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炤

作品数:27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川崎
  • 14篇川崎病
  • 9篇患儿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球蛋白
  • 4篇疗效
  • 4篇淋巴
  • 4篇免疫
  • 4篇患儿血清
  • 3篇调节性
  • 3篇幼年
  • 3篇幼年特发性
  • 3篇幼年特发性关...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关节炎
  • 3篇紫癜
  • 3篇节性
  • 3篇发病

机构

  • 27篇江西省儿童医...
  • 5篇江西省中西医...
  • 3篇南昌市第二医...

作者

  • 27篇段炤
  • 9篇邹峥
  • 7篇徐琨
  • 6篇彭宇
  • 5篇邓宇虹
  • 4篇李琳
  • 4篇刘小惠
  • 3篇王智
  • 3篇林智平
  • 2篇徐汉云
  • 1篇朱友荣
  • 1篇韩菲
  • 1篇陈媛媛
  • 1篇晏长红
  • 1篇徐坤
  • 1篇梁昌达
  • 1篇陈强
  • 1篇蒋曼
  • 1篇刘洪
  • 1篇康辉

传媒

  • 8篇江西医药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17次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分析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期KD患儿52例,同龄健康儿童34例.KD患...
段炤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川崎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分析Treg/Th 17细胞比例失衡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52例,同龄健康儿童34例.KD...
段炤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川崎病
托珠单抗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2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JIA患儿24例,sJIA患儿均接受托珠单抗注射液+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活动性关节炎的关节数目、活动受限的关节数目、医师及患儿对疾病总体评价、健康问卷调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美国风湿病学会儿科标准(AcRPed)30、50、70达标率等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JIA患儿托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第4周与治疗前比较,白细胞计数[(15.1±2.7)×10^9/L比(24.2±3.5)×10^9/L]显著下降,血红蛋白[(110±12)g/L比(98±10)g/L]显著上升,血小板[(277±73)×10^9/L比(368±62)×10^9/L]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8、-3.76、4.65,均P〈0.05);治疗后第8、12周与治疗后第4周比较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第4周EsR较治疗前[(25±12)mIn/1h比(75±15)mIn/1h]、cRP[(20±13)mg/L比(64±18)mg/L]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71、26.78,均P〈0.05);治疗后第8、12周下降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第4周AcRPed30、50、70达标率分别为82%、74%、68%,第8周为90%、82%、78%,第12周为98%、93%、92%,达标率持续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1、7.29、8.86,均P〈0.05)。治疗后第12周患儿血清IL-6水平为(10.8±2.5)ng/L,与治疗前[(12.7±3.0)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P〉0.05)。结论托珠单抗注射液治疗sJIA效果显著,能在短期内改善sJIA的各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且安全性好。
段炤林智平徐琨邓宇虹彭宇李琳邹峥
关键词: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实验室常见指标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比较川崎病(KD)急性期和感染性发热患儿的实验室指标,探讨实验室常见指标对K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150例KD患儿(KD组)及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对照组)的血常规、生化等常见临床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D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OR值对独立危险因素赋值建立评分模型,对预测结果及评分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KD的诊断价值。结果KD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312×10^9/L、ESR≥30.2 mm/h、NLR≥3.22和PLR≥82.00是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和0.912,高于PLT和ESR的0.672和0.686。通过对PLT≥312×10^9/L和ESR≥30.2 mm/h赋值1分,NLR≥3.22和PLR≥82.00赋值2分,建立评分模型,以总分4分为截断值,其鉴别KD和感染性发热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和81.3%。结论新评分模型对于鉴别诊断KD和感染性发热具有良好的效果。
彭宇段炤王智康辉蒋曼李琳邹峥刘小惠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发热健康状况指标
玉屏风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血清IgA、IgE、IgG和CD3^+、CD4^+、CD8^+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疗程均为2周,30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组。3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行IgA、IgE、IgG水平和CD3^+、CD4^+、CD8^+淋巴细胞数的检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IgA和IgE都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IgG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IgA、Ig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此2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显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玉屏风颗粒能有效纠正疾病的免疫紊乱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段炤林智平徐琨邓宇虹刘小惠
关键词:玉屏风过敏性紫癜疗效免疫功能
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玉屏风颗粒在调节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作用以及治疗HSP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初发的50例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各25例,疗程2周。25名同年龄段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玉屏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其相关因子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reg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但常规治疗组患儿Th17、Treg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玉屏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显著的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和Treg细胞减少。玉屏风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h17细胞及IL-17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增加HSP的疗效。
段炤林智平彭宇徐琨邓宇虹王智李琳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过敏性紫癜TH17TREG中成药疗法肌衄
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谷胱甘肽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确切。
林智平邓仰刚姜凌熊萍香杨德平段炤
关键词:疏肝健脾法外治法非酒精性脂肪肝
白细胞介素-17与几种常见的小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IL-1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促炎作用,其与小儿常见的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关。现将近年来关于IL-17的结构、信号转导、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作一综述。
段炤邹峥邹大卫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
IL-17、IL-10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中浓度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期及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的水平,并与同期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亚急性期KD患儿组(P<0.01);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而亚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IL-17是一种强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10是一种抑炎细胞因子,二者血清水平的变化提示它们分别在KD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L-17和IL-10的水平为K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段炤邹峥
关键词:川崎病急性期白介素17白介素10
IL-17、IL-10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期及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
段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