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刚
- 作品数:153 被引量:398H指数:9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33例围手术期的处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233例手术治疗的肺血减少型先心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或螺旋CT心血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对肺血管发育进行全面客观评估后,制定适当手术方案。行各类解剖矫治术201例,各类生理矫治及姑息性手术32例。术后密切观察各监护指标变化,并给予充分镇静、适当体位、循环及呼吸功能支持。结果:体外循环(118.23±27.25)min,主动脉阻断73.26min,术后呼吸机辅助(17.64±12.23)min,术后多巴胺平均用量(7.52±2.12)mg.kg-1.min-1,术后监护(73.2±24.5)h,术后住院(9.5±5.6)d。手术死亡11例,病死率4.7%;各类手术并发症52例,发生率23.4%,近、远期随访结果无死亡病例。结论:客观全面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正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监护和治疗可大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病死率。
- 施超王祖义刘学刚唐震周晓刘戈张雷
-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手术围手术期
- 双腔右心室18例外科治疗
- 2004年
- 目的 总结 1 8例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手术诊治体会。方法 对 1 8例双腔右心室行畸型矫正术 ,在体外循环下选用胸正中切口 1 4例 ,右进胸小切口 2例 ,胸骨下段小切口 2例 ,心脏不停跳下手术矫治 2例。手术切除部分肥厚肌索 ,疏通流出道 ,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同期矫正处理。结果 1 8例经手术治疗均症状改善或消失 ,经门诊随访 ,身体恢复良好。结论 双腔右心室随着年龄增长 ,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故一经确诊 ,压力阶差大于 50mmHg者 ,无论有无症状 ,均应尽早手术。术中对其他畸形如VSD、ASD、PS等同时矫治 ,方能获得良好效果。
- 史向前刘学刚王祖义李小军
-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体外循环梗阻部位异常肌束
- 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远端肺血管发育不良的病理学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0年
- 王安生刘学刚
-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血管发育不良肺动脉
- 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合并复合伤(多发伤)2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及其在重症胸外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2月—2014年2月之间的29例连枷胸合并复合伤患者,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中28例顺利治愈出院,一例因伤情过重死亡。结论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能够快速恢复胸廓形状及稳定性,缓解疼痛,有助于骨折愈合,效果显著。
- 段贵新王安生王伟刘以尧王祖义李小军唐震刘学刚
- 关键词:连枷胸记忆合金环抱器复合伤
- 肺动脉修复与重建的应用解剖学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为肺动脉修复与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3 0例成人尸体肺动脉心包外段的长度、外径、分支及奇静脉各段的长度、外径进行观测。结果 :左、右肺动脉出心包返折处的外径分别为 (13 .8±2 .6)mm ,(15 .3± 2 .8)mm ;发出下叶上支处的外径分别为 (8.4± 2 .1)mm ,(9.1± 2 .3 )mm。左、右肺动脉出心包处至下叶上支动脉起点处长度分别为 (4 .9± 0 .6)cm ,(3 .8± 0 .8)cm。奇静脉第 2段、第 3段 (奇静脉弓 )的长度分别为 (4 .2± 0 .9)cm ,(3 .1± 0 .6)cm。结论 :(1)如肿瘤侵犯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根部 ,动脉切除后可采用袖式吻合及侧壁扩大成形术 ;(2 )如右肺动脉侧壁切除缺损较大时 ,首选自体奇静脉片进行重建。
- 陈传好赵莉刘学刚秦登友韩卉
- 关键词:肺动脉奇静脉肺动脉重建
-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经验。方法 对 112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动脉狭窄 (PS)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 2~ 2 3岁 ,平均 9.5 7± 4.84岁 ,体重 :8.1~ 5 4kg ,平均 2 2 .7± 11.36kg。复杂心内畸形 :法洛四联症 (TOF) 81例 ,右室双出口 (DORV ) 14例 ,大动脉转位 (TGA) 11例 ,房室管畸形(AVCD) 4例 ,单心室 (SV)及Ebstein畸形各 1例。PS包括 :1.漏斗部狭窄 93例 ,其中伴肺动脉瓣狭窄 47例 ,瓣、环及干狭窄 38例 ,左肺动脉口狭窄及缺如各 1例 ;2 .单纯肺动脉瓣狭窄 5例 ;3.肺动脉瓣、环、干狭窄 14例 ,伴左右肺动脉细小2例。手术方法 :TOF根治术 81例 ,DORV根治术 13例 ,TGA心内畸形纠治术 7例 ,AVCD纠治术 3例 ,双向Glenn手术 2例 ,Rastelli手术、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接术、Senning手术、改良Fontan手术、Ebstein畸形纠治术及探查术各1例。合并PS手术 :瓣交界切开扩张瓣环 5 8例 ,流出道 (RVOT)直接缝合 4例 ,RVOT加宽心包补片 5 2例 ,跨环心包补片 48例 ,同种主动脉带瓣外管道右室 -肺动脉连接 1例 ,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率 6 .3%(7/112例 ) ,其中TOF死亡率为4.9%(4/81例 )。死亡原因 :低心排综合征 3例 ,RH(-)血型创面广泛渗血、血源缺乏 ,脑气栓 ,?
