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琴
-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管套管组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气管套管组件,包括气管套管,所述气管套管上设有固定带,所述气管套管的顶面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更换组件,所述气管套管上设辅助组件,所述更换组件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设置在连接管上,所述...
- 唐雪琴蔡华安黄靓张娟
-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MA、ARAT以及MBI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 唐雪琴李华桦吴亚岑张长杰
- 关键词:脑卒中强制性运动疗法偏瘫上肢功能
-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相关功能及能力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指数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目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提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唐雪琴邓景贵宋涛吴亚岑李辉萍
-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康复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障碍和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UP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帕金森病的措施。
- 唐雪琴邓景贵宋涛刘佳张长杰吴亚岑桂一莎
-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抑郁
- 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的临床研究
- 目的 验证国际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在临床运用中的有效性.对象和方法 使用国际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的第一部分中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中的活动表现(即活动和参与的一级限定值),活动和参与中的能力(即活动和参与的二级限定...
- 唐雪琴刘佳
- 关键词:脑卒中ICF
- 一种气管造口患者康复用辅助呼吸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造口患者康复用辅助呼吸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左侧设有用于适应患者体型的延伸机构,所述套管的右侧固定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右端固定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保护按压块的防护机构,所述...
- 黄靓蔡华安唐雪琴张娟
-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均小于6个月且病情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评定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最快折返速度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吴亚岑唐雪琴李华桦张长杰杨艳芳
-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脑卒中偏瘫
- 一种改良式吞咽说话瓣膜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吞咽说话瓣膜,包括瓣膜主体,所述瓣膜主体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瓣膜主体右侧且位于连接管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垫,所述瓣膜主体上表面设有用以对改良式吞咽说话瓣膜进行松紧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
- 唐雪琴蔡华安黄靓张娟
- 吞咽五穴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吞咽五穴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20例,予吞咽五穴针刺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组(20例,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20例,予吞咽五穴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定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优于针刺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降低(P<0.05),且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SSA评分低于针刺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愈率高于针刺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针刺组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五穴针刺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及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而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愈率优于单纯的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 罗艳群唐雪琴张泓吴亚岑王磊罗雯雯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
- 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20年
- 环咽肌失弛缓症是脑干卒中的常见症状,是造成吞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和管理,并全方位地进行综合康复干预是一项多学科的任务。本研究主要综述了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策略,以期为此类患者的康复提供研究方向。
- 胡婷婷邓景贵覃佩陈爱连刘佳龚放华唐雪琴刘智群
- 关键词:脑卒中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障碍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