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祥

作品数:56 被引量:50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黄酮
  • 7篇进化
  • 6篇杨树
  • 6篇遗传学
  • 6篇总黄酮
  • 6篇基因
  • 5篇抑菌
  • 5篇正交
  • 5篇活性
  • 5篇分子进化
  • 5篇保鲜
  • 5篇纯化
  • 4篇枸骨叶
  • 4篇响应面
  • 4篇虎杖
  • 4篇活性研究
  • 4篇基因家族
  • 4篇教学
  • 4篇大孔树脂
  • 3篇抑菌物质

机构

  • 55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5篇刘志祥
  • 44篇曾超珍
  • 10篇徐刚标
  • 6篇吴耀辉
  • 6篇韩磊
  • 5篇谭晓风
  • 4篇王爱云
  • 3篇董旭杰
  • 2篇严明理
  • 2篇周国英
  • 2篇汤玉喜
  • 2篇曾柏全
  • 2篇彭继庆
  • 2篇申响保
  • 2篇黎继烈
  • 2篇吴若炎
  • 1篇张增艳
  • 1篇刘仲华
  • 1篇刘高强
  • 1篇姚跃飞

传媒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北方园艺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遗传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饮料工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L-90等美洲黑杨杂交子代ISSR分子鉴别
以15个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ISSR分子标记研究。①经过单因素对比实验,建立了适合于黑杨无性系的ISSR-PCR分子反应体系。即在25μ1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1.0μmo1/L,模板30ng,Taq酶1.5U,dN...
汤玉喜刘志祥吴敏唐洁李永进
关键词:美洲黑杨ISSR-PCR多态位点
文献传递
XL-90等美洲黑杨杂交子代ISSR分子鉴别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探讨ISSR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杂交子代分子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笔者以15个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进行ISSR分子标记研究。(1)经单因素对比实验,建立适合黑杨无性系的ISSR-PCR分子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1.0μmol/L,模板30ng,Taq酶1.5U,dNTP0.25mmol/L,Mg2+2.0mmol/L。反应程序为94℃加热3min,使模板DNA变性,然后进入下列温度循环:94℃变性45s、56℃退火30s、72℃延伸1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5min,以保证DNA延伸彻底。(2)筛选出10个ISSR引物对15个黑杨无性系进行ISSR分析。共检测到63个位点,各无性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20.63%~30.16%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为XL-77、XL-83、XL-101、2KEN8和I-69;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的为XL-92、XL-90。(3)通过各无性系的Nei遗传距离与UPGMA聚类分析,除欧美杨A65/31外,其他所有美洲黑杨无性系聚为1个类群3个亚群,美洲黑杨杂交子代间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通过ISSR-PCR特异性标记谱带可以得到准确鉴别。
汤玉喜刘志祥吴敏唐洁李永进
关键词:美洲黑杨ISSR-PCR多态位点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整合课程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基因组学是遗传学的重要学科分支,具有全新研究思维和技术手段,已经形成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体系。在本科课程中加强基因组学教学是遗传学学科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生物伦理学修养和学习兴趣。整合遗传学与基因组学课程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具备相关教材,通过调整遗传学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本科教学中整合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是可行的。
刘志祥徐刚标曾超珍王爱云吴若炎
关键词:遗传学基因组学整合课程
芦荟绿茶酸乳的研制
2007年
以绿茶、芦荟、全脂奶粉、蔗糖为主要原料,通过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芦荟绿茶酸乳。确定了芦荟护色的最佳条件为柠檬酸浓度0.2g/L,护色温度90℃,时间2min。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芦荟汁10%、蔗糖量6%、茶叶0.3%、接种量4%、发酵时间4h、发酵温度40℃。实验结果表明产品各项理化指标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胡燕曾超珍刘志祥韩磊
关键词: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
大孔树脂法纯化苦丁茶总黄酮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确定大孔树脂分离苦丁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吸附率及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型号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及解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HP-20型大孔树脂对苦丁茶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其吸附分离的工艺条件的药液浓度为1.2 mg/ml,以3 m1/min吸附速率进行吸附,2.5倍柱体积的7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好,适于苦丁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刘志祥曾超珍
关键词:大孔树脂纯化苦丁茶总黄酮
大孔树脂在纯化杜仲总黄酮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为确定大孔树脂分离杜仲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吸附率及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型号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及解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100型大孔树脂对杜仲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性,其吸附分离的工艺条件的药液浓度为0.4 mg.mL-1,以2 mL.min-1吸附速率进行吸附,5倍柱体积70%乙醇,洗脱速率为1 mL.min-1时洗脱效果最佳。该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好,适于杜仲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刘志祥
关键词: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
杨树MIR171基因家族进化与功能分化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MicroRN(mi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调控。杨树MIR171基因家族是一个古老的miRNA基因家族,具有14个成员。本文对杨树MIR171基因家族的基因倍增模式、表达方式、启动子结构及靶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MIR171基因家族主要通过48-54百万年前的染色体大片段重复进行扩张,其表达方式和功能已经出现分化。MIR171基因家族可能主要通过调控GRAS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蛋白参与杨树生长发育、光信号转导和光形态建成的调控。
刘志祥曾超珍曾渭贤徐刚标谭晓风
关键词:杨树MICRORNA进化
葛根绿茶酸奶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以葛根、绿茶、全脂奶粉、蔗糖为主要原料,通过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葛根绿茶酸奶。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葛根汁20%,蔗糖量7.5%,接种量2.5%,茶叶量0.4%,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3℃。实验结果表明,产品风味独特,色泽嫩绿,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型的优良保健饮品。
刘志祥曾超珍吴耀辉
关键词:绿茶酸奶
遗传学教学中应用模式生物的必要性及形式被引量:1
2011年
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本科遗传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模式生物的应用。介绍了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拟南芥、小鼠等重要的模式生物,并探讨了在遗传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开展模式生物教学的方式。
刘志祥徐刚标曾超珍
关键词:遗传学模式生物教学
穿心莲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杯碟法对穿心莲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作用以及pH、温度因素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穿心莲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0.25、0.25、0.125、0.2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0.5,0.5,0.5,0.5、0.25mg/mL。穿心莲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对热稳定性较差,在pH4-7的条件下抑菌效果最佳。
刘志祥曾超珍张映辉
关键词:穿心莲提取物抗菌作用稳定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