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掺Cd氧化锌的电子结构及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的VASP软件包,在考虑所有掺杂原子构型的前提下,对Cd掺杂ZnO合金的晶格常数、禁带宽度、电子态密度和形成焓进行了计算,分析了Cd含量和掺杂原子构型对纤锌矿wz-Zn1-xCdxO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Cd含量的不断增加,纤锌矿ZnCdO合金的平均晶格常数a,c均线性增加,但c/a的比值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纤锌矿ZnCdO合金的能带宽度随着Cd含量增加而减小,满足Eg(x)=3.28-5.04x+4.60x2,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但是,不同掺杂原子构型的禁带宽度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是ZnCdO合金PL光谱宽化的重要因素之一;Cd掺杂导致纤锌矿ZnCdO合金的导带电子态密度分布整体向低能方向移动,引起带隙宽度变小;Cd的5s电子态是能带窄化的主要贡献;纤锌矿、闪锌矿和熔岩矿三种相结构的ZnCdO合金形成焓对比分析发现:当CdO掺杂比例在0.25—0.75的范围内时,纤锌矿和闪锌矿ZnCdO存在共生的可能;当CdO掺杂比例达到0.75时,ZnCdO合金开始发生从纤锌矿结构到熔岩矿的结构相变.
- 濮春英唐鑫吕海峰张庆瑜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形成焓
- Pt(111)表面低能溅射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9
- 2006年
- 利用嵌入原子方法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研究了贵金属原子在Pt(111)表面的低能溅射现象.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垂直入射情况,入射原子的质量对Pt(111)表面的溅射阈值影响不大.当入射原子的能量小于溅射阈值时,入射原子基本以沉积为主;当入射原子的能量大于溅射阈值时,溅射产额随入射原子能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当入射原子能量达到200eV时,各种入射原子的溅射产额都达到或接近1,此时入射原子主要起溅射作用.溅射原子发射的角分布概率和溅射花样与高能溅射相类似.研究表明:与基于二体碰撞近似的线性级联溅射理论不同,当入射原子能量大于溅射阈值时,低能入射原子的溅射产额正比于入射原子的约化能量和入射原子与基体原子的质量比.通过对低能入射原子的钉扎能力分析,提出了支配低能溅射的入射原子反射物理机理.
- 颜超吕海峰张超张庆瑜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 GABA受体抑制剂的柔性原子受体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利用Flarm软件为GABA受体抑制剂建立了其抑制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的柔性原子受体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两种受体与药物分子结合的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集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23和0.733,模型的结果与药效团模型有很大的一致性,为揭示药物与两种受体作用的区别提供了依据.
- 沈斌陆忠华迟学斌吕海峰任天瑞
- 关键词:GABA受体抑制剂
- 材料的大规模分子动力学并行数值模拟
- 本文给出了基于区域分解算法的分子动力学并行实施技术,并结合元胞链列表方法对Cu和Zr原子体系进行了计算.本软件调用消息传递(MPI)基于分布式并行设计,易于移植.在深腾6800上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性能测试结果.
- 冯仰德吕海峰沈斌王武迟学斌陆忠华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区域分解算法
- 文献传递
-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9
- 2002年
-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表面吸附原子、溅射原子、表面空位的产生及分布规律 ,给出了表面吸附原子产额、溅射原子产额和表面空位产额随入射Pt原子能量的变化关系 .模拟结果显示 :溅射产额、表面吸附原子产额和表面空位产额随入射原子的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溅射原子、表面吸附原子的分布花样呈 3度旋转对称性质 ;当入射粒子能量高于溅射阈值时 ,表面吸附原子主要是基体最表面原子的贡献 ,入射粒子直接成为表面吸附原子的概率很小 .其主要原因是 :当入射粒子能量高于溅射能量阈值时 ,入射原子穿透基体表层的概率迅速增加 ,使得入射原子直接成为表面吸附原子的概率大大降低 .此外 。
- 张超吕海峰张庆瑜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空位缺陷溅射计算机模拟
- Cu掺杂ZnO薄膜的光学性质被引量:18
- 2010年
-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Si(100)和石英基片上使用双靶溅射的方法制备了Cu掺杂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并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Cu掺杂ZnO薄膜均具有高的c轴择优取向,无Cu及其氧化物相关相析出,掺杂对晶格参数的影响较小,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Cu掺杂显著改变了ZnO薄膜在近紫外及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其光学带隙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有所减小,带隙宽度的变化趋势与理论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Cu掺杂显著降低了ZnO薄膜的发光效率,具有明显的发光猝灭作用,但并不影响光致发光的发光峰位。说明Cu掺杂导致的吸收特性的改变可能与杂质能级有关,这与能带结构计算发现的Cu-3d电子态位于价带顶附近的禁带中是一致的。
- 曲盛薇唐鑫吕海峰刘明张庆瑜
- 关键词:磁控溅射密度泛函理论光学性质
- Be掺杂纤锌矿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投影缀加波方法,对Be掺杂导致ZnO禁带宽度增加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掺杂前后电子能带结构、总态密度以及分态密度的计算和比较,发现导带底(CBM)是由Be2s电子与Zn4s电子共同控制;而BexZn1-xO价带顶(VBM)始终由O2p电子占据.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决定带隙宽度的CBM的位置上升,同时VBM的位置下降,从而导致了带隙的变宽,出现了蓝移现象.此外,Be掺杂会使晶胞发生压缩,这种压应变也是导致BexZn1-xO禁带宽度变宽的原因之一.
- 唐鑫吕海峰马春雨赵纪军张庆瑜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
- Cd掺杂纤锌矿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0
- 2008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投影缀加波方法,对掺杂Cd导致ZnO禁带宽度下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掺杂前后电子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分态密度的计算和比较,发现CdxZn1-xO价带顶端(VBM)始终由O-2p占据;而导带顶端(CBM)则由Cd-5s与Zn-4s杂化轨道控制.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决定带隙宽度的CBM的位置下降,同时VBM的位置上升,从而导致了带隙的变窄,出现了红移现象.此外,Cd掺杂会使晶胞发生膨胀,这种张应变也是导致CdxZn1-xO禁带宽度变小的原因之一.
- 唐鑫吕海峰马春雨赵纪军张庆瑜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
- LiVPO4F电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投影缀加波(PAW)方法,对LiVPO4F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电化学属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获得了脱Li前后具体的晶格参数的变化。通过对其态密度的计算,发现在放电过程中,V在化合物中呈现离子态,发生+3/+4价态的转变,电子转移主要发生在V原子上;而P原子的状态比较稳定,并不发生大的电子的转移,磷酸根的空间结构也变化不大。同时LiVPO4F的禁带宽度仅为1.63 eV,说明其在一定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放电过程中电子的输运。LiVPO4F是铁磁相,磁矩为2μB,而VPO4F为反铁磁相。此外,通过计算获得了LiVPO4F的平均嵌锂电压为4.0 eV。
- 唐鑫钟胜奎吕海峰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LIVPO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