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新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基因
  • 6篇产前
  • 6篇产前诊断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3篇游离DNA
  • 3篇孕妇
  • 3篇孕妇外周血
  • 3篇胎儿
  • 3篇突变
  • 3篇综合征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型心
  • 2篇血浆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16篇范新萍
  • 11篇肖白
  • 10篇刘敬忠
  • 5篇梁燕
  • 4篇丁洁
  • 4篇闫梅
  • 3篇王战勇
  • 2篇高斌
  • 2篇陈星
  • 2篇贾兴元
  • 2篇王立荣
  • 2篇岳育红
  • 1篇张璘
  • 1篇戚豫
  • 1篇袁海昕
  • 1篇孙念怙
  • 1篇裴珮
  • 1篇雷箴
  • 1篇苏畅
  • 1篇钮淑兰

传媒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分级分离方法初探
<正>目的初步探讨对孕妇外周血浆中游离DNA进行片段差异性分级分离达到富集胎儿DNA的方法。方法抽取孕中期孕妇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提取血浆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回收<400bp、400-1000bp...
范新萍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汉族群体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调查华北地区汉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和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和五色荧光复合扩增的方法,检测597名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基因型。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所检测的15个STR遗传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均超过0.62,15个基因座的个体识别力在0.802-0.967之间,非父排除率在0.320~0.697之间,匹配概率在0.033~0.198之间。15个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999以上,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99571,累积匹配概率为8.93×10^-18。结论联合检测15个基因座可为亲缘鉴定和个体识别提供可靠的法医学证据,这15个STR基因座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法医物证学检验。
范新萍丁洁梁燕肖白周艳刘敬忠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
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四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及其在血友病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调查中国人群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含子1、24、13和22中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多态性,建立单管四重荧光PCR方法以用于血友病A的基因诊断。方法采用单管四重荧光PCR扩增220名无血缘关系女性FⅧ基因内含子1、24、13和22内的STR片段,用ABBIO型基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片段长度,DNA测序检测二核苷酸重复数。用上述方法对96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结果STR1、STR24、STR13和STR22分别检出7、9、10和7种基因型;多态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s,HC)分别为0.3789、0.4055、0.5239和0.4713;杂合度分别为34.55%(76/220)、38.18%(84/220)、49.55%(109/220)和43.64%(96/220)。对96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STR1、STR24、STR13和STR22的单独可诊断率分别为38.54%(37/96)、38.54%(37/96)、54.17%(52/96)和42.71%(41/96),联合4个位点的可诊断率达79.17%(76/96)。结论采用单管四重荧光PCR同时检测4个STR位点,具有高效、简单快速的特点,是基因连锁分析进行血友病A基因诊断的有效方法。
闫梅梁燕范新萍丁洁肖白刘敬忠
关键词:血友病A微卫星重复多态现象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突变的筛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研究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主要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beta—myosin heavy chain gene,MYH7)突变,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3个HCM家系成员的MYH7基因3~23号外显子及附近上下游序列采用DHPLC及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个家系中发现MYH7基因14号外显子中存在Thr441Met突变,该突变曾经在一莱思远端肌病患者中发现,而在中国人中是首次发现。另外两个家系也发现有不同位点的突变。结论 MYH7基因在HCM家系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不同突变基因型以及基因突变携带个体在临床表型上有所差异。采取基因突变检测和分析,有利于HCM家族成员的诊断、患病风险预测及疾病早期预防和治疗。
冯秀丽范新萍杨忠伟杨福辉
关键词:肌球蛋白重链突变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分级分离方法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对孕妇外周血浆中游离 DNA 进行片段差异性分级分离达到富集胎儿 DNA 的方法。方法抽取孕中期孕妇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提取血浆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DNA 片段,回收<400bp、400-100...
