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田

作品数:43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宽恕
  • 7篇冒犯
  • 6篇心理
  • 5篇大学生
  • 5篇中介
  • 4篇问卷
  • 4篇儿童
  • 3篇得寸进尺
  • 3篇心理健康
  • 3篇中介作用
  • 3篇适可而止
  • 3篇网络
  • 3篇恋爱
  • 2篇大学生恋爱
  • 2篇等值
  • 2篇等值模型
  • 2篇新闻
  • 2篇心理学
  • 2篇心理治疗
  • 2篇心理状态

机构

  • 29篇南京理工大学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江苏第二师范...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经贸职业...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杉达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43篇张田
  • 10篇傅宏
  • 8篇傅安球
  • 4篇孙卉
  • 2篇丁雪辰
  • 2篇薛艳
  • 2篇卢家楣
  • 2篇刘明矾
  • 2篇崔丽娟
  • 2篇王宏海
  • 2篇翁晶
  • 1篇邓欣媚
  • 1篇桑标
  • 1篇高文斌
  • 1篇王育梅
  • 1篇刘米娜
  • 1篇肖蓉
  • 1篇程琛
  • 1篇刘礼艳
  • 1篇史滋福

传媒

  • 8篇大众医学
  • 6篇心理与行为研...
  • 5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心理研究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研究生教育研...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做谣言“粉碎机”
2022年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发布官方通报时,常常会在最后加上一句——“希望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在信息飞速传播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发声,各类谣言也屡禁不止。除少部分谣言可使造谣者从中获利外,大部分谣言似乎并不能为造谣者带来好处,有人却依然乐此不疲,这是出于何种心态?在生活中,应如何辨别谣言,不被谣言所扰呢?
张田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粉碎机谣言乐此不疲屡禁不止
家庭行为疗法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家庭行为疗法(Behavioral Family Therapy,BFT)对有攻击行为问题的中国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BFT对10名5-6岁有攻击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经过两个阶段五个部分为期三个月的干预,干预组儿童的CBCL攻击因子的得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儿童的得分没有显著变化;六个月以后的追踪调查显示,干预组儿童的攻击因子得分与后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儿童的得分依然高于临界值。结论:BFT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国儿童的攻击行为,并且其干预效果有较好的稳定性。
张田傅宏
关键词:儿童干预
宽恕治疗中的几个误区及其应用展望被引量:9
2011年
宽恕被界定为被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的转变过程,它有助于被冒犯者消除愤怒情绪,提升积极的情感体验。宽恕治疗是针对被冒犯者,并试图帮助他们放弃报复和回避等消极应对方式,以积极的方式来处理因冒犯而造成的伤害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对宽恕治疗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宽恕冒犯者就是和冒犯者和解;(2)宽恕治疗会导致道德化和宗教化的倾向;(3)宽恕只是治疗的工具,不是治疗的目标。在对这些误区加以澄清的基础上,提出宽恕治疗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应用与展望。
张田孙卉傅安球
关键词:宽恕
当代心理学中人文主义的缺失——以心理学领域对冯特思想的不完全继承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尽管对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划分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自冯特建立科学心理学开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就已经产生: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坚持实验研究的方法,很明显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取向;但人们常常忽略,冯特在其生命的最后20年中完成了巨著《民族心理学》,从社会、宗教等方面来研究人类心理,这很显然是一种人文研究的取向。当代心理学继承了冯特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重视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但却忽视了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这也使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取向遇到的危机。因此,心理学研究需要寻求两种取向的整合发展,走回归冯特的道路。
张田傅宏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八大“心理能力”,助益身心健康
2023年
近年来,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心理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良好的心理能力能帮助个人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维护心理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某方面的心理能力不足,在遭遇“心理难题”时,就容易发生心理困扰,甚至造成心理疾患。哪些心理能力对我们至关重要?如何合理看待它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心理能力,积极应对心理难题?本刊特邀心理学领域权威专家予以解答。
刘明矾程琛崔丽娟史滋福王育梅杨蜀云张田傅安球张洁苑成梅刘礼艳刘电芝
关键词:心理困扰心理健康心理疾患心理学身心健康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学影响因素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严重创伤性事件引起并延迟发生的严重精神障碍。对PTSD的生物学研究表明,脑结构脑功能的变化、神经生化物质的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因素以及遗传基因都是影响PTSD的重要因素。对PTSD的药物治疗首选抗抑郁药物,但其他一些药物也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并还需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
张田傅安球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脑功能神经生化药物治疗
传统价值取向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权利的冲击被引量:2
2013年
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享有获得治疗权、同意治疗权、拥有隐私权和个人名誉权等权利。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对于来访者权利的保护已经得到了公认,但作为特殊的群体,儿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权利常被忽视。就中国文化而言,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研究者认为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方式是偏向社会取向的,这种社会取向有4个内涵,分别是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因此,当以西方理论为主要指导的儿童心理咨询运用到中国社会时,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传统价值取向通过对儿童父母或民众观念的影响,进而冲击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权利的保护。
张田傅宏
关键词:儿童权利保护
七条建议,提升中年人幸福感
2023年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幸福感也称心理满意度,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到中年,面临一系列挑战,心理幸福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心理学上,幸福感可通过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衡量,包括心态平衡、成长进步、目标价值、人际适应、家庭氛围、身心健康、自我接受、社会适应等。相关调查显示,中年人在以上各方面的体验均有提升空间。那么,中年人如何才能切实提升心理幸福感?本刊邀请精神心理领域专家结合中年人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提出建议。
杨蜀云徐一峰肖蓉刘明矾杜泽楷唐义诚王翔高文斌崔丽娟张田傅安球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心态平衡家庭氛围人到中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人际适应
“孤芳自赏”还是“茕茕孑立”:儿童社交淡漠适应功能的文化差异被引量:20
2015年
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儿童不参与社会互动并频繁表现出独自消遣的行为。社会退缩有多种亚类型,其中社交淡漠指儿童仅仅喜欢一个人独处,对社会互动没有兴趣。有趣的是,社交淡漠的适应功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交淡漠行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较少产生适应困难,在心理与情绪适应方面尤为明显;但其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却会引起多方面的适应困难。这种差异可能与文化价值观的内涵有关,也可能与特定国情有关。未来的研究亟需提高研究方法的多面性,关注年龄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进行直接的跨文化比较,探索与文化相关的风险与保护因子,以及关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丁雪辰张田邓欣媚桑标方力程琛
关键词:社会退缩文化差异
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访谈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讨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利用编制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8名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得到宽恕与否并不能直接决定冒犯者之后的行为,其行为的变化受到双方关系、人格特质、报复的可能性以及伤害的意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发现对后续的相关研究和人际互动的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张田傅宏
关键词:宽恕深度访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