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峰 作品数:109 被引量:541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灌浆期不同光强对水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2013年 为探讨灌浆期光照强度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及在不同品种类型和粒间差异,揭示弱光下水稻籽粒充实不良和米质变劣的生理机制,本文以代表性的超级稻品种"扬两优6号"和"武运粳23"为材料,以穗中部不同粒位籽粒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光强为对照,设置3种弱光处理(光强分别为对照的71%、55%和40%),研究了灌浆期不同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浆期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光强减弱稻米品质变劣,光照对米质形成的影响因光照强度大小、品种类型和籽粒着生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枝梗上迟开花籽粒稳定性较差,早开花籽粒稳定性较好。2)随光照强度降低,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增加,不同光强下一次枝梗籽粒变化幅度大于二次枝梗籽粒;光强越弱,崩解值越低,消减值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差。3)生产上应因品种类型合理安排播期,通过栽培措施改善稻株受光条件,减轻光照不足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董明辉 惠锋 顾俊荣 陈培峰 杨代凤 乔中英关键词:灌浆期 光强 粒位 稻米品质 BT型不育系9703A的选育及其所配组合优势分析 2007年 9703A是用寒丰A与早熟晚粳9703转育而成的BT型三系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一致、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容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矮秆抗倒,千粒重高,丰产性好,配合力水平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9703A不育系及利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3号(V优008)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王建平 朱勇良 谢裕林 乔中英 陈培峰 黄萌 陈益海关键词:BT型不育系 粳稻 制种 选育 水稻糙米色泽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用几种不同糙米色泽的水稻材料互相配组,观察其F1、F2代糙米种皮色泽变化情况,从而初步得到了彩色稻米种皮色泽的大致遗传关系。试验结果显示:控制水稻糙米种皮色泽的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黑色>红色>黄色>白色>绿色;所有种皮色泽的遗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参与作用,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 乔中英 王建平 朱勇良 谢裕林 黄萌 陈培峰 孙丙耀 谢立群关键词:水稻 糙米 色泽 基因 显隐性 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特点 被引量:10 2007年 2001和2002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取籼稻代表品种210个,于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根、茎鞘、绿叶、黄叶和穗的干物重以及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品种间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差异很大,可聚类为A、B、C、D、E、F 6类,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高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的特点为抽穗前和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大,且抽穗后干物质生产比例也较大,因而生物产量高;(3)高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抽穗期干物质分配的特点为根干重所占比例较小,叶片干重所占比例较大,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特点为根干重和穗干重所占比例较小,而茎鞘干重所占比例较大,经济系数较低。 张岳芳 王余龙 陈培峰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张传胜关键词:籼型水稻 氮素累积量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苏香粳1号的指纹图谱 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筛选出的4对SSR引物,建立了苏香粳1号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苏香粳1号特异性的SSR指纹是引物RM3475的谱带1、引物RM3533的谱带2、引物RM6920的谱带1。通过与其他香稻材料的遗传关系分析,发现苏香粳1号与苏御糯遗传距离较大,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解释和验证了苏香粳1号具有粳稻的遗传成分。 朱勇良 黄凌哲 谢裕林 吴建祥 乔中英 王建平 黄萌 陈培峰关键词:苏香粳1号 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香稻不育系ISSR正交体系优化及验证 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Taq酶、Mg2+、模板DNA、d NTP、引物5种因素的4个水平对香稻不育系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适合香稻的ISSR-PCR反应体系:1.0 U Taq酶、2.5 mmol/L Mg2+、40 ng模板DNA、0.25 mmol/L d NTP、0.1μmol/L引物浓度。进一步验证试验表明,在该体系下将筛选的13个ISSR引物对15个香稻不育系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稳定、清晰的条带。 徐君 刘凤军 张国芹 徐瑶 谢裕林 陈培峰 王建平 乔中英 黄萌 朱勇良关键词:香稻 ISSR-PCR 糯稻wx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糯稻与非糯稻品种(苏香粳3号和武运粳稻7号)杂交,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F1、F2、B1F1及B2F1的直链淀粉含量,以研究其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糯稻与非糯稻亲本杂交F1直链淀粉含量多偏向于母本,存在基因剂量效应;高直链淀粉含量对糯性表现为完全显性,是由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糯稻与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杂交的F2代不符合1∶3的分离比例,这说明控制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对糯性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与控制糯性的基因(wx)是非等位的。 陈培峰 王建平 乔中英 朱勇良关键词:水稻 糯性 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中熟晚粳糯太湖糯2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2 2008年 太湖糯2号曾用品系名苏2-52,组合为农垦57/L鉴9//太湖糯,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性为高产、糯性好、茎秆较粗、耐肥抗倒、较抗稻瘟病、移栽和直播稻兼用,适宜在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早播,适龄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水浆管理,加强病虫草害治理等。 乔中英 王建平 朱勇良 谢裕林 黄萌 陈培峰关键词:选育 栽培要点 BT型粳稻不育系8006A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3 2007年 8006A是用BT型不育系863A与优质早熟晚粳稻品种8006杂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不育系,具有米质较优、不育性稳定、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丰产性好、米质较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8006A及其与恢复系湘晴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2号(原名T优011)均于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王建平 谢裕林 朱勇良 乔中英 黄萌 陈培峰 陈益海关键词:杂交粳稻 BT型不育系 选育 太湖稻区及国内部分香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被引量:18 2012年 以太湖稻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的39个香稻品种,以及籼型恢复系2个对照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对国标中公布的水稻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核心引物,在41个水稻品种中共检测到36个多态性片段。据此建立41个水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供试41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以上,而供试香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4以上,基本反映了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朱勇良 谢裕林 黄凌哲 吴建祥 乔中英 王建平 黄萌 陈培峰关键词:香稻 微卫星 DNA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