- 刘学刚史向前唐震王祖义刘以尧李小军
-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脏直视手术
- bFGF、MMP-2在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幼猪动物模型远端肺血管发育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采用球囊扩张人工房间隔造口+肺动脉环缩术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幼猪动物模型,探讨肺血减少时远端肺血管形态学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出生1~2个月的幼猪2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6):右胸小切口制成一过性肺血减少;轻度-中度肺动脉狭窄组(T1组,n=7):经右心房表面送入球囊扩张器,行人工房间隔造口+肺动脉Banding环缩术,控制收缩期肺动脉环缩处压差(Trans-PABP)为20~30 mmHg;重度肺动脉狭窄组(T2组,n=7):术中Trans-PABP≥30~50 mmHg.三组于术后2个月取右肺中叶外侧段1.0 cm×0.8 cm×0.8 cm大小的肺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远端肺细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结果:T1、T2组行房间隔造口+肺动脉环缩术均获成功.术后2个月,T1、T2两组肺细小动脉内径均大于C组(P<0.05),肺细小动脉数目(NAPSC)均少于C组(P<0.05).血清bFGF 、MMP-2含量,T1、T2两组较C组升高(P<0.05),而C组手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幼猪,肺组织细胞外基质发生构型重建,肺细小血管发育不良或退化,其发生基质重塑的基础是肺血减少时引起一系列酶和细胞因子等成分的变化.
- 王安生刘学刚王康武施超刘戈张雷宋超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动物模型肺小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
- 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进展
- 2017年
- 二尖瓣病变在获得性成人心脏瓣膜病中居第二位。在发达国家,重度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随着我国社会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二尖瓣疾病中退行性变及功能性病例逐年增加。而退行性变和功能性MR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类型,需要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严重退行性MR的病程发展是不利的。然而,及时和有效的外科干预,退行性MR的远期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相比之下,功能性MR修复预后的效果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就退行性和功能性MR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当前手术和介入治疗进行综述。
- 杜国蕾刘学刚
-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
-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外周血CEA mRNA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对70例NSCLC患者、1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于手术开始时、结扎肺静脉时和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chip)方法对外周血CEA mRNA进行检测。结果:CEA mRNA检测阳性率在手术开始时、结扎肺静脉时和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的CEA m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0%、62.8%和57.1%;经χ2检验,手术开始时和结扎肺静脉时阳性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7.114,P<0.05);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阳性率高于手术开始时,结扎肺静脉时阳性率高于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操作会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先结扎并尽早结扎肺静脉可能会减少术中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数。
- 汪国文王祖义刘学刚唐震刘以尧李小军周晓贡会源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RNART-PCR微流控芯片
- 油酸“二次打击法”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以油酸“二次打击”的方法构建一种更接近临床病理生理状态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g。按照购入顺序编号,随机分3组:对照组(20只):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07ml/kg,1h再注射0.03ml/kg。传统组(20只):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模型组(20只):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07ml/kg,1h后再注射油酸0.03ml/kg。操作稳定30min,动脉血气分析后腹主动脉放血活杀。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含水量、HE病理染色肺组织病理改变Smith评分法判断大鼠肺损伤的程度,评价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结果传统组5只死于油酸应用后急剧的血压下降,传统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模型组剧烈,尤其以油酸注射后的5~30min最为剧烈。模型组无死亡,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7-8min后大鼠的呼吸频率增加,渐出现呼吸困难,气管内见粉红色泡沫痰。1h后动脉血气显示pH(7.17±0.15)、PaO2(41.85±8.16)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符合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模型组肺组织中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病理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油酸“二次打击”可使实验鼠体肺内产生剧烈而且持久的炎症反应,符合临床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一种接近临床病理生理状态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成功构建。
- 王康武刘学刚王祖义刘戈张雷王安生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油酸