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经腋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方法 我院静脉通路中心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13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n=687)利用超声评估血管,并在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n=682)采用体表定位法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记录并比较两组穿刺用时,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7.8±2.2)min与(8.4±1.7)min,P=0.000],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0% (659/687)与 81.7%(557/682),P=0.000],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异位率低于对照组[0.6%(4/687) 与 3.7%(25/682),P=0.000;0.6% (4/687) 与 2.1%(14/682),P=0.017]。结论 超声引导经腋静脉置管较传统体表定位法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针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置管过程中还可观察导管的走向,及时纠正导管异位,提高了中心静脉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徐稼轩王宏志任宏沈艳芬董静李青
- 关键词:超声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 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应用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置人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33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旁通过Seldinger穿刺技术,将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在观察起搏信号情况下送入右心室,通过测定阈值及QRS波群形态确定电极位置,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器工作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3例患者穿刺均获得成功,32例起搏成功,1例发生电-机械分离.起搏阈值均〈0.9 V,持续时间12.47~161(67.05±34.48)h,起搏电极位于心尖部23例,右室流出道1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床旁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及手术,并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 董军李青王瑶王宏志
- 关键词:手术期间
- 进展期乳腺癌诊疗指南(ABC1)和CABC1讨论摘要
- 李惠平王涛修典荣李青邸立军郭卫东苏乌云宋国红姜晗防袁芃Hope.S.Rugo张瑾张频刘荫华李波李席如杨俊兰耿翠芝
- 关键词:乳腺癌诊疗指南
- 质粒转染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细胞系T47D稳定转染,探讨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软琼脂内克隆形成率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一株转染细胞系(pcDNA-4)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在形态上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胞在软琼脂内的克隆集落形成率显著增高,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显著增强。结论质粒载体DNA稳定转染,可能通过与宿主染色体随机整合,引起多种细胞生物学特性改变。
- 李青李金锋董彬李吉友陆爱萍
- 关键词:稳定转染质粒乳腺癌
- 肿瘤患者术后严重肺栓塞(附14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严重肺栓塞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肿瘤术后发生的有严重症状、经过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观察肺栓塞的治疗效果。结果 14例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严重肺栓塞的平均时间(3.71±2.81)d(1~12 d),其中8例伴有下肢静脉血栓(57%);14例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 d后复查CTPA及血管超声,10例患者血栓范围有所减少,4例血栓进展;抗凝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出血2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HIT)1例。结论肿瘤术后发生严重肺栓塞是围手术期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血栓的大小,抑制血栓的进展。
- 董军李青王宏志
- 关键词:肿瘤术后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