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迪乐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静脉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B细胞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老化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抑制物
  • 1篇溶酶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激光
  • 1篇曲张
  • 1篇全细胞
  • 1篇全细胞膜片钳
  • 1篇主动脉

机构

  • 5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王迪乐
  • 4篇何涛
  • 4篇屈碧辉
  • 3篇胡敏
  • 2篇蔡威
  • 1篇李宁
  • 1篇胡敏
  • 1篇杨军辉
  • 1篇喻莉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CD19+CD24hiCD38hiB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T细胞、IFN-γ+CD4 T细胞和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采用CFSE染色方法检测CD19+CD24hiCD38hiB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19+CD24hiCD38hiB细胞与CD4 T细胞共孵育后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 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AAA患者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亦升高(P<0.01);AAA患者与HC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能力,而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B细胞不具有此功能。结论 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分泌的能力增强,最终导致AAA的发生和发展。
屈碧辉蔡威何涛胡敏王迪乐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外周血CD4T细胞调节性B细胞
肝硬化对腹部手术的影响分析及处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腹部手术的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手术治疗的73例腹部疾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着重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4例患者(46.6%)出现并发症,7例患者(9.6%)死亡,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是肝功能不全(12.3%)。患者年龄、术前白蛋白、肌酐、凝血功能、腹水、并存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腹部疾病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术前并存病,提高白蛋白水平,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可能会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宁喻莉杨军辉王迪乐
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与模型组(n=50),模型组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钳夹联合后肢石膏制动诱导后肢DVT,并分别在造模后2、5、10、15、25 h各处死10只大鼠取材,观察股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股静脉内皮组织IL-6 mR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2 h未见血栓形成,但从5 h开始出现血栓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逐渐增多。模型组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的IL-6 mRNA水平在造模后逐渐升高,于15 h达高峰;模型组大鼠血清IL-6、PAI含量变化情况与IL-6 mRNA变化一致,但血清tPA浓度变化则与前两者相反。模型组以上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鼠DVT过程中IL-6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PAI的产生、抑制tPA的活化来促进血栓的形成。
屈碧辉何涛胡敏王迪乐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白细胞介素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传统剥前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对比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对比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三种方法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各抽取72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编入激光组、旋切组与对照组。激光组采用腔内激光灼闭术,旋切组采用曲张静脉旋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术。对比三组患者手术疗效、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旋切组手术时间最短,其次为激光组,对照组手术时间最长;激光组与旋切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激光组及旋切组切口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旋切组手术费用最高,其次为激光组,对照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激光组及旋切组(P<0.01);旋切组皮下血肿发生率高于激光组与对照组(P<0.05);激光组皮下硬节发生率高于旋切组及对照组(P<0.05);旋切组及激光组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激光组及旋切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灼闭术与静脉旋切术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少、恢复快的优势,但腔内激光灼闭术术后易出现皮下硬节及皮肤感染异常,静脉旋切术术后易出现皮下血肿,且手术费用较高。传统剥脱术具有手术费用低、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但手术时间长、切口较多,对曲张静脉属支清除不够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
何涛屈碧辉胡敏王迪乐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
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与正常健康人90例,分离培养人T淋巴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检测Kv通道电流情况,同时对Kv 1.3通道m 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建立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体系,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检测。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淋巴细胞Kv峰值电流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淋巴细胞Kv1.3通道m RNA与蛋白表达相对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不转染si RNA的阴性对照相比,转染si RNA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管老化多伴随有T淋巴细胞Kv钾电流学特征的改变与Kv1.3钾通道核酸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能够部分抵消血管老化的作用。
屈碧辉蔡威何涛胡敏王迪乐
关键词:T淋巴细胞KV血管老化全细胞膜片钳SI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