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内膜残端修剪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内膜残端修剪钳,它涉及一种内膜残端修剪钳。包括持柄和交叉轴,两个持柄的中前端通过交叉轴铰接,持柄的尾部通过弹力片连接;所述的持柄的头端为轻度弧形,宽度为2‑4mm,头端的边缘锐利适...
- 王亮王维白丽丽叶迅赵元立王嵘孙振楠刘世迎王溪崔小鹏刘晓智
- 爆炸致急性颅脑创伤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探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爆炸致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神经重症病区收治的8例"8.12"天津港爆炸致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各征象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8例患者在综合救治后全部恢复良好,6个月后GOS评分全部为5分。结论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早期的手术干预、多学科协作、神经重症的监护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
- 赵玉军任文博颜荣陈聪王维白斌赵凡
- 关键词:爆炸伤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
- 42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随访3个月至1年,预后良好12例(28.6%),中残12例(28.6%),重残10例(23.8%),植物生存者3例(7.1%),死亡5例(11.9%),存活37例。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王维任文博陈聪颜荣赵玉军刘振林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
- 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室出血患者58例,其中行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25例(A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33例(B组),对比两组术后颅内压、1周时GCS、带管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3周时GOS。结果 A组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B组,术后1周GCS及3周时GOS高于B组,P均<0.05。结论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 李罡苏治国颜荣王维陈聪刘振林
- 关键词:脑室出血显微外科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 神经内镜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术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采用3D-Slicer软件+手机软件定位血肿,于内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CT观察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继发性脑水肿和吸入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Glasgow预后分级评价预后、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术后CT显示血肿清除率> 85%,无一例出现继发性脑积水;6例(10.71%)并发肺部感染、1例(1.79%)发生再出血。术后8个月时,恢复良好11例(19.64%)、轻残27例(48.21%)、重残15例(26.79%)、植物状态生存3例(5.36%),无死亡病例;BI评分> 60分30例(53.57%)、40~60分8例(14.29%)、20~40分15例(26.79%)、0分3例(5.36%)。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可复制性强、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所需设备易获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怀鹏王溪王维许振喜陈镭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神经外科手术
- 早期气管切开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术后早期(术后12 h内)行气管切开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照组在术后12 h后行气管切开并常规雾化治疗,观察两组肺部感染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入住NICU时间、伤后3个月GOS评分、伤后3个月生存率及0 h、48 h、7 d的PO2/FiO2、呼吸指数(R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率低,感染控制率高,感染控制时间短,入住NICU时间短,术后7 dPO2/FiO2高、RI低(P均<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率,增加感染控制率,对此病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
- 任文博王维赵玉军史万超刘振林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异丙托溴铵
- 早期肠内营养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88例入院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早期组),32例入院48 h后接受肠内营养(延迟组),比较两组院内继发感染发生情况、入住NICU时间、致残率和院内病死率.结果 两组共20例出现院内死亡,早期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入住NICU时间、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均<0.01).早期组入院后第14天血清CRP水平低于延迟组组(P<0.01).入院后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与入住NICU时间、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2、0.380,P均<0.01).120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1例,与生存者相比,在梗死灶最大面积、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者行早期营养支持所占比例大于院内死亡者(P<0.01).早期肠内营养(OR=0.231,95% CI:0.073 ~0.813)、医院获得性肺炎(OR=5.192,95% CI:1.823~18.956)和入院时GCS(OR=1.478,95% CI:1.159 ~1.899)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 任文博王维苏治国史万超刘振林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脑卒中
- 胶质瘤术中肿瘤边界确认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侵袭性强,在其生长过程中经常向周围正常脑组织侵袭形成难以检测的肿瘤边界,最大安全限度地切除肿瘤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了术中更接近胶质瘤的浸润边界,胶质瘤术中检测技术不断更新,在分辨率、便携性及时间成本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劣。本文对现已应用临床或临床前研究的多种术中边界确认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综述。
- 王维陈聪王亮
- 关键词:胶质瘤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的预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的手术时长为(132.8±32.9)min(90~190 min)。术后24 h的血肿清除率为(80.6±10.6)%。1例术后再次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GOS为(3.2±1.1)分(1~5分),mRS为(3.6±1.6)分(1~5分)。随访期间发生脑积水1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操作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远期脑积水发生率低的优点。
- 王亮王维怀鹏陈聪王溪贺伟光赵新亮高飞陈镭
- 关键词:脑室基底神经节
- CD133^+与CD133^-胶质瘤体内再移植性征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CD133+和CD133-胶质母细胞瘤体内再移植的细胞性征。方法:剥离26只CD133+和2只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致瘤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分成4份,第1部分肿瘤块制作成冰冻切片,原位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从第2部分组织块中提取细胞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录因子Oct4和Sox2、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生成因子2(Ang-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第3部分组织块剪碎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取第4部分肿瘤组织进行去胸腺裸鼠皮下再移植,检测成瘤率。结果: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所致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4.37±0.74)%,低于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所致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11.1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组织Oct4、Sox2、PCNA、EGFR、Ang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相对较高;CD133+和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所致肿瘤中CD13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47±0.67)%和(0.44±0.14)%,两者致裸鼠皮下成瘤率分别为10/10和4/10。结论: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所致肿瘤较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所致肿瘤具有更高的恶性表型,两者体内再移植后成瘤率提高。
- 刘晓智赵玉军姜忠敏杨彬王亮王维刘振林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CD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