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海燕

作品数:69 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6篇心肌
  • 24篇干细胞
  • 23篇心肌梗死
  • 23篇梗死
  • 21篇细胞
  • 14篇急性心肌梗死
  • 13篇冠状
  • 12篇动脉
  • 12篇骨髓
  • 12篇冠状动脉
  • 10篇胚胎
  • 10篇胚胎干细胞
  • 10篇介入
  • 9篇心肌细胞
  • 9篇预后
  • 8篇心肌梗塞
  • 8篇经皮冠状动脉...
  • 8篇梗塞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心肌梗死后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9篇武汉大学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湘南学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枞阳县...
  • 1篇兆科药业(合...

作者

  • 68篇钱海燕
  • 23篇杨跃进
  • 18篇黄觊
  • 13篇李庚山
  • 12篇张京梅
  • 12篇李志忠
  • 9篇吕菁君
  • 9篇徐红新
  • 8篇蒋雯
  • 8篇王晶
  • 6篇蒙艳斌
  • 6篇宋雷
  • 5篇俞梦越
  • 5篇周青
  • 5篇贺莉萍
  • 5篇陆敏杰
  • 5篇乔树宾
  • 5篇王茜
  • 4篇王天杰
  • 4篇林国生

传媒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疑难病杂志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心脏杂志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医药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心络超微粉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能否改善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局部微环境,从而提高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存活和移植效果。方法28头中华小型猪被分为4组(n=7),分别为对照、通心络超微粉(自AMI前3 d用药直至后4 d)、MSCs移植和通心络超微粉+MSCs联合组。AMI模型由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90 min制成,再灌注后即刻经心肌内注射DAPI标记的自体骨髓MSCs(3×107cells/动物)。在移植后1周(基线)和6周(终点),以核磁共振(MRI)检测心功能。6周后处死动物,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存活和分化、梗死周边心肌凋亡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终点时,与对照组、MSCs组和通心络超微粉组相比,联合组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并伴较多存活心肌。与MSCs移植组相比,联合组移植细胞的在体存活和成心肌分化能力均显著增强(P<0.0001)。MRI显示在基线时各心功能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终点时,和对照组相比,仅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001),室壁运动障碍节段数、梗死室壁增厚率、梗死面积和左室质量指数均显著减小(P<0.0001)。终点时,和对照组相比,在通心络超微粉组和联合组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凋亡均显著减轻(P<0.0001),SOD显著增加(P<0.05),MDA显著减少(P<0.05)。结论实验表明AMI再灌注后即刻心肌内移植自体骨髓MSCs生存和分化能力有限,未产生显著功能学获益。而围移植期使用通心络超微粉可显著改善梗死局部微环境,提高移植细胞存活和分化,并产生显著心功能获益。
蒙艳斌钱海燕黄觊王岐本谢应桂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急性心肌梗死通心络超微粉
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iTC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1年门诊或住院iTCM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首诊和随访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本特点和预后。选择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率[(77±30)次/min比(138±42)7R/min]、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705±103)ng/L比(5423±1017)ng/L]、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53±8)mm比(62±16)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8±10)%比(39±14)%]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心率[(81±18)次/min比(924-20)次/min]、NT—ProBNP[(12704-320)ng/L比(6705±1300)ng/LI、LVDdl(584-11)mm比(64±15)min]、LVEFI(42±11)%比(38±13)%]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研究组NT—ProBNP、LVDd、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研究组NYHAm-Ⅳ级49例(86.0%0),治疗后为5例(8.8%);对照组分别为59例(84.3%)、14例(20.0%),研究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研究组出现复合终点事件者9例(15.8%),而对照组为27例(38.6%),对照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即使存在基础心脏病,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时,要注意iTCM的诊断。射频消融术或药物可使绝大多数iT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显著改善,预后显著优于DCM。
钱海燕黄觊杨跃进杨艳敏张朝阳李志忠张京梅
关键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肌病扩张型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方丽钱海燕黄觊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并发慢血流、分支闭塞、支架内血栓和过敏性休克一例被引量:4
2016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间断胸闷7年"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常规术前碘过敏试验阴性,对比剂采用碘克沙醇(商品名威视派克)。术前血压100/80 mmHg(1mm Hg=0.133 kPa)。冠脉造影示:前降支(LAD)近段90%狭窄,第一对角支(D1)和D2从病变起始部和中间发出;
李向东杨跃进高立建钱杰陈珏钱海燕乔树宾
关键词:支架内血栓过敏性休克碘克沙醇前降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纳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14176例AMI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AMI合并CTO病变组(n=1235)和AMI不合并CTO病变组(n=12941)。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包括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等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合并CTO病变的AMI患者占8.7%(1235/14176)。随访2年,AMI合并CTO病变组的患者全因死亡率(9.9%vs.5.4%)和心原性死亡率(5.0%vs.2.6%)明显高于AMI不合并CTO病变组患者(P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CTO病变增加AMI患者死亡(HR=1.44,95%CI:1.02~2.03,P=0.04)和再次血运重建(HR=2.14,95%CI:1.55~2.96,P<0.01)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1.07,95%CI:1.05~1.09)和就诊时存在心力衰竭(HR=2.05,95%CI:1.36~3.09)与患者2年死亡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均<0.01),而CTO病变不是2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3,95%CI:0.93~1.90,P=0.11)。结论:合并CTO病变的AMI患者的远期死亡率和心原性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合并CTO病变的患者。高龄和就诊时存在心力衰竭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O病变并不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天杰董军乐闫森肖嫣赵延延陈舸钱海燕袁建松宋雷乔树宾杨伟宪杨进刚杨跃进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组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血运重建
