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兰燕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抗
  • 1篇第二磨牙
  • 1篇牙合
  • 1篇牙颌
  • 1篇氧化钙
  • 1篇游离端
  • 1篇游离端缺失
  • 1篇氢氧化钙
  • 1篇球帽附着体
  • 1篇种植体
  • 1篇注射型
  • 1篇自固化磷酸钙
  • 1篇脱落率
  • 1篇微型种植体
  • 1篇无牙
  • 1篇无牙颌
  • 1篇下颌
  • 1篇纤维桩
  • 1篇磷酸钙
  • 1篇磨牙

机构

  • 6篇梧州市红十字...

作者

  • 6篇张在德
  • 6篇孙洁
  • 6篇李兰燕
  • 1篇蔡永林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华夏医学

年份

  • 6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纤维桩技术在后牙区残冠的修复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纤维桩在后牙区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14例后牙残冠病例随机分为纤维桩组(实验组)和金属桩核修复组(对照组),随访观察1~2年。结果 实验组根折5例,脱落3例;对照组根折7例,脱落5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纤维桩在后牙区核桩冠修复中固位与金属桩无显著差异,在后牙区残冠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在德孙洁邓立兰廖颖晖李兰燕
关键词:纤维桩
自固化磷酸钙充填根管诱导开放型根尖口闭合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临床使用填充根管疗法治疗开放型根尖口闭合的操作及疗效,证实使用注射型瑞邦齿泰-自固化磷酸钙为填充剂的治疗方法确切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口腔科治疗的开放型根尖口闭合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一组使用注射型瑞邦齿泰-自固化磷酸钙填充根管进行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一组使用氢氧化钙为填充剂进行治疗,患者15例,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随访1年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上述分组对患牙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验证疗效发现,观察组45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结论注射型瑞邦齿泰-自固化磷酸钙充填根管诱导治疗开放型根尖口闭合具有确切的疗效。
张在德孙洁邓立兰廖颖晖李兰燕
关键词:根管充填氢氧化钙
不锈钢支抗钉与钛支抗钉的临床对比
2011年
目的比较不锈钢支抗钉与钛支抗钉在错颌畸形矫正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寻求治疗的最佳材料。方法研究以我院口腔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矫正的成人患者60例为例,同一患者于单颌左右两侧对称部位分别植入不锈钢支抗钉与钛支抗钉,共120颗支抗钉,不锈钢支抗钉种植后即刻加力,钛支抗钉种植2周后加力,常规矫治,记录矫治过程中支抗钉的脱落数、折断率及类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锈钢支抗钉脱落2颗,折断0颗,钛支抗钉脱落1颗,折断2颗,经统计学分析P=0.063>0.05,脱落率折断率无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钛支抗钉和不锈钢支抗钉在矫正错颌畸形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各具特点,是目前理想的选择。
孙洁张在德廖颖晖邓立兰李兰燕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脱落率
变异腭杆与下颌支抗钉结合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应用
2011年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操作方法及疗效,证实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在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确切疗效。方法以我院口腔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纠正的6例单侧或双侧第二磨牙正锁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上颌使用变异腭杆,下颌种植支抗钉结合纠正第二磨牙正锁颌。结果 6例患者均在1.5~2个月内完成矫治,上下磨牙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结论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在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畸形中显著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孙洁张在德廖颖晖邓立兰李兰燕
关键词:第二磨牙
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证实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确切疗效。方法以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种植牙技术治疗游离端缺失的牙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在使用种植牙技术治疗前使用活动义齿修复,使用日本东京富士胶片公司生产的牙齿咬力的压敏片进行牙齿咬效率的检测,并通过目测或计算机对压敏片的颜色进行分析,得出咬效率;在使用种植牙技术治疗后采取同样方法计算咬效率,并对治疗前后的咬效率及正常牙齿的咬效率进行比较。对临床使用义齿修复资料进行整理,将其结果与研究数据进行成功率、稳固性、患者满意率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牙技术治疗的咬效率为93.2%,接近正常延迟的平均咬效率95.6%,较活动义齿的咬率83.3%有明显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的36颗患牙,成功34颗,成功率为94.9%,较活动义齿有明显优势。结论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具有确切的疗效。
张在德孙洁廖颖晖邓立兰李兰燕
关键词:游离端缺失
种植球帽附着体半固定修复治疗半口无牙颌6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种植球帽附着体半固定修复技术在无牙颌患者修复中的操作及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种植球帽附着体半固定修复技术对6例半口无牙颌患者进行修复,所有患者在种植修复前均已使用传统修复方式常规活动义齿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患者的活动义齿、种植球帽附着体半固定修复义齿当天及修复后6个月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比活动义齿有显著的提高(P<0.05)。种植牙修复当天和修复后6个月的咀嚼效率及最大咬合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种植球帽附着体半固定修复技术在半口无牙颌患者修复中具有显著的疗效,适于临床推广。
张在德蔡永林孙洁邓立兰廖颖晖李兰燕
关键词:球帽附着体无牙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