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3 h,计算2周平均水负荷增加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达到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645,P<0.001)。结论血透患者水负荷增加量可以影响左心室肥厚严重程度,透析间期水负荷增加量越多,左心室肥厚程度越严重。
- 韩久怀施杰张璟刘伟苏安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水负荷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肥厚
- 早期慢性肾脏病左心室肥厚与血胱抑素C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肾脏病血胱抑素C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诊断符合K-DOQI定义的CKD 1~3期标准住院患者50例,同时检测血肌酐、血胱抑素C等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本组患者LVH的发生率为54.0%,其中DOQI-1为21.4%,DOQI-2为62.5%,DOQI-3为70.0%。随着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LVH发生率逐渐上升。血肌酐、收缩压、平均动脉压、CRP、血糖、总胆固醇,血胱抑素C与LVH正相关,eGFR、Hb、LVEF与LVH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水平与LVMI呈独立的显著正相关(β=0.525,P=0.010)。结论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胱抑素C浓度与LVH呈显著正相关;血胱抑素C可以作为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LVH的血清学预测指标。
- 刘伟施杰端靓靓王旭黄小抗张璟韩久怀曾红兵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肥厚
- IgA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从而明确NLR能否作为评估IgAN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161例原发性IgAN患者;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之间临床指标及病理特征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L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采用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相关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NLR预测IgAN患者中重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高NLR组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低NLR组,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低NLR组(P<0.05);高NLR组肾小球硬化率、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率、T1+T2比例均高于低NLR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AN患者NLR水平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率呈正相关(r=0.440,P<0.001);经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NL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呈独立显著正相关(β=0.155,t=2.539,P=0.01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预测患者发生中重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为1.946,曲线下面积为0.71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0%和57.00%。结论NLR与IgA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IgAN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 吴萌吴国仲王贵红端靓靓端靓靓施杰王旭刘伟
- 关键词:IGA肾病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 阿托伐他汀对合并有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病人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合并有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病人动静脉内瘘(AVF)的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肾内科住院并成功行自体AVF手术的合并有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病人的病例资料(n=135例),根据是否口服阿托伐他汀,分为他汀组(n=63例)和对照组(n=72例)。比较两组病人血脂变化、内瘘功能,探究内瘘失功原因,应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两组内瘘失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与内瘘失功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及预后。结果他汀组术后6个月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术后6个月时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时内瘘失功率[(33.3%,21/63)]低于对照组[(54.2%,3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功原因相比较,他汀组内瘘狭窄的比例[(28.6%,6/21)]低于对照组[(56.4%,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他汀组内瘘失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HR=2.11,95%CI:(1.14,3.90),P=0.017]为影响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头静脉内径[HR=0.18,95%CI:(0.06,0.48),P=0.001]、应用阿托伐他汀[HR=0.50,95%CI:(0.29,0.86),P=0.011]为影响AVF失功的保护因素(P<0.05)。他汀组病人脑梗死发生率[3.2%(2/63)]低于对照组[13.9%(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合并有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病人AVF失功风险。
- 王旭汪楠吴国仲刘伟施杰黄小抗蔡军军韩久怀
- 关键词:尿毒症阿托伐他汀肾透析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
- 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肾衰竭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RM-ARF患者23例,检测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23例均予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3d后改行间隔性血液透析(IHD),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CVVH治疗前及治疗48h后血常规、CPK、血肌红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改变。对于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观察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变化。结果 22例肾功能均完全恢复,3例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经CVVH治疗48h后,肢体肿胀迅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2例并发MODS,其中1人死亡。血BUN、SCr、K、WBC、CK和肌红蛋白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CK及肌红蛋白下降最为明显,肌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ARF是RM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予积极预防是防治ARF的关键。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及炎性介质,改善了ARF的预后。
- 韩久怀刘伟端靓靓施杰张璟苏安生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肾衰竭急性血液滤过
- 头孢曲松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疗效研究
-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对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疗效。方法:入选终末期肾脏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23例,均诊断为CRB,常规行导管血培养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后,予头孢曲松+肝素钠+生理盐水(配成头孢曲松浓度50mg/ml、...
- 张璟施杰韩久怀刘伟苏安生
- 关键词:头孢曲松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血液透析
- 206例经皮穿刺肾活检出血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活检术加用止血药能否有效降低出血并发症。方法收集安庆市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行肾穿刺活检的病例206例,其中应用止血药物者101例(病例组),未应用止血药物者105例(对照组),进行性别、年龄匹配。分析2组患者肉眼血尿及严重出血并发症(肉眼血尿基础上需要输血、出现明确的动静脉瘘或需要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有4例出现肉眼血尿(Ig A肾病1例、特发膜性肾病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脏淀粉样变1例),其中行红细胞输注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1例;对照组有6例出现肉眼血尿(Ig A肾病2例、特发膜性肾病1例、肾小球微小病变1例、狼疮肾炎1例、肾脏淀粉样变1例),其中行红细胞输注2例,出现动静脉瘘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1例。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肉眼血尿发生率(3.96%vs 5.71%,P=0.748)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98%vs 4.76%,P=0.446)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穿刺活检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并不能减少肉眼血尿以及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施杰张璟刘伟
- 关键词:肾活检止血药并发症血尿
- 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3 h,计算2周平均水负荷增加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达到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质量指...
- 韩久怀施杰张璟刘伟苏安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水负荷左心室
- 不同左心室肥厚计算公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用性探讨
- 韩久怀施杰张璟刘伟石成刚苏安生
- 不同瘘口直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瘘口直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AVF)成熟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57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瘘口直径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54,瘘口直径为6.0~6.9 mm)、B组(n=46,瘘口直径为7.0~7.9 mm)、C组(n=57,瘘口直径为8.0~8.9 mm)。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管内径,术后至少随访2个月。分析瘘口直径与RCAVF成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CAVF成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RCAVF成熟的影响因素。结果A、B、C组患者内瘘成熟率分别为64.81%、82.61%和61.40%,内瘘成熟108例,未成熟49例。A、C组患者与B组患者内瘘成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3组患者头静脉直径、桡动脉流量均较术前增加(P<0.05),A、B组患者桡动脉直径较术前增加(P<0.05);B组患者桡动脉和头静脉直径、桡动脉和头静脉流量均较A、C组增加(P<0.05)。成熟组患者瘘口直径大于未成熟组患者,头静脉扩张性高于未成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瘘口直径和头静脉扩张性均是内瘘成熟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显示,瘘口直径为7.585 mm时和头静脉扩张性为0.505 mm时预测RCAVF成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8(95%CI:0.607~0.829)、0.718(95%CI:0.607~0.829),灵敏度分别为93.50%、84.30%,特异度分别为63.30%、89.80%。结论瘘口直径、头静脉扩张性均是RCAVF术后内瘘成熟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RCAVF成熟的独立预测因子,当瘘口直径为7.585 mm、头静脉扩张性为0.505 mm时,对内瘘成熟具有较高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 蔡军军王旭黄小抗施杰吴国仲邱海军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