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大Vater壶腹部切除的根治术治疗壶腹部肿瘤
- 2002年
-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部肿瘤行壶腹部扩大切除的根治性手术的方法,以减少非肿瘤器官切除,并符合肿瘤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995-1998年手术切除的根治术的经验。经十二指肠后外侧入路,整块切除肝外胆道、胆胰管汇合部,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封闭术。胆、胰、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或胆、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并发症1例经再手术治愈。随访术后半年以上病人9例,最长生存29个月,无并发症及转移征象。结论(1)该术式符合胰十二指肠解剖关系;(2)按肿瘤治疗原则能达到广泛程度清扫;(3)初行该术式者应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李森庄冠一裴永泉李春友王建立丁伟宋钦华林开祥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
- 红外光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1996年
- 红外光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李春友李森裴永泉宋钦华(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61041)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红外光乳腺扫描作为一项对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技术,因其具备对人体无损害、无痛苦、无副作用和速度快、敏感度高等优点,而被应用于普查和对乳腺疾病的...
- 李春友李森裴永泉宋钦华
- 关键词:红外光扫描乳腺疾病
- 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和门静脉干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为提高近端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使该区域受肿瘤浸润的血管能一并与肿瘤器官同时切除,并使血管直接重建。方法本组在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对术中病人的肝蒂内门内的肠系膜上静脉干即“胰后干”(post-pancreas-trunkPPT)进行解剖学定位并进行分段测量长度及可以纵向折叠的长度,以此估计可切除的静脉长度及重新再建血管的长度。结果测量肝蒂内门静脉干104例,长度标准差男性5.8±1.99cm,女性5.5±0.81cm,优势长度大于4.5cm,男性56例占76.7%,女性25例占80.6%。胰腺钩突内段肠系膜上静脉干测量54例长度标准差男性3.7±0.77cm,女性3.5±0.64cm,优势长度大于3.0cm者,男性28例占77.6%,女性14例占77.8%。门静脉纵向折叠移动的范围在1.8~4.2cm之间,平均折叠2.2cm者(1.8~2.4)占66.3%,平均折叠2.8cm(2.5~4.2)占33.7%。切除胰十二指肠后胰腺钩突内肠系膜上静脉段纵向折叠范围平均4.0cm,最长达5.2cm。结论这二类肿瘤切除术合并受浸血管切除在一定范围是可行的,为联合区域性整块切除术提供?
- 李森宋钦华林开祥裴永泉李春友庄冠一王建立
-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
- 肝脏脉管立体构筑解剖研究及其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剥离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肝内脉管灌铸解剖和外科手术实践 ,奠定对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施行剥离切除的科学基础。方法 对 10例成年新鲜软尸体行肝脏脉管系统不同构架灌注铸型 ,观察肝内脉管系统的立体解剖。结果 在 10例灌注模型中模拟构筑出肝脏脉管立体构架的少血管区肝段。36例肝血管瘤患者中有 2 7例瘤体超过 15cm ,均按设计的手术入路与方式完成剥离切除手术。结论 第一肝门结构将肝尾状叶和方叶分隔在两个少血管的构架空间内。选择合理的解剖学手术入路可以做到将不同肝段的巨大瘤体单纯剥离切除而不伤及主要的脉管构筑关系。
- 李森李春友庄冠一杜福田丁伟赵焕芬郭学奎裴永泉宋钦华
- 关键词:脉管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瘤体肝内剥离切除术手术入路
- 胰腺钩突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附1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总结胰腺钩突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提高手术切除率的措施.方法 对10例胰腺钩突肿瘤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7例联合PV、SMV切除,3例行经典的Whipple手术.7例联合血管切除术中,5例切除静脉干长度为2.0~4.2cm,直接对端吻合成功,2例行受浸润血管侧壁切除修补术.门脉阻断时间最长40min,最短8min,未同时阻断SMA.结果 联合PV、SMV切除的7例中,有1例术后3d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未行脾静脉与SMV吻合者,术后出现大量乳糜样腹水,经治疗40d痊愈,术后存活20个月,余5例术后生存13~29个月.末联合静脉切除的3例中,2例分别存活13个月.14个月,1例已存活11.5个月至今健在,无癌肿复发.结论 胰腺钩突肿瘤具有缺乏早期症状和邻近血管早期受侵两个特点;门脉浸润不是根治手术禁忌证;联合PV、SMV切除4~5cm以内直接对端吻合是可行的.
- 李森裴永泉杜福田宋钦华庄冠一李春友王建立
- 关键词:胰腺钩突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治疗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意外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3
- 1994年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意外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宋钦华,裴永泉,林开祥(潍坊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61041)我院自1963年~1991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下简称PDR)80例,术中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损伤2例,术后发生严重或少见并发症18例,死亡7...
- 宋钦华裴永泉林开祥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损伤并发症
- 经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置入空肠的改良Child法吻合术(附3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消灭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区域性死腔的方法.方法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经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置入上提空肠,做改良Child吻合术.结果围手术期因肝衰、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2例,腹腔乳糜瘘、胆瘘各1例均治愈,其余病人均恢复顺利.结论(1)整块切除胰十二指肠的,经肠系膜血管带后间隙上提空肠,可消灭后间隙死腔.(2)在完整切除胰钩突肿瘤时可发挥作用.
- 李森李春友杜福田丁伟庄冠一裴永泉宋钦华
-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
- Vater壶腹部扩大的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对Vater壶腹部肿瘤行壶腹部扩大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 1995~ 1998年行壶腹部癌扩大的局部切除术 8例。切除范围包括肝外胆道、胆胰管汇合部、壶腹部及十二指肠降部后外侧壁乳头区。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1例。术后外压性十二指肠梗阻 1例 ,经再手术治愈。术后随访半年以上 7例 ,最长生存 2 9个月 ,无并发症及转移征象。结论 该术式虽为局部切除但可达到广泛淋巴清扫的目的 ,符合肿瘤的治疗原则。
- 李森庄冠一裴永泉李春友王建立丁伟杜福田宋钦华林开祥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外科手术局部切除壶腹部
- 壶腹周围同时癌2例
- 2000年
- 同时存在的两种不同组织来源的壶腹周围癌少见,作者收治2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裴永泉李森
- 关键词:胆管肿瘤壶腹周围癌手术治疗病理学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特点(附4例报告)
- 2000年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一罕见的肝脏良性间质性肿瘤。此病术前与肝脏恶性肿瘤难以鉴别。我院1988年2月-1997年7月间共收治4例,现报道并结合临床特点行鉴别诊断方面的讨论。
- 裴永泉李森
- 关键词:肝脏肿瘤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