范新萍肖白丁洁刘敬忠
关键词:产前诊断
文献传递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孕中晚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具备产前诊断指征且接受羊膜腔穿刺的孕妇343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比较二者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结果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同时检出了染色体数目异常14例,核型分析额外检出嵌合体1例和平衡易位3例,CNV-seq额外检出7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17例临床意义未明变异,CNV-seq的异常检出率(11.37%,39/343)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5.25%,18/343),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者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为12.54%(43/343)。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中,单独及合并无创产前筛查异常者的异常检出率最高(61.54%,8/13),单独超声异常者的异常检出率为14.04%(8/57),单独高龄者的异常检出率较低(7.69%,15/195)。具有两项及以上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异常检出率并不比仅有一项高危因素的孕妇高(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NV-seq技术各具优势,二者的检测结果可以相互印证。在染色体低比例嵌合、平衡易位及倒位等方面,染色体核型分析更具优势,而CNV-seq可以检出微缺失、微重复,弥补核型分析的不足;但在临床上要依靠大量数据的积累和对最新文献的跟进,尽可能减少临床意义未明变异报告的产生。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可降低漏诊率,有效提高产前诊断的质量。
范新萍岳育红龚丽芸曹广明唐国栋马红艳路军丽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病核型分析
使用偏爱密码子大幅度提高苯丙氨酸脱氨酶在食品级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6年
为获得苯丙氨酸脱氨酶(PAL)在食品级乳酸乳球菌中的高效表达,将欧芹palcDNA(palnat)及根据乳酸乳球菌偏爱密码子设计人工合成的pal基因(palart)重组并转化到两种乳酸乳球菌NICE诱导表达系统中,测定基因工程菌表达PAL酶的量及活性,对比分析密码子偏爱性对乳酸乳球菌表达外源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乳酸乳球菌NICE表达系统中,使用偏爱密码子均可显著提高PAL酶的表达效率,使NZ9000/pNZ8048表达系统表达量提高22.23倍,NZ3900/pNZ8149系统提高35.90倍。此研究获得了安全高效表达PAL,可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的基因工程菌。
陈星高斌贾兴元苏畅吕月平王战勇范新萍肖白刘敬忠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密码子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与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主要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beta—myosin heavy chain gene,MYH7)的突变位点,探寻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扩增3个HCM家系成员的MYH7基因第3、5、7~9、11~16、18~23外显子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分析,应用软件与标准序列比对,确定可能的突变位点。结果发现其中1个家系MYH7基因第14外显子存在Thr441Met突变,正常对照组相同位置未见异常。3个家系均发现多个同义突变位点。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MYH2基因Thr441Met突变,该突变位于β-肌球蛋白重链头部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可能是HCM的致病突变。HCM具有遗传异质性,多种因素可能参与其发生和发展过程。
范新萍杨忠伟冯秀丽杨福辉肖白梁燕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分级分离方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DNA片段差异性分级分离法对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富集的效果。方法取孕中期孕妇静脉血5ml,分别提取血浆中游离DNA和白细胞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回收<400、400~1000、1000~3000bp部分凝胶中的DNA,扩增1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遗传标志位点,同时扩增和检测孕妇白细胞基因组DNA和胎儿羊水细胞基因组DNA作对照,然后,用ABI310基因分析仪检测。结果共检测3例孕妇外周血标本48个STR位点,其中有意义位点(即胎儿父源性等位基因可与孕妇等位基因区分的STR位点)31个。从血浆总DNA、<400、400~1000和1000~3000bpDNA组中成功检测到胎儿等位基因的位点数占有意义位点数的百分比分别为6.45%、29.03%、38.71%和9.68%,各组检出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2,P=0.004),而<400和400~1000bpDNA组成功率较高。结论孕妇血浆DNA中短片段组分(<1000bp)胎儿DNA含量相对较高,有望应用于无创性胎儿产前诊断。
范新萍肖白丁洁刘敬忠
关键词:血浆DNA胎儿DNA产前诊断
多重探针连接依赖式扩增快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评价多重探针连接依赖式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的12例21三体、1例(45,X)、1例(47,XYY)患者,8名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和4例21三体胎儿脐带血标本及1例21三体胎儿羊水、7例核型正常胎儿羊水,共计34份样本。提取外周血或脐带血基因组DNA,羊水标本蛋白酶K消化获得细胞裂解液,采用MLPA技术检测34份标本13、18、21、X和Y染色体拷贝数的变化。结果48h内即可完成样本分析。除1份离心后含大量红细胞的羊水标本经MLPA分析后提示(69,XXY)或母血污染外,其余33份外周血、脐带血或羊水标本报告均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临床符合率97.1%。正常二倍体标本Ratio值除Y染色体相对拷贝数变异略大外,其余均接近于1.0。经单因素方差分析,21三体和正常二倍体标本的Ratio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906,P=0.000)。结论高灵敏度MLPA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数据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自动化,是诊断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可靠方法。
范新萍王立荣肖白刘敬忠高淑英张璘张颖顾莹
关键词:非整倍体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