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奇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08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大黄鱼的池塘生态养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的池塘生态养殖方法,包括池底为沙或沙质泥的养殖池塘,每亩池塘的池底放养有密度为1.0~2.0公斤双齿围沙蚕,养殖网箱上外挂有菊花江蓠,池塘内相邻两网箱的间距为1~2m,每平米水面上菊花江蓠挂养密度维...
-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孙斌葛奇伟戴广谱
- 文献传递
- 两种贝类养殖环境特征污染物的筛选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MicroToxModel 500发光细菌毒性检测仪,对Cu、Pb、Cd、Hg、As、Cr、Zn、石油类、DDT、甲基对硫磷农药(MP)等10种贝类养殖环境污染物进行发光细菌抑制试验。对己知污染物的浓度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强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方程,求出相对发光度为50%时所对应污染物的浓度,即EC_(50)值,将其定义为相对毒性系数(RT),该值越小,表示污染物毒性越大。结果显示,上述10种污染物的相对毒性(RT)大小顺序为DDT>Hg>Cu=Zn>Cd>Cr>Pb=石油类>MP>As;结合两种贝类对上述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系数(BCF),以RT/BCF值作为最终绝对毒性大小比较的指标,比值越小,危害影响越大,污染物应优先被选择作为环境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经试验分析,缢蛏和泥蚶的养殖环境特征污染物的优先检测顺序分别为,缢蛏:Hg>Cd>Zn>Cu>As>Cr>Pb(椒江口),Cd>Pb>Cu(舟山海域),Cu>Zn>Cr>Pb(长江口);泥蚶:Cd>Pb>Cu(宁波、舟山海域),Cu>Cd>Pb(温州海域)。
- 葛奇伟徐永健孙彬戴广谱
- 关键词:特征污染物
- 一种大黄鱼鱼苗的分级培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鱼苗的分级培育方法,在室内育苗池中进行受精卵孵化和出膜仔鱼培育,培育至20%仔鱼达到20mm体长时,早上用鳗鱼粉适量配合饲料训练,培育至50%仔鱼达到20mm体长时,就全用鳗鱼粉强化训练三天,将体长...
-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孙斌戴广谱葛奇伟
- 文献传递
- 象山港养殖区缢蛏和泥蚶的Cu、Cd、Pb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4
- 2012年
- 根据2010年全年4个季节象山港5个养殖区(大佳何、郭巨、咸祥、桐照、西店)两种贝类(缢蛏、泥蚶)体中的3种重金属(Cu、Cd、Pb)的检测结果,分析和比较了象山港内贝类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应用两种评价模型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为:所测得Cu、Pb、Cd在5个不同的养殖区的缢蛏和泥蚶体中的含量分别在2.89~4.99、0.24~0.39、0.12~0.22mg.kg-1和0.79~1.05、0.10~0.38、2.17~4.60mg.kg-1范围,其中大佳何的缢蛏体内的Cu、Pb含量要高于其他4个养殖区,郭巨的泥蚶体内的Cd含量高于其他4个区;其次,同一种重金属Cu、Pb、Cd在两种贝类中的含量分别为1.52~10.48和0.66~1.20mg.kg-1,0.08~0.68和0.02~1.01mg.kg-1,及0.04~0.50和0.74~4.43mg.kg-1范围,Cu在缢蛏体中的含量远远大于泥蚶,而Cd在泥蚶中的含量远远大于缢蛏;所得结论为:不同养殖区内,同一种重金属在同种贝类体内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种类贝类中的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贝类的不同养殖规格及不同年龄间Cu、Pb、Cd的含量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采用USEPA和PMTDI两种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得出相同的结果:除泥蚶体中Cd可能存在致癌健康风险外,其他对人体均不存在健康风险.
- 葛奇伟徐永健葛君远
- 关键词:象山港缢蛏泥蚶健康风险评价
- 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通过池塘设置有环沟和聚乙烯网片形成的Z形隔离带,三疣梭子蟹生长较好,三疣梭子蟹之间的残杀率较低,养前自然培植的浮游植物有利于水质自净和大黄鱼和三疣梭子蟹生长,每亩池塘大黄...
-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葛奇伟孙斌戴广谱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产品的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毒性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水产品的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采用半致死浓度方法在毒性检测分析仪中测定发光细菌在不同浓度毒性物质的污染环境中的相对发光强度(RL);(2)以污染环境中各毒性物质的...
- 徐永健葛奇伟陆慧贤孙彬戴广谱卢光明
- 大海马越冬培育方法
- 一种大海马越冬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和措施:①进行为期9~10天的暂养并营养强化:将养殖池中培育的大海马按照规格大小转移到不同的玻璃箱中进行营养强化;②营养强化后缓慢降温,满足每12h递减1.5~2.5℃至各规...
- 徐永健孙彬戴广谱葛奇伟卢光明陆慧贤
- 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通过池塘设置有环沟和聚乙烯网片形成的Z形隔离带,三疣梭子蟹生长较好,三疣梭子蟹之间的残杀率较低,养前自然培植的浮游植物有利于水质自净和大黄鱼和三疣梭子蟹生长,每亩池塘大黄...
-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葛奇伟孙斌戴广谱
- 大海马越冬培育方法
- 一种大海马越冬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和措施:①进行为期9~10天的暂养并营养强化:将养殖池中培育的大海马按照规格大小转移到不同的玻璃箱中进行营养强化;②营养强化后缓慢降温,满足每12h递减1.5~2.5℃至各规...
- 徐永健孙彬戴广谱葛奇伟卢光明陆慧贤
- 文献传递
- 双齿围沙蚕对围塘养殖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此外,沙蚕不同的放养密度对于系统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同样,沙蚕的加入促进了养殖主要经济品种黑鲷品质的提升,鱼体体长、体重以及成活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单养鱼系统(F),最终产量达到了单养鱼(F)系统的128.33%~156.08%。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的沙蚕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效益要显著优于放养密度为15 kg/hm2的处理,而在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之间差异不大。综合两处理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22.5 kg/hm2的放养密度既可有效修复系统的沉积物环境,又能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 徐永健卢光明葛奇伟
-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放养密度围塘养殖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