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

作品数:55 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2篇幽门螺
  • 31篇螺杆菌
  • 30篇幽门螺杆菌
  • 12篇黏膜
  • 12篇胃黏膜
  • 9篇体外
  • 9篇耐药
  • 7篇幽门螺杆菌感...
  • 7篇螺杆菌感染
  • 7篇抗菌
  • 7篇杆菌感染
  • 6篇体外抗菌
  • 6篇阿司匹林
  • 5篇耐药菌
  • 5篇耐药菌株
  • 5篇菌株
  • 5篇抗生素
  • 5篇溃疡
  • 4篇蛋白
  • 4篇提取物

机构

  • 55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白山市中心医...

作者

  • 55篇李江
  • 22篇胡伏莲
  • 17篇成虹
  • 15篇王蔚虹
  • 10篇张学智
  • 7篇高文
  • 6篇刘新光
  • 6篇谢鹏雁
  • 6篇刘建湘
  • 6篇梁文郁
  • 6篇李超波
  • 4篇李宁
  • 4篇王淑君
  • 4篇帅晓玮
  • 4篇褚云香
  • 3篇迟雁
  • 3篇刘正新
  • 3篇戴芸
  • 3篇王静
  • 3篇王化虹

传媒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2014中华...
  • 3篇The 14...
  • 3篇中华医学会北...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羟色胺_4受体在调节应激大鼠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血浆 5 羟色胺 (5 HT)水平的改变 ,探讨 5 HT4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束缚应激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及对血浆 5 HT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32只 ,分为对照组、应激组、5 HT4受体激动剂 (1mg/kg替加色罗 ,腹腔注射 )组和 5 HT4受体拮抗剂 (3mg/kgGR11380 8,腹腔注射 )组。以直肠内球囊扩张 (0 .4~ 1.2ml)时腹壁收缩情况代表其内脏敏感性 ,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腹壁收缩情况 ;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5 HT水平。结果 束缚应激2h后 ,应激组大鼠在各个容量直肠扩张时的腹壁收缩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0 .4ml:10 .0 0± 3.74比 6 .5 7± 1.4 0 ;0 .8ml:16 .75± 2 .92比 11.86± 3.4 4 ;1.2ml:19.5 0± 4 .2 4比 14 .86± 3.19;P <0 .0 5 ) ;应激组大鼠血浆 5 HT水平的增幅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15 4 .6 0± 19.4 3比 97.75± 17.95 ,P <0 .0 0 1)。在 0 .4~ 1.2ml不同容量的直肠扩张时 ,5 HT4受体激动剂组的腹壁收缩次数依次为 5 .86± 2 .34、10 .5 7± 3.2 6、12 .14± 2 .91;5 HT4受体拮抗剂组依次为 3.80± 1.4 8、11.4 0± 3.2 9、12 .4 0± 2 .0 7,均较应激组显著减少 (P <0 .0 5 ,P <0 .0 1)。两者均明显降低了应激组大鼠血浆 5 HT水平的?
迟雁刘新光李江
关键词:内脏敏感性受体激动剂应激雄性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查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方法(Helicobacter pylori stool Antigen HpSA)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对303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染色和培养检测Hp,以三项检查中至少两项阳性或Hp培养检测阳性者判定为Hp感染作为“金标准”。结果;“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182例,阴性121例。“金标准”阳性的182例中176例HpSA检测阳性,阴性的121例中100例HpSA检测阴性,HpSA敏感度为96.7%(176/182),特异度为82.6%(100/121)。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的非侵入性诊断Hp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李江成虹胡伏莲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粪便检验
荆花胃康胶丸对Hp的体外抑菌实验
黄星涛张学智李宁成虹李江胡伏莲
系列新化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合成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新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希望能寻找出在体外,尤其是对耐克拉霉素的幽门螺旋杆菌菌株也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加入特制选择性培养基,用多点接种仪(Denley A400)将细菌接种于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皿表面。接种后将培养皿置于37℃微需氧环境培养2 3 d观察结果,以无菌生长的平皿培养基中所含药物最低浓度为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ry Concentration,MIC)。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药物间抗菌活性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测试30个样品及3个对照药物对10株临床分离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株及HP标准菌株ATCC11637的体外抗菌活性,其中H-2-24、H-2-67、DH-004的MIC90分别为8、8、8μg/ml,较其他样品的MIC90小2 5倍,显示出这3个样品对大部分的受试菌株都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结论发现受试样品H-2 67对临床分离幽门螺旋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优于对照药物克拉霉素。
杨柳张淑华欧真蓉陈红李江胡伏莲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抗菌活性体外实验
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的影响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粘膜损伤和溃疡形成的两大主要因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存时的致病机理尚未明确。本研究在既往研究...
高培培王蔚虹王静李江胡伏莲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阿司匹林塞来昔布
