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抗IBDV VP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鉴定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弱毒Gt株,并与Tj强毒株共同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3次筛选克隆,获得8株具有分泌抗IBD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8株单抗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方面的鉴定。间接ELISA显示获得的8株单抗只与IBDV有特异性的反应,Western-blotting表明,部分单抗能够特异地与Sf9细胞表达的VP2蛋白反应;中和试验表明8株单抗均具有中和活性,而且有3株中和效价在26以上。研究推测,8株单抗中有2株针对的表位为构象依赖性,其余6株单抗所针对的为线性中和性表位。
- 程宇高宏雷高玉龙简子健余嘉玲王晓燕王笑梅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
- 中国部分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病学调查被引量:15
- 2009年
- 为调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流行情况,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采集法氏囊病料,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0株,运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表明,20株分离毒株中有19株具有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A、256I、294I和299S,与我国IBDV超强毒Gx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6.7%~99.4%,推导氨基酸同源率在98.2%~1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有分离毒株具有共同的祖先。
- 宇文延青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杨金雨王晓燕秦立廷林欢李俊山刘伟李铁强邓小芸王笑梅
-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超强毒株
- IB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和基因功能研究
- 克隆了IBDV Gt株的全基因组和F9代毒的VP2并进行序列分析。首次用新颖的思路构建了RNA polymerase Ⅱ介导的IB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研究了VP2、VP3、VP4的功能,对进一步了解IBDV的结构与功...
- 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邓小芸步志高王晓燕秦立延王笑梅
- 关键词:IBDV反向遗传操作嵌合病毒基因功能
- 文献传递
- IB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和基因功能研究
- 克隆了 IBDV Gt 株的全基因组和 F9代毒的 VP2并进行序列分析。首次用新颖的思路构建了 RNA polymerase Ⅱ介导的 IBDV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研究了 VP2、VP3、VP4的功能,对进一步了解 ...
- 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邓小芸步志高王晓燕秦立廷王笑梅
- 关键词:IBDV反向遗传操作嵌合病毒基因功能
- 文献传递
-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3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vp3基因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8Ku。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与CIA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
- 陆桂丽王笑梅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王晓燕
-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3基因原核表达
-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Gt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一步法长距离RT-PCR克隆了IBDV Gt株全基因组,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在IBDV 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且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了IBDV真核表达载体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为IBDV新型高效拯救平台的构建及基于此的病毒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 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邓小芸张宁王晓燕王笑梅
- 关键词: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核酶真核表达载体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Gt株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tI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IBDV感染性克隆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共转染DFI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研究。【结果】构建的IBDV感染性克隆可在DFI、Vero/E6、Vero/P12等3种细胞上高效拯救出病毒。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镜等均检测到了拯救的IBDV,且存在分子标签。拯救毒在CEF上能产生特有的砂砾状CPE,且TCID50与亲本毒差异不显著,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结论】构建的RNA聚合酶ⅢBDV拯救系统高效、稳定、简便、经济,且具有良好的细胞普适性。
- 祁小乐高宏雷高玉龙邓小芸步志高王晓燕王笑梅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性分子克隆病毒拯救核酶
-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 2007年
- 以原核表达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3次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融合细胞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检测;阳性细胞株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后,获得7株分泌抗CIAV VP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384、3C9、3D7、3D10、4G11、4G7和5C6。7株杂交瘤细胞免疫小鼠的腹水及其细胞培养液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是2.0×10^6、2.5×10^5、1.0×10^6、2.0×10^5、2.5×10^4、1.5×10^6、1.0×10^5和1.5×10^2、1.0×10^2、2.5×10^2、2.0×10^2、0.5×10^2、2.5×10^2、1.5×10^2。7株融合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98~102条,与其他禽类病毒和MSB1、Sf9细胞无交叉反应,说明这7株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 陆桂丽高玉龙高宏雷冉多良王晓燕王笑梅
-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间接ELISA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