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奎明

作品数:39 被引量:2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3篇痉挛
  • 9篇血管
  • 9篇微血管
  • 9篇减压术
  • 8篇血管减压
  • 8篇血管减压术
  • 8篇显微血管
  • 7篇外科
  • 7篇微血管减压
  • 7篇微血管减压术
  • 7篇面肌
  • 7篇面肌痉挛
  • 7篇肌痉挛
  • 6篇神经痛
  • 6篇显微血管减压
  • 6篇显微血管减压...
  • 6篇疗效
  • 6篇经痛
  • 5篇手术治疗

机构

  • 38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卫生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39篇赵奎明
  • 33篇张黎
  • 31篇于炎冰
  • 26篇袁越
  • 14篇张思迅
  • 14篇张哲
  • 12篇左焕琮
  • 11篇李锐
  • 10篇郭京
  • 9篇杨冬
  • 6篇刘江
  • 6篇徐晓利
  • 4篇任鸿翔
  • 4篇李放
  • 3篇刘红举
  • 3篇许骏
  • 3篇王世杰
  • 3篇陈国强
  • 2篇张小伯
  • 1篇周忠蜀

传媒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北京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i-67及TopoisomeraseⅡ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及TopoisomeraseⅡ(Topo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6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TopoⅡ的表达,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在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与TopoⅡ表达呈正相关(γ=0.83,P〈0.05)。对本组标本来源的60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随访12~23个月,其中死亡38例,肿瘤复发46例。结论 Ki-67和TopoⅡ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强度相对一致;其表达能客观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且可能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预后。
杨冬赵奎明于炎冰袁越张黎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KI-67
恶性胶质瘤化学放射线同步化治疗(附18例病例分析)
1992年
恶性胶质瘤32例,18例术后应用化学、放射线同步化治疗;14例行单纯放射线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证明,同步化治疗的近期疗效及1a、2a 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恶性胶质瘤术后行同步化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
王世杰左焕琮赵奎明张思迅钟毓斌周伟王继英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化学疗法放射线疗法
壳聚糖导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应用壳聚糖神经导引管作为神经再生室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观察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选用体重 2 0 0± 2 0g的Wistar大鼠 30只 ,手术造成右侧坐骨神经长约 12mm的缺损 ,以壳聚糖导管桥接神经缺损 ,以左侧正常坐骨神经作为对照 ,分别于术后 4、 12、 2 4周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 术后大鼠右后肢感觉、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光镜和电镜组织学检查发现术后 12周再生轴突已长过神经缺损间隙 ,2 4周再生完全 ,髓鞘化良好 ,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规则 ,导管大部分被降解吸收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术后 2 4周记录到再生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结论 壳聚糖神经导引管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再生微环境 。
于炎冰左焕琮任祖渊郭京赵奎明胡萍张黎
关键词:壳聚糖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再生
双侧苍白球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双侧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术(GPi-DBS)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双侧GPi-DBS治疗.术后对30例患者行门诊随访,采用国际通用的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量表(BFMDRS)评分,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开机,30例患者的电刺激方式均为单极刺激,电压为2.5~3.5V,平均(2.6±0.8)V;频率为60~160 Hz,平均(88.0 ±21.3)Hz;脉宽为60 ~ 185μs,平均(90.0 ±21.1)μs.21例患者在开机后1周内症状明显改善,9例患者随刺激时间延长或调整刺激参数后症状逐渐改善.3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0±7.8)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BFMDRS评分中,眼睛、口-下颌、说话和吞咽功能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仅口-下颌功能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评分降低越显著(P<0.05).患者的总体改善率为73% (26/30,P<0.05).结论 双侧GPi-DBS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田宏于炎冰甄雪克袁越张黎张思迅赵奎明李锐
关键词:MEIGE综合征深部脑刺激法苍白球内侧部
胫神经部分切断治疗脑瘫性踝痉挛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胫神经部分切断治疗脑瘫患儿踝痉挛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1年37例病儿53只足踝痉挛采用胫神经部分切断术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踝痉挛缓解,平均随访8.6个月,缓解率为94.34%(50/53)。术后发生小腿、足部感觉障碍2例,随访期间均见好转。结论 胫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患儿踝痉挛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于炎冰左焕琮张黎赵奎明郭京
关键词:脑瘫儿童手术方法
继发于脑积水的三叉神经痛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临床少见的继发于幕上脑积水的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例继发于脑积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1例脑积水合并Chiari's畸形,另4例头颅MRI示幕上脑室系统明显扩张而第四脑室形态基本正常,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本组5例患者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面部疼痛立即消失,另3例患者面部疼痛均在3d之内消失,无手术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脑室系统均恢复正常,三叉神经痛症状无复发.结论 继发于脑积水的三叉神经痛临床上罕见,对于合并脑积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首先进行脑积水的外科治疗.
刘江于炎冰赵曙虹张黎赵奎明徐晓利刘红举张哲袁越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策略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策略。方法2000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我科收治的77例首次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的面肌痉挛患者,均施行2次探查、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2次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总有...
张黎袁越赵奎明张思迅李锐
文献传递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的疗效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81例桥小脑角肿瘤,全部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骨窗直径不超过2.5cm)手术切除,其中胆脂瘤29...
于炎冰张黎袁越赵奎明张思迅李锐
文献传递
微小后组脑神经鞘瘤七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临床罕见的微小后组脑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治疗的7例临床漏诊的微小后组脑神经鞘瘤病例,总结其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舌咽神经鞘瘤5例、迷走神经鞘瘤1例、舌下神经鞘瘤1例。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轻度面瘫、声音嘶哑2例、吞咽困难1例。结论对出现后组脑神经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后组脑神经鞘瘤的可能,尽快明确诊断并积极手术治疗可获得优良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赵奎明杨冬袁越张哲张黎于炎冰
关键词:后组脑神经神经鞘瘤
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长期疗效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PR治疗的1455例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对手术后除解除下肢痉挛之外的其他伴随疗效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对1455例患者进行平均21.8个月(12~44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在统计手术解除下肢痉挛状态疗效(总痉挛缓解率为94.8%,步态功能改善率为85.6%)同时发现患者其他伴随症状的改善:流涎改善率64.5%(300/465),口运动及构音障碍改善率39.1%(135/345),上肢痉挛改善率33.3%(240/720),斜视改善率33.3%(225/675)。结论SPR在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同时可使33.3%-64.5%的患者流涎、口运动及构音障碍、上肢痉挛、斜视等伴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张哲于炎冰张黎袁越赵奎明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疗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