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慧贤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养殖
  • 5篇黄鱼
  • 5篇池塘
  • 5篇大黄鱼
  • 4篇生物富集
  • 4篇缢蛏
  • 4篇放养
  • 4篇放养密度
  • 3篇氧化酶
  • 3篇室内育苗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酶
  • 3篇混养
  • 3篇活性
  • 3篇
  • 2篇大型海藻
  • 2篇毒性
  • 2篇毒性检测
  • 2篇毒性物质
  • 2篇养殖密度

机构

  • 2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2篇陆慧贤
  • 21篇徐永健
  • 16篇卢光明
  • 12篇葛奇伟
  • 12篇戴广谱
  • 6篇孙斌
  • 6篇孙彬
  • 2篇韦玮
  • 2篇胡海杰

传媒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海马越冬培育方法
一种大海马越冬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和措施:①进行为期9~10天的暂养并营养强化:将养殖池中培育的大海马按照规格大小转移到不同的玻璃箱中进行营养强化;②营养强化后缓慢降温,满足每12h递减1.5~2.5℃至各规...
徐永健孙彬戴广谱葛奇伟卢光明陆慧贤
一种在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过程中海马体色的生态调控方法,通过养殖水体的构建和调控、养殖环境的构建和调控、养殖密度和时间的调控和日常养殖管理的调控;本发明在海马的养殖过程中,根据目标海马的体色需求,构建海马的生态养殖环境,通过在...
徐永健韦玮卢光明陆慧贤胡海杰
文献传递
水环境镉对缢蛏毒理学效应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干扰了水生动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并且其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作用最终威胁人类的健康。本文以我国重要经济贝类缢蛏(Sinonovacula...
陆慧贤
关键词:缢蛏生物富集抗氧化酶毒理学效应
文献传递
大黄鱼池塘不同混养模式生态学特征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菊花江蓠、双齿围沙蚕和大黄鱼在陆基围隔中构建鱼+藻(FG)、鱼+藻+沙蚕(FGP)以及鱼+沙蚕(FP)3种复合养殖模式,以单养鱼(F)模式为对照,探讨不同模式系统的沉积物、水体环境状况、养殖效益及氮、磷元素的回收效率.结果表明:菊花江蓠主要作用于系统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具藻处理中氮、磷含量均显著低于无藻处理,对于水体环境中磷的利用效率达到投入量的33.8%~34.0%;沙蚕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沉积物环境的改善,具沙蚕处理中氮、磷含量低于不具沙蚕处理,且在沉积物表层(1~2cm)和次表层(2~4cm)差异均显著.相对于F处理,FGP及FP处理总氮(TN)、总磷(TP)和无机磷(IP)分别下降了8.9%~9.2%、6.1%~6.3%和8.0%~8.1%.沙蚕对于沉积物中磷的回收达到投入量的7.5%~7.8%,有效减缓了磷在沉积物中的积累.FGP系统具有最佳的物质利用率及资源效益.
卢光明徐永健陆慧贤
关键词:清洁生产养殖模式
一种大黄鱼鱼苗的分级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鱼苗的分级培育方法,在室内育苗池中进行受精卵孵化和出膜仔鱼培育,培育至20%仔鱼达到20mm体长时,早上用鳗鱼粉适量配合饲料训练,培育至50%仔鱼达到20mm体长时,就全用鳗鱼粉强化训练三天,将体长...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孙斌戴广谱葛奇伟
文献传递
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通过池塘设置有环沟和聚乙烯网片形成的Z形隔离带,三疣梭子蟹生长较好,三疣梭子蟹之间的残杀率较低,养前自然培植的浮游植物有利于水质自净和大黄鱼和三疣梭子蟹生长,每亩池塘大黄...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葛奇伟孙斌戴广谱
三斑海马的人工生态养殖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构建三斑海马的生态养殖环境、培育天然活体饵料,形成人工生态系统,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通过施用发酵鸡粪(即把备用的晒干鸡粪,加水发酵使其熟化)50g/m3或尿素10g/m3,5~7d后,投放海马幼体200ind/m3;放苗28d后,栽培菊花江蓠(密度0.5~2kg/m3)作为水质调控、遮光及养殖海马的缠绕物。江蓠的栽培构建了海马天然饵料的培育场所,藻丛中的小型甲类生物密度达450个/100g以上,形成了良好的养殖三斑海马的人工生态环境,经146d的养殖,生态养殖与投饵养殖模式比较,收获的三斑海马成活率和标准体长分别为70.8%、42.5%,11.13cm、10.04cm。
徐永健陆慧贤卢光明
关键词:水质调控天然饵料
围塘清洁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陆基围隔方法,构建了单养鱼(F)、鱼+藻(FG)、鱼+藻+沙蚕(FGP)以及鱼+沙蚕(FP)4种养殖模式,试验生物包括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分别对不同养殖模式系统中水体及沉积物的氮、磷等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在4个模式中,放养菊花江蓠1.5kg·m-2、双齿围沙蚕22.5kg·hm-2的密度下,能够对养殖水体及沉积物起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黑鲷的收获规格及产量;其中菊花江蓠主要体现在对于水体中DIN和DIP的净化,具藻处理中氮、磷含量均较不具藻处理低(P<0.05),而具藻处理(FG、FGP)和不具藻处理(F、FP)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齿围沙蚕主要体现在对于沉积物POM的修复,具沙蚕处理的氮、磷含量均低于不具沙蚕处理,这在1~2cm和2~4cm2个层段中特别明显,具沙蚕处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要较不具沙蚕处理分别低7%和9%,两者差异显著(P<0.05)。搭配藻类或沙蚕处理的黑鲷养殖产量都显著高于单养黑鲷处理(P<0.05),其中FGP处理黑鲷产量比F处理高57%。综合考虑,FGP模式具有最佳的环境效益、产量效益及综合效益。
卢光明徐永健陆慧贤
关键词:围塘养殖清洁生产环境效应养殖模式
Cd^(2+)对缢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重金属暴露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Cd2+(0.005、0.025、0.05、0.1mg/L)在168h内对缢蛏消化腺和鳃组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d2+对两种组织GST活性均有激活作用,且高浓度比低浓度更易快速诱导其活性,但在暴露的后期(>96h),两个较高浓度组(0.05、0.1mg/L)GST活性均出现下降;两种组织的ACP活性(鳃组织0.005mg/L组除外)在暴露的6h即被显著诱导,并表现出剂效关系,但高浓度组更快达到峰值后就持续下降,于暴露中后期(>72h)被不同程度抑制;消化腺(0.005mg/L浓度组除外)和鳃AKP活性在暴露168h内均表现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并且较高浓度组活性反而比低浓度组更易被激活,各组AKP活性被诱导达到最高值后就持续下降直至被再次抑制。Cd2+在低浓度水平下即能引起缢蛏两种组织的GST、ACP、AKP活性变化,表明Cd2+的胁迫可对缢蛏机体的解毒体系和新陈代谢产生影响。
陆慧贤徐永健
关键词:缢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磷酸酶
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通过池塘设置有环沟和聚乙烯网片形成的Z形隔离带,三疣梭子蟹生长较好,三疣梭子蟹之间的残杀率较低,养前自然培植的浮游植物有利于水质自净和大黄鱼和三疣梭子蟹生长,每亩池塘大黄...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葛奇伟孙斌戴广谱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