清热化湿方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清热化湿方(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杀菌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化湿方组、西药三联组(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短期免疫抑制联合经口感染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小鼠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通过快速尿素酶(RUT)及组织学染色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程度和胃黏膜炎症情况;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NF-κB p65、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模型对照组0/10、清热化湿方组3/10、西药三联组7/10。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定植量显著增加,存在局部炎症细胞聚集;西药三联组幽门螺杆菌呈局部少量聚集,多数无炎症细胞浸润;清热化湿方组幽门螺杆菌在局部聚集相对较多,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西药三联组和清热化湿方组Il1b、Il8、Tnfa、Nfk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西药三联、模型对照、清热化湿方3组间NF-κB p65核/浆光密度比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清热化湿方对感染小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作用有限,但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炎症。清热化湿方组与西药三联组Il1b、Il8、Tnfa和Nfkb p65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表达趋势较为相似,可能与蛋白水平抑制所致的负反馈作用相关,从而影响炎症的发生。
于靖叶晖李宁李江陈瑶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清热化湿方根除率炎症炎症因子
不同胃黏膜病变的细胞增殖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研究胃黏膜不同病变时细胞增殖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寻找有效的生物学指标来预测和早期诊断胃癌。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0例肠上皮化生(IM)、22例异型增生(DYS)、22例早期胃癌(EGC)和26例进展期胃癌(AG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和TGFβR Ⅱ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相应于CSG、CAG、IM、DYS、EGC和AGC不同的胃黏膜病变,PCNA和EGFR的表达递增(P<0.0001),TGFβR Ⅰ(P=0.007)和TGFβR Ⅱ(P<0.0001)的表达递减。PCNA标记指数在DYS时高于CSG、CAG和IM,低于EGC和AGC,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01);EGFR在IM和DYS时比CSG和CAG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01);TGFβR Ⅰ在EGC和AGC时明显下降,与CS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7);TGFβRⅡ在AGC时明显下降,与CSG、CAG、IM、DYS及EG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13001)。EGFR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TGFβR Ⅰ和TGFβR Ⅱ与PCNA分别呈负相关,TGFβR Ⅰ和TGFβRⅡ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的胃黏膜病变中,DYS是细胞增殖水平发生变化的关键环节;EGFR的升高和TGFβR的下降可能通过对细胞增生水平的调节促进胃癌的发生。
刘正新陈宝雯杨桂彬柳平张希全李江贾博琦
关键词:胃黏膜病变细胞增殖胃癌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增殖细胞核抗原
gyrA基因突变在幽门螺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中的分布
王丽惠成虹李江胡伏莲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GYRA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改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Okabe氏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随机将模型动物分为模型、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硫糖铝组,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d。给药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溃疡面积和溃疡指数,测定溃疡组织黏膜缺损宽度及再生黏膜厚度,并定量检测胃组织的的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所有给药组均能够降低黏膜肌层缺损宽度,提高再生黏膜厚度,提高大鼠胃组织6-keto-PGF1a的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组相比,大剂量组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七胃痛胶囊能提高溃疡大鼠胃黏膜愈合程度,并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提高胃组织的6-keto-PGF1a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张学智李超波梁文郁李江
关键词:胃黏膜损伤复方田七胃痛胶囊6-酮-前列腺素F1A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保护溃疡大鼠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探讨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主要由三七、延胡索、香附、白芍等药物组成,有理气化瘀、温中健脾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其它胃粘膜损伤性疾病。我们前期的动物实验表明: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能减小溃疡大鼠胃黏膜的溃疡面积...
张学智李超波梁文郁李江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