,53.0 mm vs 56.6,56.0 mm vs 53.2 mm。根据广义估计方程,两组在不同时间的P_(drainage)=0.933,P_(PLT计数)=0.473,P_(TEG-MA)=0.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出院结局在CSP组与RT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与RTP在外科大出血治疗中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为临床应用CSP提供了可信的证据支持。 孙杨 牛佳萌 邢莉莉 马婷 杜工亮 李学文 王亚琴 王李秦 陈萍 王文华 杨颖群 宋奥微 谢昕昕 宋耀军 王妙妮 常婧妍 田芬芳 杨江存关键词:血小板 出血 心脏器质性病变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2003年 目的讨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IE)时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 7例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IE的患者进行手术矫正原发畸形 ,清除感染病灶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1例术后感染复发死亡 ,其余 6例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并IE患者经过彻底的清除病灶 ,矫正原发畸形 ,正规的抗感染治疗 。 石践 邵展社 李学文 高宏 马良龙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