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怡
- 作品数:29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烧伤创面分泌物细菌菌群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方面,抗生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许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彻底治疗。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加,成为烧伤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但重度烧伤感染仍然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将烧伤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滥用,阻止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临床开展早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极为重要。本研究对2011年11月之012年4月在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7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定期对烧伤患者创面进行细菌学调查与分析,以了解细菌的分布和耐药动向、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王岚牟均吴怡方芳徐静刘新王野
- 关键词:烧伤分泌物细菌分布耐药性
- 设计性实验及开放实验室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0年
- 在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及开放实验室教学法的尝试。结果显示该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 方芳陈冬梅刘新王岚刘兰吴怡徐佳
-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设计性实验教学法
- 烧伤创面分泌物细菌菌群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适时了解烧伤病房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为标本,分别涂布于血平板和伊红美兰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经...
- 王岚吴怡刘新牟均
- 关键词:烧伤分泌物细菌分布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顺序转染法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质
- 目的:筛选PAK4新的相互作用蛋白。
方法:用顺序转染法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PAK4新的相互作用蛋白。
结果:利用顺序转粢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出了多个与PAK4蛋白质相互作用的Ade+/His+/LacZ...
- 吴怡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质
- Bcl-X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Bcl-X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Bcl-X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cl-XS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肌层浸润程度、病理分级无关,P均大于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Bcl-XL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肌层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Bcl-X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Bcl-XL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有关,Bcl-XS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吴怡王媛
- 关键词:BCL-X基因子宫内膜癌
- 儿童血铅水平及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分析
- :通过对儿童末梢血中铅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综合水平,讨论目前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为临床提出相应指导。 方法:331例标本取材自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所,分...
- 王岚刘新吴怡
- 关键词:铅中毒微量元素缺乏血液检测膳食结构
- 大鼠急性呼吸道损伤时白细胞介素13及嗜酸性趋化蛋白-2的mRNA水平变化
- 2007年
- 目的:研究通过气管内滴注葡聚糖诱导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发生时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嗜酸性趋化蛋白-2(CCL-24)mRNA的水平变化,了解其在支气管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由葡聚糖G200(5mg/kg)气管内滴注制成大鼠气道炎症模型,然后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大鼠气道炎症时肺组织中IL-13和CCL24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此时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结果:葡聚糖G200所致大鼠肺损伤后IL-13和CCL24的mRNA表达水平因葡聚糖G200刺激明显升高(P<0.05),同时血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也随之升高(P<0.05)。结论:用葡聚糖G200进行气管内滴注所致气道炎症过程中,IL-13和CCL24可引起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的聚集。
- 吴怡江敏刘新
- 关键词:IL-13
- 痰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筛查与药敏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痰标本中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筛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菌株,同时通过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11年8月至11月临床各科送检的合格痰标本159例,经过革兰染色及分离培养等初步鉴定后,将肠杆菌科细菌经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K-B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59例痰标本中共分离鉴定出61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33/61,54.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21/61,3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细菌均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和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菌株,临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愈率。
- 王岚刘新吴怡张翀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药敏试验
- 高校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引入微课程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实验教学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作为教学领域中新出现的教学模式,微课程以其微、短、精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较多的变化。微课程视频短小精悍、生动形象、视觉和听觉协同互补,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微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优势,结合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和特征,介绍微课程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作用。
- 王岚吴怡王东月张忠
-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
- 微生物学检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为探讨设计性实验教学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沈阳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尝试。结果显示,设计性实验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 方芳陈冬梅刘新刘兰吴怡徐佳关莹
-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