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腔双胎妊娠1例
- 2011年
- 患者,女,20岁,以"停经85d,阴道少量流血半月余"于2009年8月18日入院。2009年7月15日查尿妊娠试验阳性,2009年7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色暗,不伴腹痛及肛门坠胀感,未予特殊处理。8月17日外院就诊查血β-HCG〉15000mIU/mL,B超未见宫内孕囊,给予米非司酮150mg顿服。
- 方敏王燕张水娟郎雁金晶
- 关键词:腹腔镜双胎
- 外阴Paget病1例并文献复习
- 本文介绍了一例外阴Paget病患从入院治疗到术后出院治疗方案。外阴Paget病临床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建议做冰冻切片,观察切缘有无残存的癌细胞以防术后复发。
- 方敏王燕胡俊波龚丽艳董虹
- 关键词:外阴PAGET病病理诊断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HOXA11基因在人良、恶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HOXA11蛋白在人子宫内膜良、恶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20例)、单纯型及复杂型增生(39例)、不典型增生(33例)和子宫内膜腺癌(41例)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OXA11在人子宫的内膜腺上皮和间质、肌层及血管壁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的表达随着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癌组织则显著性下降(P<0.01),在肌层及血管壁中表达各组间无差异。结论:在子宫内膜由良性到恶性增生的演变过程中,HOXA11表达呈下降趋势,可作为子宫内膜恶性变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王燕钟刚胡俊波杨帆杜欣吴莺方敏李红英
- 关键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免疫组化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终止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64
- 2007年
- 段洁熊俊方敏杨文忠杨小红
- 关键词:子宫瘢痕子宫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子宫下段瘢痕超选择性插管
- 外周血HMGB1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Th17/Treg平衡的关系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治疗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8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80名为对照组。入院后采集两组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h17、Treg细胞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的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并探讨HMGB1与各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MGB1、RAGE、Th17、Th17/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其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IL-6、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Th17、Th17/Treg、RAGE、IL-6、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56、0.489、0.528、0.397、0.438,均P <0.05),与Treg、IL-10、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552、-0.523、-0.439,均P <0.0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外周血中HMGB1水平与Th17/Treg平衡间有一定的相关性,HMGB1、Th17、Treg的异常表达及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了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 陶晓玲熊俊阳艳方敏李芸芸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复发性流产TH17/TREG细胞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组织CA125、TNF-a和VEGF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临床上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如子功能内膜腺体或者间质组织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出现,并由此引发的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为临床特点的一种疾病,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约占全部妇科手术的30%,而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2],目前其发病的确切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 方敏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VEGF水平TNF-A间质组织盆腔粘连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习惯性流产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方敏董毅张水娟王燕郎雁
- 关键词:烯丙雌醇利托君习惯性流产
- 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预处理后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分析经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预处理后,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直径大于5 cm肌瘤的腹腔镜肌瘤切除术,其中28例术前给予曲普瑞林醋酸盐(diphereline,达菲林)(研究组),36例未用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①研究组中每例患者肌瘤1-2个,共切除肌瘤32个,未用药前超声测量肌瘤平均直径为6.5 cm;切除术后平均直径为3.2 cm。对照组中每例患者肌瘤1-3个,共切除肌瘤41个, 术前超声测量肌瘤平均直径为5.9 cm;切除术后测量平均直径为5.7 cm。术前两组肌瘤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切除术后两组肌瘤直径比较,研究组肌瘤直径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5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研究组中有9例进行了缝合,手术时间为(45±18)min,出血量为 (60±25)ml;对照组中有12例进行了缝合,手术时间为(92±32)min,出血量为(110±105)ml,两者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③研究组、对照组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 d及4.8 d,术后2个月后随访,两组术前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研究组1例术后1+ 年肌瘤复发,再次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结论对于较大体积的子宫肌瘤术前应用GnRH-a 3个月,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段洁熊俊郎雁王燕方敏武沙丽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 2013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种类之一,虽然对中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表明,有免疫因子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作,如肿瘤坏死因子-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而肿瘤坏死因子-α发挥其相关作用是通过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本文观察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其水平改变情况。现报告如下。
- 方敏董毅张幼鸿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疾病种类
- Logistics回归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后再入院治疗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最佳获益人群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后再入院治疗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最佳获益人群。方法收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再次入院治疗分为未再次入院组(389例)和再次入院组(41例)。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后联合B超引导下刮宫术治疗的患者为A方法组,共240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动脉灌注化疗联合B超引导下刮宫术为B方法组,共190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对年龄、孕周、孕次、囊胚大小、瘢痕厚度、瘢痕妊娠至剖宫产时间、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 CG)、术后h CG下降速率、治疗方法、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筛选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最佳获益人群。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未再次入院组和再次入院组间孕周、孕次、胎囊大小、瘢痕厚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5项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7周、囊胚大小≥2.5 cm、瘢痕厚度≤3 mm是影响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后再入院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确定孕周临界值为7.12周,囊胚大小临界值为2.52 cm,瘢痕厚度临界值为2.98 mm。B方法组患者中孕周≥7.12周,囊胚≥2.52 cm,瘢痕厚度≥2.98 mm患者比例均高于A方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胎囊大小、瘢痕厚度是影响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后再入院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孕周≥7.12周,胎囊大小≥2.52 cm,瘢痕厚度≤2.98 mm时发生率最高。对这部分患者建议采�
- 陶晓玲熊俊董毅方敏
- 关键词:瘢痕妊娠孕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