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明

作品数:43 被引量:30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康复
  • 12篇术后
  • 9篇关节
  • 6篇置换术
  • 6篇卒中
  • 6篇疗效
  • 6篇脑卒中
  • 6篇关节置换
  • 5篇置换术后
  • 4篇动脉
  • 4篇髋关节
  • 4篇疗法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心病
  • 3篇早期康复
  • 3篇术后患者
  • 3篇旁路移植

机构

  • 4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市瑞金康...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1篇张伟明
  • 12篇谢青
  • 8篇杨帅
  • 6篇纵亚
  • 6篇何鑫
  • 5篇蔡海鸥
  • 4篇陆建春
  • 3篇鲍勇
  • 3篇于哲一
  • 3篇陈凯敏
  • 2篇王继先
  • 2篇崔立军
  • 2篇何艳艳
  • 2篇陆廷仁
  • 2篇陈俊宁
  • 2篇徐志红
  • 1篇江征
  • 1篇胡家安
  • 1篇王雪强
  • 1篇黄力平

传媒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康复
  • 3篇康复学报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家庭用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健康之家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家庭医药(快...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6和12周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6和12周时mBI(P=0.004,0.000,0.000)、FMA上肢功能评分(均P=0.000)、BBS评分(P=0.005,0.000,0.000)均高于治疗前,FMA下肢功能评分仅治疗后6和12周时高于治疗前(均P=0.000)。与对照组相比,mCIMT组患者治疗后2、6和12周时mBI(均P=0.000)、FMA(上肢:均P=0.000;下肢:均P=0.000)、BBS(均P=0.000)评分亦不同程度增加。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平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张伟明杨帅王轶钧何鑫陆建春谢青
关键词:卒中运动疗法日常生活活动康复
鳗油精治疗儿童学习困难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鳗油精是以活鳗鱼为原料,运用先进技术精炼而成的纯天然药品。它富含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凡含有EPA和DHA的脂肪酸,统称Omega-3(ω-3)脂肪酸,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强的调脂作用,这类脂肪酸可促进脑的发育,且可能有助于防止脑老化。为进一步观察鳗油精对小儿的益智健脑作用,我们从1995年2月到5月间,选择儿童“学习困难”专科门诊中10名对象,以自愿原则,用鳗油精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作了观察。
刘绚云黄萼篱顾婉珍陈俊宁张伟明李俊
关键词:儿童
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32
2020年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科学、骨科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制定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经检索国内外常用电子数据库,参考国际常用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合中国正积极倡导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和“体医融合”,该专家共识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规范和推荐建议,指导物理治疗实践和推行体医融合理念。
王雪强王于领张志杰朱毅李建华杨霖万里马全胜马明刘春龙祁奇张伟明谭同才郭京伟许志生李扬政宋朝李艳黄大海李长江矫玮侯晓晖黄力平李豪杰苟波廖远朋陈建朱东刘静赵彦王文清江征谢幼专马辉陈佩杰
关键词:运动疗法颈痛循证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急性面神经炎综合康复治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急性面神经炎综合康复治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7~14 d时进行肌电图检测,包括瞬目反射(BR)和面神经电图(ENoG)检查,按照BR与ENoG检查结果分组。所有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时通过House-Brackmann分级法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结果74例患者肌电图检查均出现BR的传出型异常,其中全出波35例、部分出波15例、全未出波24例,不同出波情况组间康复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oG检查患侧M波波幅与健侧比较均有下降,其中明显下降39例、中度下降23例、轻度下降12例,波幅明显下降组的康复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轻度下降组、中度下降组(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BR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但对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不高,ENoG检测患侧M波波幅下降幅度与康复治疗有效率相关,可用于面神经炎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
杨帅张伟明王继先纵亚牛传欣张宏谢青
关键词: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种可调节的用于呼吸重症的康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用于呼吸重症的康复训练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训练仓,训练仓的前侧面贯穿开设有观测通槽,观测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板,训练仓的前侧面观测通槽侧边设置有刻度线,训练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
孙昕谢思敏谢青张伟明
文献传递
一种带有辅助体表定位标记装置的肌电图刺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体表定位标记装置的肌电图刺激器,刺激器包含:刺激器本体、以及固定于刺激器本体的底部的阳极头和阴极头;标记装置穿设于刺激器本体;标记装置包含:控制件、与控制件连接的标记头、以及使控制件和标记头复...
杨帅谢青纵亚王继先张伟明
文献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如何康复训练
2023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被称作股骨转子间骨折,指的是发生于股骨颈基底到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见。
张伟明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基底康复训练小粗隆
国产PJ-I型电脑型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的应用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客观、定量了解正常及多种疾病患者的静立平衡功能;检验国际上常用指标及新增指标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国产电脑型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对504例正常人及246例神经科、五官科、骨伤科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静态姿势图。结果:该仪器大部分指标与年龄呈曲线关系,脑卒中、共济失调、颈椎病及非颈椎眩晕患者静立稳定性明显下降,帕金森病在0.01~0.1Hz摆动相对功率增加。四肢骨骼疾病患者静立稳定性较小。结论:该仪器部分指标与年龄相关,疾病状况下平衡功能发生变化。该检查能客观、定量评价人体静立平衡功能。
杨佩君陈俊宁张蕲陈凯敏蒋斌邵钧蔡海鸥王美芬张伟明
青春期儿童膝关节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疗效评估被引量:1
2011年
新辅助化疗和保肢手术的开展使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达到了60%—80%[1]。由于生存率的提高,近年来,骨肉瘤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
张伟明谢青杨帅陆建春
关键词:膝关节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儿童新辅助化疗
应用体感诱发电位-N20评价不同脑区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预后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指标在不同脑区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评价其在预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康复科及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住院的64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基底节区脑卒中(基底节组)和丘脑区脑卒中(丘脑组)各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双上肢SEP检测,记录双侧N2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数据,比较两组患者N20指标的差异。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分别在入院时与常规治疗3个月后评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评级(MAS)、改良Barthel评分(MBI),分析N20波的异常情况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变化的差异。结果脑卒中患者出现SEP异常,主要包括N20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无法引出,两组患者患侧N20波潜伏期及波幅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丘脑组患者患侧N20波波幅较基底节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患者患侧N20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组32例患者中,N20波正常15例,异常17例,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N20波正常患者的FMA-UE改善度显著高于N20波异常患者[(28.9±3.7)VS(4.9±1.3),P<0.01],而FMA-UE初末评分、MAS及MBI评分未见差异(P>0.05);丘脑组32例患者中,N20波正常12例,异常20例,N20波正常患者的FMA-UE初评评分[(47.9±5.7)VS(23.4±5.1)]及末次评分[(56.8±4.2)VS(39.8±5.3)]均显著高于N20波异常组(P<0.01);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FMA-UE评分改善度、MAS及MBI评分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丘脑脑卒中患者SEP-N20指标异常情况与功能量表变化比较无差异,表明其在评估上肢功能预后方面的作用有限。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SEP-N20波与患者的FMA-UE评分结果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评估患者上肢功能预后的指标之一。
杨帅贾晋瑄徐珮珮张伟明孙晓培许倞云纵亚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功能恢复丘脑基底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