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的影响
2004年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在心肌梗死的缺血心肌微环境中转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同时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将21只兔结扎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骨穿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MSCs。随机分成3组,术后2周进行心肌梗死瘢痕内移植5-溴脱氧尿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MSCs(加或不加bFGF)(MSCs组、MSCs+bFGF组),对照组注射培养基。心肌梗死手术前、手术后3d及移植后4周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处死动物取左室标本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植入细胞,并检测VIII因子相关抗原以测量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两细胞移植组左室切片中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对照组未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VIII因子阳性内皮细胞计数表明MSCs组及MSCs+bFGF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每高倍视野29±8和31±6,显著高于对照组(21±5)(F=11.971,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MSCs组及MSCs+bFGF组移植后4周射血分数显著大于对照组(F=5.850,P<0.05),两细胞移植组间上述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缺血心肌内注射MSCs可依赖组织微环境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死心肌,促进血管新生从而改善心功能。
蒋雯林国生李庚山徐红新钱海燕吕菁君王晶周青
关键词:骨髓细胞自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009~2018年北京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死亡率与医院地域位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与医院地域位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10年间北京地区54家医院行PCI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根据医院所在地域位置分为远郊医院(n=24,44.44%)及市区医院(n=30,55.56%)。同时根据年平均直接PCI的数量分为3组:低量组(n=35,总直接PCI 16846例,27.57%)、中量组(n=15,总直接PCI 22996例,37.64%)和高量组(n=4,总直接PCI 21258例,34.79%)。分析远郊医院与市区医院;低量组、中量组及高量组各组间直接PCI和择期PC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差异。结果:10年间北京地区54家医院共完成PCI 473512例,死亡1794例,死亡率0.38%;其中择期PCI 412412例(87.10%),死亡443例,死亡率0.11%;直接PCI 61100例(12.90%),死亡1351例,死亡率2.21%。远郊医院择期PCI死亡率高于市区医院(P<0.001),直接PCI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4)。在直接PCI中,低量组和中量组死亡率远郊医院均显著低于市区医院(P<0.0001);高量组死亡率市区医院显著低于远郊医院(P<0.0001)。在择期PCI中,中量组死亡率远郊医院显著低于市区医院(P=0.0438);高量组死亡率市区医院显著低于远郊医院(P<0.0001);低量组死亡率远郊医院与市区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7)。同时发现年平均直接PCI量越大的医院其直接PCI死亡率越低,高量组低于中量组,中量组低于低量组(P<0.0001);在择期PCI中高量组显著低于中量组及低量组(P<0.0001),低量组及中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6)。结论:北京市不同地域医院间直接PCI死亡率无差异,择期PCI死亡率远郊医院高于市区医院;年平均直接PCI手术量高的医院PCI死亡率低。
马文健史文册钱海燕高斯德俞梦越杨跃进
关键词:住院死亡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RI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磁共振评价经冠脉途径移植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8月龄中华小型猪14头(2...
陆敏杰赵世华蒋世良张岩吴言伶钱海燕杨跃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急性心肌梗死MRI
巴替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n=34)和安慰剂组(n=32),其中巴替非班组脱落/剔除5例,安慰剂组脱落/剔除8例。2组术中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治疗。观察2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与支架植入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观察2组术后2 d、30 d内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当(P>0.05),术后均未发生即刻慢血流事件,TIMI分级均为3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 d、30 d内均无MACE事件发生。2组术后2d内出血事件、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黄觊钱海燕李志忠张京梅王茜陶英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选门诊或住院诊治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有明确完整的复诊检查,尤其须具有首诊、治疗后1-12个月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共入选TCM患者3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优化药物治疗,11例持续经过药物控制心室率或维持窦律,2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根治心律失常。患者经过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12个月,随访时心率为(71.9±22.3)次/min,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心功能分级和脑利钠钛前体检测(NT-proBNP)均有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心腔均有显著回缩,心功能显著改善,各项参数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时有3例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复发,1例患者在院外发生猝死。结论当合并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腔扩大、心力衰竭时,要根据病史和治疗反应来确定TCM诊断。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术可使得绝大多数T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王文俊钱海燕
关键词:心动过速超声心动描记术疾病特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