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国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小鼠
  • 2篇癌组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组织
  • 1篇胰腺肿瘤
  • 1篇乙醛
  • 1篇乙醛脱氢酶
  • 1篇英文
  • 1篇预后
  • 1篇原位
  • 1篇原位小肠移植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醛脱氢酶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南京市江北人...

作者

  • 5篇贺志军
  • 5篇吴建国
  • 5篇李亭
  • 4篇齐海智
  • 2篇李一宁
  • 1篇司中洲
  • 1篇魏新民

传媒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100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S100p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胰腺癌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胰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胰腺癌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率为87.9%(51/58),而在胰腺癌旁组织中S100p蛋白无表达;S100p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p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该3因素的分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100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S100p阴性组胰腺癌患者与阳性组生存曲线有明显差别,前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S100p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诊断胰腺癌新的标志物以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指标。
吴建国李亭齐海智贺志军魏新民
关键词:胰腺肿瘤S100P预后
乙醛脱氢酶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结肠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ALDH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LD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ALDH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5%(75/98),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3.3%(2/15),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LDH1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该3因素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阴性组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阳性组患者。结论 ALDH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结肠癌诊断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及预后的有价值指标。[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69-272]
李亭胡立强齐海智贺志军吴建国
IL-17与Th17细胞在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辅助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12)和同系移植组(n=1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分别检测2组小鼠移植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中IL-17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心脏中浸润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数量,并取移植心脏经10%甲醛固定后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血清中IL-17表达明显高于同系移植组(P<0.05),且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7天IL-17表达明显高于第3天(P<0.05);与同系移植组相比,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心脏浸润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明显增高(P<0.05),且术后第7天时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第3天(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排斥反应组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排斥反应逐渐增强。结论:Th17与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移植脏器中细胞因子IL-17的检测可望成为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预测指标。
司中洲吴建国贺志军李亭
关键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17
小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英文)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索原位小肠移植的手术技术,为研究移植小肠功能及排斥反应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小肠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体带主动脉片的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受体相应长度肠管切除,供体近、远端肠管与受体相应肠管切除后近、远端以端端吻合的方式建立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禁食4 d,不禁饮,每天分2次经皮下分别给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2 mL,术后不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小鼠存活超过5 d认为手术成功。结果:行原位小肠移植30次,术后5 d存活率达60%(18/30)。手术失败的12例小鼠主要死亡原因为动脉吻合口部位狭窄及吻合口处血栓形成5例,吻合口出血导致出血性休克2例,术后肠瘘导致腹腔内感染5例。供体手术时间(40±4.5)min,热缺血时间约0.5min,供体肠段肠系膜上动脉组织片修整时间约为3 min,供体冷保存时间为(30±7.5)min,受体手术时间(95±8.0)min,其中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为(38±3.5)min,静脉吻合时间(10±2.0)min,动脉吻合时间(15±3.0)min,成活小鼠受体手术平均出血量约0.2 mL。结论:良好的供体肠段的获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和肠道吻合及供、受体补液是提高小鼠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吴建国李亭齐海智贺志军李一宁
关键词:小肠移植原位小鼠动物模型
小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2011年
目的探讨稳定的小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制作方法,为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选用C57BL/6小鼠作供体和BALB/c小鼠作受体进行同种异基因型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采用小肠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体带主动脉片的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近端肠管结扎,远端与受体空肠端侧吻合的方式建立异位小肠移植。术后禁食3天,不禁饮,每天分两次经皮下分别给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2 mL,术后不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小鼠存活超过5 d视为手术成功。结果共行小肠节段性移植30例,术后5 d存活率达70%(21/30)。供体手术时间(41±5.5)min,热缺血时间约0.5 min,供体肠段肠系膜上动脉组织片修整时间约为3 min,供体冷保存时间为(30±7.5)min,受体手术时间(90±7.5)min,其中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为(40±3.0)min,静脉吻合时间(10±2.0)min,动脉吻合时间(15±2.5)min,成活小鼠受体手术平均出血量约0.2 mL。手术失败的9例小鼠的死亡原因为动脉吻合口部位狭窄及吻合口处血栓形成(6例),吻合口出血导致出血性休克(2例)和术后腹腔内感染(1例)。结论良好的供体肠段的获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和肠道吻合及供、受体补液是提高小鼠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李亭齐海智贺志军李一宁吴建国
关键词: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