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文钰

作品数:55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腰椎
  • 13篇手术
  • 12篇颈椎
  • 12篇脊柱
  • 8篇疗效
  • 7篇内固定
  • 6篇椎间盘
  • 6篇椎体
  • 6篇脊柱融合
  • 6篇骨折
  • 5篇退行性
  • 5篇疗效分析
  • 4篇融合术
  • 4篇术后
  • 4篇螺钉
  • 4篇节段
  • 4篇固定器
  • 4篇关节
  • 4篇翻修
  • 3篇胸腰椎

机构

  • 51篇深圳市第二人...
  • 6篇清华大学研究...
  • 4篇清华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龙华区...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山西省医用组...

作者

  • 54篇周文钰
  • 34篇顾洪生
  • 25篇李振宇
  • 19篇田长庆
  • 13篇曾腾辉
  • 9篇颜滨
  • 9篇郭伟壮
  • 8篇阎洪印
  • 7篇张睿
  • 6篇王大平
  • 6篇余铮
  • 6篇刘伟强
  • 5篇杨欣建
  • 5篇林建泽
  • 4篇陈扬
  • 4篇肖建德
  • 4篇沈哲
  • 4篇廖振华
  • 3篇郭岱琦
  • 3篇于从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解剖...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医正骨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包括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包括伸缩结构和与所述伸缩结构上下连接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上锁定结构和下锁定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为竖直...
顾洪生尚鹏周文钰徐大众杨朝岚张琴丽侯增涛
文献传递
人体运动评测方法
本发明一种人体运动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人体的下肢分为小腿和大腿,将人体的躯干分为下腰段、中腰段、上腰段、下胸段和上胸段;对所述小腿、所述大腿、盆骨、所述下腰段、所述中腰段、所述上腰段、所述下胸段和所述上胸段中若干进行...
蒯声政周文钰 卢俊哲 柯昌保廖振华刘伟强
文献传递
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拟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切除椎间盘后分别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观察组)和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对照组)进行固定。比较术后1年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改善率、健康量表SF-36总分及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疼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腰椎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2.3±1.1)分、ODI评分(9.4±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1.2)分和(11.2±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JOA腰椎评分(22.0±2.8)分,高于对照组的(20.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在疼痛症状缓解、腰椎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方面优于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罗新乐张昊周建华胡亚威顾洪生周文钰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
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我院40例确诊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以下简称短节段术式)。实验组行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以下简称单节段术式)。对比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效果以及术中的相关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复位疗效相当。术前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椎体前缘的高度和后凸Cobb’s角以及椎管的受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的高度和后凸Cobb’s角以及椎管的受堵方面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和用时短以及出血少等优点,推荐其为临床上治疗部分创伤性导致的胸腰段骨折术式。
曾腾辉杨欣建顾洪生田长庆余铮陈扬周文钰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疗效
颈椎单节段融合术后相邻各节段运动补偿的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了解颈椎单节段融合术后上、下相邻及非相邻节段的运动补偿规律.方法 通过三维运动采集系统,捕捉到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单节段融合术前后C2~T1各节段的运动角度数据.结果 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分析得出颈椎单节段融合术后各节段的运动变化规律,发现融合术后其他各节段运动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下相邻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单节段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代偿性运动幅度增加是导致其退变的重要原因.
张睿周文钰顾洪生刘伟强白波王大平
关键词:颈椎融合术相邻节段
一种脊柱运动模型的精细驱动方法
一种脊柱运动模型的精细驱动方法,涉及一种脊柱运动模型的驱动方法。为了解决目前没有能够根据运动捕捉获取的光学标记点独立驱动脊柱模型中的每一个独立椎体的驱动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在胸部的第三、七、十二椎体棘突处设置光学标记点,并...
蒯声政周文钰杨凯新王大平熊建义段莉朱伟民李文翠许鉴
文献传递
阿魏酸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与增殖的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与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诱导与培养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分4组:A组(对照组);B组(成骨诱导组);C组(阿魏酸组);D组(联合培养组,阿魏酸联合成骨诱导剂),观察对比分析各组细胞特征、细胞计数、B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细胞内骨钙素含量测定。结果D组ALP活性最强和细胞内骨钙素含量测定最高,与A组、B组和C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联合成骨诱导剂可以有效的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与增殖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阿魏酸的临床应用。
杨雷郭岱琦颜滨周文钰黄勇江
关键词:阿魏酸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基于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可视空间扩展的运动学参数捕捉方法
基于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可视空间扩展的运动学参数捕捉方法,涉及人体在体与离体关节运动学参数的捕捉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光学式运动捕捉系统因标记点被遮挡而导致最少摄像头数目增多的问题。本发明将平面反射镜置于摄像头前方,使被遮挡的...
蒯声政周文钰廖振华郭岱琦柯昌宝张睿刘伟强
文献传递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在脊柱融合中的成骨效果、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并与单纯自体骨移植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脊柱损伤患者515例,其中采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A组)324例,男211例,女113例;年龄18~83岁,平均36岁。胸腰椎骨折182例,腰椎滑脱68例,腰椎管狭窄症4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7例,颈椎骨折脱位5例,胸腰椎肿瘤5例。术中植骨量10~60g,平均30g。采用单纯自体骨移植组(B组)191例,男135例,女56例;年龄23~78岁,平均32岁。胸腰椎骨折109例,腰椎滑脱23例,腰椎管狭窄症1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9例,颈椎骨折脱位23例。术中植骨量10~50g,平均25g。结果A组4例伤口于术后3d渗液增加,渗液细菌培养为阴性,予局部冲洗、充分引流、应用皮质激素后2周内渗液均吸收;B组术后无大量渗液。两组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10~36个月,平均17.4个月;B组8~36个月,平均16.8个月。影像学检查示A组308例(95.06%)于术后4~10个月,平均8.1个月达骨性愈合;脊柱融合失败16例(4.94%)。B组184例(96.34%)于术后4~10个月,平均5.8个月达骨性愈合;脊柱融合失败7例(3.66%)。两组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根据Mankin等及Komender等评分标准,A组满意308例(95.06%),不满意16例(4.94%);B组满意184例(96.34%),不满意7例(3.6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在脊柱骨性融合方面与单纯自体骨移植效果相同,可弥补自体骨量不足的缺陷。
田长庆李振宇周文钰曾腾辉孙世荃李宝兴
关键词: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脊柱融合
椎体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关系的临床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背景:有研究报道,在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可造成椎体终板的重塑。目前终板形态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仍不非常清楚。目的:观察分析椎体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0例无腰椎疾病的正常人和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L4到S2,扫描条件:140kV,345mA,FOV160mm,层厚1mm,间距1.0。原始图像通过O2的三维重建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W300,C80,ZOOM=1.5,Expand1。在平面重建术(CPR)基础上测量椎间盘最大前后,横径,圆形,面积和形状。结果与结论:终板形态和椎间盘突出症密切相关(P均<0.01)。终板面积和男性L4/5、男性和女性的L5/S1椎间盘突出关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体终板的边缘形状是腰椎的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顾洪生周文钰李振宇
关键词:椎体终板椎间盘椎间盘突出症螺旋C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