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涛 作品数:138 被引量:281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年龄因素对老年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的影响 2021年 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指发生于有心肌器质性改变基础上的室速,发作时常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是引起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器质性室速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等)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法洛四联症)修补或矫正术后。 廖洪涛关键词:年龄因素 心肌疾病 器质性心脏病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和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36例,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采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手术结束时对心律仍为心房颤动者行同步直流电心脏复律。结果完成“解剖学”环形消融线256条,其中58.6%达到电隔离肺静脉的终点,经寻找缝隙补充消融后最终248条(96.9%)消融线达到终点。手术时间(231±45)min、X线曝光时间(42±13)min和放电时间(66±17)min。术后随访平均10个月,无复发101例(78.9%)。接受了再次手术15例,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14例有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射频消融成功并随访30~270d,两次射频消融术后总成功率为87.5%,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为93.0%,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为76.7%。并发症发生率为6.2%,包括心包填塞2例、小脑梗死2例、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1例和左侧大量血胸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目标的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有效和安全。 廖洪涛 杨平珍 薛玉梅 詹贤章 李海杰 陈泗林 方咸宏 吴书林关键词: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 电解剖标测系统 左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不同部位的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筛选2011-2012年在我中心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成功病例33例,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2±7.8)岁。结果左冠窦(LCC)14例,右... 陈春晖 魏薇 黄俊 吴书林 詹贤章 梁远红 薛玉梅 方咸宏 廖洪涛 张黔桓 邓海关键词:室性早搏 左室流出道 心电图特点 射频消融治疗 导管消融治疗45岁以下心房颤动患者的随访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年轻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持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年龄<45岁,诊断为房颤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132例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随访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次消融和重复消融后复发的预测因子。结果患者年龄(38.0±5.6)岁,男101例,女31例,既往房颤病程2.05年;阵发性房颤91例,非阵发性房颤包括持续性房颤15例和持久的持续性房颤26例。初次消融后随访24.2个月,阵发性、持续性、持久的持续性房颤成功率分别为86.8%(79例)、66.7%(10例)、57.7%(15例),总体成功率78.8%。复发的患者有20例(71.4%)再次消融,随访14.3月,12例(75%)维持窦性心律。阵发性、持续性、持久的持续性房颤经过重复消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3.4%(85例)、86.7%(13例)、73.1%(19例),总体成功率88.6%。COX回归分析提示,初次消融后复发的预测因子分别是非阵发性房颤(HR=3.393,P=0.004)、左心房扩大(HR=1.066,P=0.004)、高血压病史(HR=4.203,P=0.006)和甲状腺疾病史(HR=5.280,P=0.001);重复消融后复发的预测因子则为右心房扩大(HR=1.133,P<0.001)和甲状腺疾病(HR=6.942,P=0.003)。无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年轻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早期对年轻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是合理的,但应注意心房扩大及甲状腺疾病对成功率的影响。 詹贤章 薛玉梅 吴书林 杨平珍 廖洪涛 方咸宏 魏薇 梁远红 蒙霏霭关键词: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策略系列研究 吴书林 詹贤章 薛玉梅 方咸宏 廖洪涛 杨平珍 廖自立 成正辉 李腾 梁远红 魏薇 刘洋 邓海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VAs)是与心肌疤痕无关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甚至心脏性猝死。I...关键词:关键词:心律失常 消融治疗 心脏病 穿房间隔起搏左室治疗—1例报道 目的探讨穿房间隔起搏左室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心内膜炎行主动脉瓣和三尖瓣(金属瓣)置换术。术后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并Ⅲ°-AVB,心室率为20-30次/min,需心外膜临时... 杨平珍 吴书林 詹贤章 廖洪涛 薛玉梅 方咸宏文献传递 经心脏静脉系统导管射频消融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系统标测与消融心外膜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1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48.9±16.7)岁。体表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示频发PVC、短... 詹贤章 张黔桓 李腾 吴书林 杨平珍 薛玉梅 方咸宏 廖洪涛 粱远红 魏薇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 PVC 心外膜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静脉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4年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闭塞时间≥3个月的血管病变,约占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病变的13%~18%[1-2],尽管近年来在CTO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治疗专用器械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技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仍然只有70%~80%[3-4].其中,80%的手术失败是因为导丝不能通过闭塞病变,约15%~20%的患者因球囊不能通过或支架不能很好扩张而失败.目前,关于球囊不能通过的闭塞病变介入手术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13例球囊不能通过的CTO患者行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进行了总结报道. 张传寿 廖洪涛 张斌 于汇民 马墩亮 董太明 乌汉东 严红 靳立军关键词:旋磨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介入治疗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障碍 被引量:1 2005年 廖洪涛 吴书林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尿酸对左心房血栓或自发显影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人群中,血尿酸(SUA)对左心房血栓或自发性声学显影形成(LATH/SEC)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研究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月525例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并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的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其中男337例,女188例,平均年龄(61 ±11)岁.阵发性心房颤动436例.根据患者TEE结果分为2组:有LATH/SEC57例和无LATH/SEC 46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房颤动类型、SUA值、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所伴随的疾病等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A对LATH/SEC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LATH/SEC组患者比无LATH/SEC组的SUA[(392±98) μmol/L比(349±84) μmol/L,P <0.01左心房内径[LAD(42±6)mm比(37±5)mm,P<0.01]均明显增高,LATH/SEC组患者比无LATH/SEC组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高[50.9%(29/57)比13.7%(64/468),P<0.01.以SUA水平所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 (P =0.006);约登指数为0.189,所对应的SUA水平为448 μmol/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女性(OR=2.344,95% CI1.228 ~4.475,P=0.01)、持续性心房颤动(OR=5.993,95% CI3.127 ~ 11.486,P<0.001)、SUA>448 μmol/L(OR=2.890,95% CI 1.380 ~6.051,P=0.005)、LAD> 40 mm(OR=4.845,95% CI2.528 ~9.284,P<0.001)和CHA2 DS2-VASc评分(OR=1.422,95%CI1.105~1.829,P=0.006)与TEE检出LATH/SEC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SUA值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LATH/SE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LATH/SEC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刘方舟 梁妍 林炜东 郑素琳 薛玉梅 詹贤章 方咸宏 廖洪涛 吴书林关键词:心房颤动 高血压 尿酸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